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第一部分:真題重現 |
第 4 頁:第二部分:真題參考答案及解析 |
二、多項選擇題
1.ABDE 【解析】本題考查對辯證唯物論部分關于唯心主義觀點中主觀唯心主義和客觀唯心主義的區別以及對哲學史中著名命題的判斷與辨別。主觀唯心主義把人的意識包括感性和理性的認識作為第一性的,是萬事萬物的本原,客觀唯心主義則把離開了人、離開了物質世界的某種“客觀精神”(實際上是不存在的)作為第一性的,是萬事萬物的本原。
本題屬于對哲學史著名命題的常識考查。A是笛卡爾的主觀唯心主義命題,B是貝克萊的主觀唯心主義命題,D是老子的極端唯心主義即唯我論的命題,E是康德的主觀唯心主義命題,故A、B、D、E為正確選項;C是黑格爾的客觀唯心主義命題,不選。
2.BCDE 【解析】本題考查對辯證唯物論部分關于物質觀、運動觀、物質和運動關系原理的理解和應用,分析中國古代哲學家的樸素唯物論和樸素辯證法相結合的哲學思想。物質是標志客觀實在的哲學范疇,運動是標志變化的哲學范疇,運動是物質的根本屬性、固有屬性,物質和運動是不可分的,物質運動形式是多樣的。中國古代哲學中的唯物主義有氣一元論的主張,認為氣是萬事萬物的本原。
按題干要求,逐項審定。題干是氣一元論,A不符合要求,不選;形、光、聲都是作為物質的氣的不同表現形式,B符合要求,是正確選項;C、D、E都是符合題意要求的,是正確選項。
本題難在古漢語,只要讀懂了,選項就比較容易判斷。另外,這種試題的選項還可以增加或減少,如果增加一元論思想、樸素辯證法和樸素唯物論相結合的思想,也屬于正確選項。由此可見,哲學題是非常靈活的,沒有懂、記、會的綜合掌握是難以得高分的。
3.ABCE 【解析】本題考查辯證唯物論中關于馬克思主義產生以前的物質觀包括古代樸素唯物主義的物質觀和形而上學唯物主義物質觀的理解。形而上學物質觀的根本特點是認為17—18世紀自然科學所發現的不 可再分的最小微粒即原子或粒子就是物質,把自然科學的物質觀等同于或取代哲學的物質觀。
本題屬反面試題,A、B、C、E是符合題意要求的錯誤觀點,是正確答案,D是樸素唯物主義特點,不符合題意要求,屬錯誤選項。
4.CD 【解析】本題考查辯證唯物論部分關于主觀唯心主義和客觀唯心主義相區別的觀點。主觀唯心主義認為人的感覺、認識、意志是第一性的,物質世界是第二性的;客觀唯心主義則認為在人和物質世界之外的某種“客觀”精神是第一性的,物質世界是第二性的。在哲學史上都有一些與之相關的哲學家的名言。
本題屬于直接性試題,是對哲學史一些著名觀點的考查。A是杜林的折中主義觀點,掩蓋了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對立,雖然是錯誤觀點,但不符合題意要求,不是正確選項。B是貝克萊的主觀唯心主義觀點,C是黑格爾的客觀唯心主義觀點,D是宗教的客觀唯心主義觀點,E是貝克萊的主觀唯心主義觀點。因此,C、D屬于正確選擇。
5.AB 【解析】本題考查辯證唯物論部分關于思維和存在關系中意識的本質、主觀和客觀關系的綜合應用,批評王陽明的唯心主義的意識觀。馬克思主義哲學認為,哲學的基本問題是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這一問題包括何者為第一性、第二性問題、思維和存在有無同一性問題,前者是劃分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標準,后者是劃分可知論和不可知論的標準。意識的本質是人腦的機能和客觀存在的主觀映象,意識的形式是主觀的、內容是客觀的,體現了主觀和客觀的統一。人的意識(包括認識)具有能動性即具有能動地認識物質和反作用于物質的能力。
本題具有相當的難度,首先要讀懂這段古漢語,其次要解讀它的哲學寓意,再次要用所學觀點逐項加以審視。王陽明和他的朋友都認為“天下無心外之物”,即在人的意識之外無獨立存在之物,否認了物質的客觀性,這是主觀唯心主義;而王認為當見此花或感覺到花時,“花不在你的心外”,而在你的心中,對花的感覺就等于花的存在。逐項審視什么是王的錯誤觀點,只有A、B選項。按照我們所說的答題方法,這是屬于反面出題,C、D是正確觀點,肯定是錯誤答案,不選;E是正確觀點,故也不能選。
