考研網校 模擬考場 考研資訊 復習指導 歷年真題 模擬試題 經驗 考研查分 考研復試 考研調劑 論壇 短信提醒 | ||
考研英語| 資料 真題 模擬題 考研政治| 資料 真題 模擬題 考研數學| 資料 真題 模擬題 專業課| 資料 真題 模擬題 在職研究生 |
首頁 考試吧論壇 Exam8視線 考試商城 網絡課程 模擬考試 考友錄 實用文檔 求職招聘 論文下載 | ||
![]() |
2011中考 | 2011高考 | 2012考研 | 考研培訓 | 在職研 | 自學考試 | 成人高考 | 法律碩士 | MBA考試 MPA考試 | 中科院 |
|
![]() |
四六級 | 職稱英語 | 商務英語 | 公共英語 | 托福 | 雅思 | 專四專八 | 口譯筆譯 | 博思 | GRE GMAT 新概念英語 | 成人英語三級 | 申碩英語 | 攻碩英語 | 職稱日語 | 日語學習 | 法語 | 德語 | 韓語 |
|
![]() |
計算機等級考試 | 軟件水平考試 | 職稱計算機 | 微軟認證 | 思科認證 | Oracle認證 | Linux認證 華為認證 | Java認證 |
|
![]() |
公務員 | 報關員 | 銀行從業資格 | 證券從業資格 | 期貨從業資格 | 司法考試 | 法律顧問 | 導游資格 報檢員 | 教師資格 | 社會工作者 | 外銷員 | 國際商務師 | 跟單員 | 單證員 | 物流師 | 價格鑒證師 人力資源 | 管理咨詢師考試 | 秘書資格 | 心理咨詢師考試 | 出版專業資格 | 廣告師職業水平 駕駛員 | 網絡編輯 |
|
![]() |
衛生資格 | 執業醫師 | 執業藥師 | 執業護士 | |
![]() |
會計從業資格考試(會計證) | 經濟師 | 會計職稱 | 注冊會計師 | 審計師 | 注冊稅務師 注冊資產評估師 | 高級會計師 | ACCA | 統計師 | 精算師 | 理財規劃師 | 國際內審師 |
|
![]() |
一級建造師 | 二級建造師 | 造價工程師 | 造價員 | 咨詢工程師 | 監理工程師 | 安全工程師 質量工程師 | 物業管理師 | 招標師 | 結構工程師 | 建筑師 | 房地產估價師 | 土地估價師 | 巖土師 設備監理師 | 房地產經紀人 | 投資項目管理師 | 土地登記代理人 | 環境影響評價師 | 環保工程師 城市規劃師 | 公路監理師 | 公路造價師 | 安全評價師 | 電氣工程師 | 注冊測繪師 | 注冊計量師 |
|
![]() |
繽紛校園 | 實用文檔 | 英語學習 | 作文大全 | 求職招聘 | 論文下載 | 訪談 | 游戲 |
考研網校 模擬考場 考研資訊 復習指導 歷年真題 模擬試題 經驗 考研查分 考研復試 考研調劑 論壇 短信提醒 | ||
考研英語| 資料 真題 模擬題 考研政治| 資料 真題 模擬題 考研數學| 資料 真題 模擬題 專業課| 資料 真題 模擬題 在職研究生 |
啟航考研:20天20題 附錄
一、全球金融危機和經濟全球化
相關材料1 從華爾街百年危局的影響及其應對
1.華爾街百年危局的發生和發展。華爾街是美國金融機構最集中的街區,是現代金融業的發源地,是全球金融體系的“大腦”。
自2007年2月開始,美國次貸危機逐漸升級,房價猛烈下跌、股市大幅下挫、投行接二連三地破產,華爾街瀕臨崩潰。此次金融危機波及范圍之廣、影響程度之深、沖擊強度之大,為20世紀30年代以來所罕見。
2.華爾街金融危機的影響。(1)爆發于華爾街的次貸危機迅速向兩個方向傳導:一是向其他國家的金融系統傳導。歐洲的金融系統首當其沖,歐盟國家如臨大敵。冰島甚至一夜之間由全球最富有的國家,成為首個因為金融危機瀕臨破產的國家。韓國、烏克蘭等國也面臨巨大的債務壓力。二是向實體經濟傳導。從就業、零售額等指標來看,以及通用汽車等制造業巨頭的現狀來看,美國經濟已經不可避免地進入衰退。而此前,英國已經成為首個因金融危機而陷入經濟衰退的國家。(2)國際金融危機已從局部發展到全球,從發達國家傳導到新興市場國家,從金融領域擴散到實體經濟領域,給世界各國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帶來嚴重影響。
相關材料2 次貸危機和1929年危機的比較
1.兩次危機的影響。(1)1929年危機。1929~1933年,美國有5000家銀行倒閉,至少13萬家企業倒閉,汽車工業下降了95%,鋼鐵工業僅以12%的生產能力運轉。工業總產量和國民收入暴跌了將近一半,商品批發價格下跌了近三分之一,商品貿易下降了三分之二以上;占全國勞工總數四分之一的人口失業。大蕭條還造成了世界性的經濟影響,德國所有銀行都被命令放假,柏林證券交易所關閉了兩個月,英國美國和幾乎所有大國放棄了金本位制,世界國際貿易也急劇衰退,從1929年的686億美元下降到1933年的 242億美元。(2)次貸危機。次貸危機是“大蕭條以來最嚴重的經濟危機”到“金融危機不會重演上世紀30年代大蕭條”。與1929年的美國金融危機相比,次貸危機影響的范圍更廣、程度也將更深。但危機不一定會導致大蕭條,因為現代經濟體中已經有了完善的宏觀調控體系,能有效應對金融危機對實體經濟的損害。
