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閱讀下列材料,并回答問題。
材料1:1841年12月,曾擔任過美國總統的亞當斯在馬薩諸塞州歷史協會發表演說,為英國挑起侵華戰爭辯解,稱“戰爭的原因是叩頭”,即“中國妄自尊大”,不愿與西方國家平等交往。
材料2:“英國的大炮破壞了皇帝的權威,迫使天朝帝國與地上的世界接觸。與外界完全隔絕曾是保存舊中國的首要條件,而當這種隔絕狀態通過英國而為暴力所打破的時候,接踵而來的必然是解體的過程,正如小心保存在密閉棺材里的木乃伊一接觸新鮮空氣便必然要解體一樣。”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92頁。
材料3:“帝國主義列強侵略中國,在一方面促使中國封建社會解體,促使中國發生了資本主義因素,把一個封建社會變成了一個半封建的社會;但是在另一方面,它們又殘酷地統治了中國,把一個獨立的中國變成了一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國。”
——《毛澤東選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30頁。
根據以上材料思考下列問題:
(1)材料1中亞當斯的論調是否符合歷史事實?這種論調說明了什么問題?
(2)請根據材料2和材料3及所學知識,說明資本—帝國主義的入侵對中國的影響。
【答案要點】(1)材料1中亞當斯的論調并不符合歷史事實,這是在尋找借口,為英國發動侵華戰爭開脫罪責。英國發動侵華戰爭是蓄謀已久的,是資本主義發展和殖民擴張的需要。該論調說明西方列強在對華政策方面是一致的。
(2)資本—帝國主義的入侵,打破了清朝閉關鎖國的狀態,客觀上促進了封建經濟的解體,促使中國發生了資本主義因素,這是列強侵華的客觀后果,決不是主觀愿望,列強的最終目的是要瓜分中國,滅亡中國。資本—帝國主義的侵略,使中國成為一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嚴重阻礙了中國的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是近代中國貧窮落后的根源。
9、(材料, 1996年理第30題)材料1:民族主義,并非是遇著不同族的人便要排斥他,是不許那不同族的人來奪我民族的政權。民族革命的原故,是不甘心滿洲人滅我的國,主我的政,定要撲滅他的政府,光復我民族的國家。我們并不是恨滿洲人,是恨害漢人的滿洲人。
民權主義,就是政治革命的根本。將來民族實行以后,現在的惡劣政治固然可以一掃而盡,卻是還有刃。惡劣政治的根本,不可不去。中國數千年來都是君主專制政體,這種政體,不是平等自由的國民所堪受的。要去這政體,不是專靠民族革命可以成功。這由政體不好的原故,不做政治革命是斷斷不行的。講到政治革命的結果,是建立民主立憲政體。所以我一定要由平民革命,建國民政府。
民主主義,歐美為甚不能解決社會問題?因為沒有解決土地問題。解決的法子,社會學者所見不一,兄弟所最信的是定地價的法子。比方地主有價值一千元,可定價為一千,或多至二千;就算那地將來因交通發達,價漲至一萬,地主應得二千,已屬有益無損;贏利八千,當歸國有。這于國計民生,皆有大益。少數富人把持壟斷的弊端自然永絕。
摘自孫中山《在東京(民報》創刊周年慶祝大會的演說》
材料2:(一)民族主義。國民黨之民族主義,有兩方面之意義:一則中國民族自求解放,二則中國境內民族一律平等。
第一方面,國民黨之民族主義。其目的使中國民族得自由獨立于世界,蓋民族主義,對于任何階級,其意義皆不外免除帝國主義之侵略。第二方面,則國內諸民族宜可得平等之結合。國民黨敢鄭重宣言,承認中國以內各民族之自決權,于反對帝國主義及軍閥之革命獲得勝利以后,當組織自由統治的(各民族自由聯合的)中華民國
(二)民權主義。近世各國所謂民權制度,往往為資產階級所專有,適成壓迫平民之工具。若國民黨之民權主義,則為一般平民所共有,非少數人所得而私也。凡真正反對帝國主義之個人及團體,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權利:凡賣國罔民以效忠于帝國主義及軍閥者,無論其為團體或個人,皆不得享有此等自由及權利。
(三)民生主義,國民黨之民生主義,其最要之原則之外二者:一曰平均地權,二曰節制資本。蓋釀成經濟組織不平均者,莫大于土地權之為少數人所操縱。故當國家規定土地法、土地使用法、土地 征收法及地價稅法。私人所有土地,由地主估價呈報政府,國家地依地價征稅,并于必要時依報價收買之。農民之缺乏田地淪為佃戶者,國家當給以上地,資其耕作。凡本國人及外國人之企業,或有獨 占的性質,或規模過大為私人之力所不能辦者,如銀行、鐵路、航路之屬,由國家經營管理之,使私有 資本制度不能操縱國計民生。摘自《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宣言》
材料3: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無產階級政黨。它的目的是要組織無產階級,用階級斗爭的手段,建立工農專政的政治,鏟除私有財產制度,漸漸達到一個共產主義的社會。中國共產黨為工人和貧農的目前利益,引導工人幫助民主主義的革命運動,使工人和貧農與小資產階級建立民主主義的聯合戰線。中國共產黨為工人和貧農的利益在這個聯合戰線里奮斗的目標是:
(一)消除內亂,打倒軍閥,建設國內和平;(二)推翻國際帝國主義的壓迫,達到中華民族完全獨立;(三)統一中國本部(東三省在內)為真正民主共和國。 (摘自《中國共產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宣言》)
請回答: (1)根據材料1,概括民族、民權、民生三大主義的中心思想。
(2)比較材料1和2,指出國民黨一大宣言對三民主義的新發展。
(3)對比材料2和3,說明新三民主義為什么成為國共合作的政治基礎。
(4)比較材料2和3,指出中國共產黨革命綱領同新三民主義的主要區別。
【答案要點】(1)民族主義的中心思想是反對清朝的貴族統治,建立漢人當權的統一的民族國家。民權主 義的中心思想是推翻封建君主專制制度,建立資產階級的民主共和國。民生主義的中心思想 是用”平均地權”的辦法防止貧富分化與對立。?