6.CE 【解析】本題考查人類與自然界的關系,原屬歷史唯物主義部分的內容,現屬唯物論部分的內容,也可以說是認識論的內容。第一自然可稱為自在自然,第二自然可稱為人化自然。
本題屬于綜合性考題,用所學理論逐項審定。第一自然、第二自然都是物質,不包含意識,A是錯誤選項;第二自然是實踐的產物,而不是意識的產物,B是錯誤選項;C是正確選項;D是機械唯物主義的物質觀,是錯誤選項;第一自然是未經改造的,第二自然是已經改造的,但都是人類認識和改造的對象,故E為正確選項。
7.DE 【解析】本題考查辯證唯物論部分關于物質和意識的辯證關系的理解及應用能力。物質決定意識,意識能動地反作用于物質。毛澤東說:“物質可以變成精神,精神可以變成物質。”馬克思說過一句名言:“批判的武器當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質的力量只能用物質力量來摧毀”。
答此題,首先要按物質和意識的關系來解讀“畫餅不能充饑”的含義,“畫餅”是屬意識、精神、觀念的東西,它不能代替物質的真餅來解決饑餓這種物質的需要。其次逐項審定:A否認了精神與物質的同一性,是錯誤觀點,也就是錯誤選項;B雖是正確觀點,但不是“畫餅不能充饑的理由”,屬錯誤選項;C是錯誤觀點,肯定是錯誤選項;畫餅是真餅在人腦中的反映不能等同于真餅,故D是正確選項;畫餅這種觀念的東西不能代替真餅這種物質的東西,故E是正確選項。本題最難的干擾項是B,因為孤立地看B本身是正確觀點,但不符題意要求,不是“畫餅不能充饑”的原因。“畫餅不能充饑”如同“望梅不能止渴”一樣。因為意識不管有多大的能動性,也不能代替物質,如同馬克思所說的。
8.ABE 【解析】本題考查對物質和意識的辯證關系原理的理解。命題出自列寧的一段話,他說:“物質和意識的對立,也只是在非常有限的范圍內才有絕對的意義,在這里,僅僅是在承認什么是第一性和什么是第二性的這個認識論的基本問題的范圍內才有絕對的意義。超出這個范圍,物質和意識的對立無疑是相對的。”試題本身有不明之處,什么是非常有限的范圍?按列寧的觀點“是在承認什么是第一性和什么是第二性的范圍”;什么是絕對?是指永恒的無條件的。也就是說,物質是意識的根源是永恒的無條件的。超出這個范圍的對立是相對的又是什么意思呢?是說暫時的有條件的情況下意識可以能動地反作用于物質或對物質具有能動性。
在回答此問題時,要以物質和意識的辯證關系原理為指導進行逐項審視;A、B是講物質第一性、意識第二性的不同表述,正確觀點、正確選項;物質的固有屬性和存在形式是運動而不是意識,故C、D是錯誤觀點、錯誤選項;E體現意識的能動性,是正確觀點、正確選項。
9.CDE 【解析】本題考查辯證唯物論部分關于人與世界的關系、主體和客體的關系的理解。馬克思主義哲學認為,實踐是人與世界既對立又統一的基礎,實踐對人與世界相互關系的中介作用是通過實踐的主體和客體的相互作用實現的。實踐使世界二重化為主觀世界和客觀世界、自在世界和人類世界,并是它們分化和統一的基礎。
本題屬于間接性、綜合性的試題,是正確的命題,考查對所學觀點的理解和應用能力,必須逐項審定。A用人造世界取代整個世界是錯誤觀點,不符合題意,不選;現實世界“刻有人的技能的痕跡”,說明現實世界是實踐的創造物,而不是精神的創造物,故B是錯誤觀點,不選;C、D、E都是正確觀點,是正確選項。
10.AD 【解析】本題考查唯物辯證法部分關于“意識的本質”的理解和應用,同時也考查了認識客觀事物的本質與現象的關系。本題關于龍的形象的引語出自明代醫學家李時珍的《本草綱目》關于龍有九似或九像的描述。自古以來,中華民族以龍作為自己的民族形象。在中國民間,龍是吉祥、繁榮、歡樂的象征。在2006年12月,在某互聯網上進行一場要不要以龍作為中華民族形象的辯論,絕大多數網友堅決反對甚至譴責企圖取消龍作為中華民族形象的動議。出此題引導考生關心時事的同時,并能以所學哲學知識分析龍的觀念所體現的哲學觀點。
辯證唯物主義認為意識的本質是人腦的機能和屬性,是客觀存在的反映。人們在實踐基礎上,人腦反映客觀存在或客觀事物既有正確的反映,又有錯誤的反映;既有對事物現象的反映(感性認識),又有對事物本質的反映(理性認識);意識是主觀形式和客觀內容的統一。馬克思指出:“觀念的東西不外是移人人的頭腦并在人的頭腦中改造過的物質的東西而已。”懂得了這些觀點就可得出:A選項是正確的,幾乎是馬克思的原話;B選項是錯誤觀點,因為對現實的模仿是一種行為,而不是觀念;C選項不符合題意要求,因為虛幻的觀念就是不真實的觀念,結合本題,“龍”的形象屬于事物的現象,因此龍的觀念只是對事物現象的反映而不是對事物本質的反映;D選項體現意識內容源于客觀事物,是正確觀點和選項。