2.兩次危機的共同原因。(1)金融監管的缺陷和漏洞。風險評估和金融監管遠遠跟不上創新的速度,而缺乏監控的信用急劇膨脹是弱不禁風的。(2)美國“寅吃卯糧”的過度消費模式。依靠資產價格膨脹,美國銀行業在住房按揭貸款上的創新,發行了大量的消費信貸,推高了美國的消費能力。在這個過程中,積累了大量的系統性風險。(3)虛擬經濟和實體經濟的脫節。由于股市預期財富增長速度遠超實體經濟所能支持的速度,社會又沒有及時的糾錯機制制止虛擬經濟與實體經濟的進一步分離,泡沫的膨脹與破滅就不可避免。(4)世界金融體系的缺陷。
相關材料3 全球金融危機的應對
1.全球金融危機的應對之策。(1) 當務之急是繼續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盡快恢復市場信心,遏制金融危機擴散和蔓延。(2)主要發達經濟體應該承擔應盡的責任和義務,實施有利于本國和世界經濟金融穩定和發展的宏觀經濟政策,積極穩定自身和國際金融市場。(3)各國應該加強宏觀經濟政策協調,擴大經濟金融信息交流,深化國際金融監管合作。
2.關注發展中國家。(1)原因:發展中國家經濟發展水平低,經濟結構單一,金融體系抗風險能力弱。(2)對策:第一,切實幫助發展中國家保持金融穩定和經濟增長。第二,切實保持和增加對發展中國家的援助。第三,切實保持發展中國家經濟金融穩定。
3.中國應對措施:(1)加強宏觀調控,保持了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勢頭,中國經濟發展的基本態勢沒有改變。中國經濟平穩較快發展本身就是對維護國際金融穩定、促進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貢獻。(2)中國政府將繼續采取有效措施,著力擴大內需特別是消費需求,實現經濟平穩較快增長,為促進世界經濟穩定發揮建設性作用。
相關材料4 改革國際金融體系和國際經濟秩序
1.國際金融體系和經濟秩序改革的緊迫性。二戰后,長期把持國際貨幣和金融體制,聚斂財富,行使霸權,支撐美國經濟繁榮。但冷戰后,美國主導的國際金融秩序危機不斷,捉襟見肘。次貸危機的爆發及其深遠影響表明,美國主導的國際金融體系和國際經濟秩序,不但未能提升全球經濟對抗風險的能力,反而成為加速危機蔓延的罪魁禍首。
2.中國參與國際金融合作:(1)作為國際社會負責任的成員,中國為維護國際金融穩定、促進世界經濟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2)中國愿繼續參與維護國際金融穩定、促進世界經濟發展的國際合作,加大對受這場金融危機影響的發展中國家的支持。
3.中國主張對國際金融體系進行必要的改革。(1)原則:全面性、均衡性、漸進性、實效性。(2)方向:建立公平、公正、包容、有序的國際金融新秩序。(2)措施:一是加強國際金融監管合作,完善國際監管體系。二是推動國際金融組織改革,提高發展中國家在國際金融組織中的代表性和發言權。三是鼓勵區域金融合作。四是改善國際貨幣體系,推進國際貨幣體系多元化,共同支撐國際貨幣體系穩定。
相關材料5 經濟全球化及其影響
1.經濟全球化是指在不斷發展的科技革命和生產國際化的推動下,各國經濟相互依賴、相互滲透日益加深,形成一個有機整體。經濟全球化是一個客觀過程,是生產力的發展達到一個新階段,要求進一步跨越民族國家疆界的產物。
2.經濟全球化正在改變著世界:(1)世界生產力迅速提高;(2)國際分工向廣度和深度發展;(3)國際貿易迅速增長,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強大推動力,同時貿易中的壟斷和競爭加劇。(4)國際金融作為世界經濟運行的核心,促進了生產國際化和資本國際化。
3.經濟全球化帶來的機遇與挑戰。(1)機遇表現在四個方面:第一,全球化使商品、服務、資本、人才、資源等各種要素流動的技術性和政策性障礙大幅減少,加快了世界貿易自由化趨勢。第二,全球化促使各國參與國際合作與分工,促進了世界范圍生產要素的轉移和資源的配置。第三,全球化推動了世界經濟結構的調整,全球工業化的重心正由西半球移向東半球。第四,全球化推動了全球競爭,推動世界性的企業兼并、重組和結構調整,促使企業突出核心業務、組成戰略聯盟、加大投入和改革管理,以增強競爭力。(2)挑戰:首先,各國經濟相互依賴性增大,經濟危機的“傳染性”急劇增強,增大了全球經濟風險。其次,各國經濟主權的獨立性正面臨日益嚴峻的考驗。最后,全球化過程中,競爭創造了效率,同時也使財富越來越向少數國家或少數利益集團集中,導致全球范圍內的貧富差距進一步擴大。
相關推薦:通知:考試吧考后首發2009考研各科試題答案國家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安徽 | 浙江 | 山東 | 江西 | 福建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