(2)國民黨一大宣言對三民主義的新發展表現在:民族主義明確提出了反對帝國主義;民權 主義進一步提出了普遍平等的民權的主張;民生主義增加了”節制資本”的內容,提出了解 決辦法。?
(3)因為新三民主義和中國共產黨民主革命階段的綱領在基本原則上是一致的。
(4)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革命,不僅有民主革命的綱領,而且還有實現共產主義的最高綱領。
10、材料1:自從一八四○年鴉片戰爭失敗那時起,先進的中國人,經過千辛萬苦,向西方國家尋找真理。洪秀全、康有為、嚴復、和孫中山,代表了在中國共產黨出世以前向西方尋找真理的一派人物。那時,求進步的中國人,只要是西方的新道理,什么書也看。向日本、英國、美國、法國、德國派遣留學生之多,達到了驚人的程度。國內廢科舉,興學校,好像雨后春筍,努力學習西方。我自己在青年時期,學的也是這些東西。這些是西方資產階級民主主義的文化,即所謂新學,包括那時的社會學說和自然科學,和中國封建主義的文化即所謂舊學是對立的。學了這些新學的人們,在很長的時期內產生了一種信心,認為這些很可以救中國,除了舊學派,新學派自己表示懷疑的很少。要救國,只有維新,要維新,只有學外國。那時的外國只有西方資本主義國家是進步的,它們成功地建設了資產階級的現代國家。日本人向西方學習有成效,中國人也想向日本人學。在那時的中國人看來,俄國是落后的,很少人想學俄國。這就是十九世紀四十年代至二十世紀初期中國人學習外國的情形。
——毛澤東:《論人民民主專政》(1949年6月30日)
材料2:在救亡圖存運動中,一些先進的中國人曾經把目光轉向西方尋求救國救民的道路,在中國發動資產階級民主革命。1911年中國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孫中山先生領導的辛亥革命,終結了統治中國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制度。但是,辛亥革命后試圖模仿西方民主制度模式建立的資產階級共和國,包括議會制、多黨制等,并沒有實現中國人民要求獨立、民主的迫切愿望,很快就在中外各種反動勢力的沖擊下歸于失敗。時人悲憤地感嘆道:”無量頭顱無量血,可憐購得假共和。”中國人民仍然處于被壓迫、被奴役、被剝削的悲慘境地。中國的出路在哪里?中國人民在黑暗中思考著、摸索著、奮斗著。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中國的民主政治建設》(2005年10月19日)
請根據以上材料思考下列問題:
(1)試比較康有為、孫中山“向西方尋找真理”的途徑和選擇有何不同。
(2)“日本人向西方學習有成效,中國人也想象日本人學”反映的是哪一派政治人物的主張?他們的主張是怎樣實踐的?結局如何?
(3)為什么辛亥革命”沒有實現中國人民要求獨立、民主的迫切愿望”?
【答案要點】(1)康有為對西方資本主義文明有了初步的了解,并試圖以中國傳統文化的外殼來宣傳西學,以日本為楷模,走改良的道路;孫中山對西方資本主義文明有較全面的認識,主張以美國的民主政治為楷模,建立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
(2)反映的是以康有為為代表的維新派的政治主張。他們曾經以日本明治維新為楷模,在光緒帝的支持下,在中國發動了一場百日維新。由于封建守舊勢力的阻撓和破壞以及資產階級改良派自身力量的薄弱、策略的失誤等原因致使維新變法運動以失敗告終。
(3)辛亥革命的勝利果實被袁世凱篡取,中國開始進入北洋軍閥的黑暗腐朽統治時期,北洋軍閥對內圖謀武力統一導致軍閥混戰不休、對外投靠帝國主義。辛亥革命沒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務,中國的社會性質沒有改變,仍然處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因此,辛亥革命沒有實現中國人民要求獨立民主的愿望。
跨考教育供稿,轉載請注明來源!
相關推薦:2010年名師肖秀榮考研政治沖刺考前大預測· | 2022考研復試聯系導師有哪些注意事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常見問題 | 04-28 |
· | 2022年考研復試面試回答提問方法有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怎么緩解緩解焦慮心態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訣竅介紹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如何準備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口語常見句式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四個細節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準備:與導師及時交流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的綜合技巧 | 04-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