11.BDE 【解析】本題考查對辯證唯物論部分關于意識的本質的觀點的理解與應用,批評唯心主義的意識觀。意識是人腦的機能和客觀存在的主觀映象,是客觀內容和主觀形式的統一。唯心主義認為意識是頭腦自生的,否認意識內容的客觀來源與根據。
本題引用的魯迅的話是正確觀點,是對鬼神觀念的唯物主義解釋。本題是具有一定的綜合性的間接性試題,必須逐項審視。A是主觀唯心主義觀點,否認了鬼神觀念對客觀存在的依賴性,不選;B是唯物主義觀點,正確選項;C是錯誤觀點與錯誤選項,錯在用“對鬼神”取代客觀存在,等于承認了鬼神的客觀存在,有的考生不細心,一看有“虛幻反映”就當作是唯物主義觀點;D、E都是用唯物主義觀點解釋鬼神觀念,屬于正確選項。
12.ABCDE【解析】本題考查對辯證唯物論部分關于意識本質的主觀性表現的理解。意識的本質是人腦的機能和客觀存在的主觀映象。意識的內容是客觀的,即意識的內容源于客觀存在,是對客觀存在的反映。意識的形式是主觀的,是客觀內容和主觀形式的統一,“觀念的東西不外是移人人的頭腦并在人的頭腦中改造過的物質的東西而已”(馬克思語),“感覺是客觀世界即世界自身的主觀映象”(列寧語)。意識主觀性的主要表現:(1)意識形式的主觀性,包括感覺、知覺、表象等感性形式和概念、判斷、推理等理性形式,都是人特有的;(2)不同主體之間的差別性,即不同主體對同一事物有不同的反映,就是所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3)意識的創造性,包括近似真實地反映的正確意識,又包括歪曲的、虛幻的、落后的、超前的、荒誕的反映等錯誤意識。
本題屬于正面命題,只要懂得上述觀點,全部選項都是正確的。考生的錯誤在于認為C選項不屬于意識的創造性,不懂得任何意識不論是正確的還是錯誤的都具有創造性,C、D、E都是意識主觀性的表現。這說明對哲學觀點一定要懂,靠死記硬背是不行的。
13.ABCD 【解析】 (1)本題考查關于意識的能動作用的理解。
(2)馬克思主義哲學認為,意識能動性是指意識具有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功能。就是說,它能反映客觀事物并形成觀念,從而指導實踐,反作用于客觀事物。意識能動性的表現:意識活動①具有目的性、計劃性。②具有高度創造性,能創造出物質世界沒有的東西。③對人體生理活動的控制與調節。④通過實踐改造客觀世界,即對客觀世界改造的反作用。這是意識能動性最突出的表現。意識能動性不僅在于通過實踐形成正確思想理論,更重要的是以思想、理論為指導,通過實踐把觀念的東西變為現實,在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的發展中打下人類“意志的印記”。
(3)A選項“信心比黃金更重要”是2008年9月24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與美國經濟金融界知名人士的座談會中所說的。在這句話中,信心指的是人的意識,而黃金則指物質的東西,“信心比黃金更重要”體現了意識的能動的反作用,故是正確選項。B選項“我們唯一恐懼的就是恐懼本身”是在1933年美國處于世界性的經濟危機時當選總統富蘭克林•羅斯福的就職演講題目。這里的我們唯一恐懼的事情是指物質,而恐懼則是人的意識,這句話反映了意識對物質的能動作用,也就是對人體生理活動的控制與調節。C選項“問題與解決問題的方法是同時產生的”是馬克思在《資本論》中寫下的經典名言。也就是說,任何問題或困難,自它誕生之時,其解決它或克制它的辦法與手段就同時降生了。如果說我們不能攻克面對的問題和困難,只能說明我們沒有找到攻克它的辦法,而不是它不能攻克。其中,解決問題的方法是屬于人的意識能動性的表現,而問題則是物質的東西,意識對物質的反作用通過這個選項可以體現出來。D選項是2008年9月27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出席在天津舉行的第二屆夏季達沃斯論壇開幕式并致辭中所講的。溫家寶總理在講話中指出,今年恐怕是中國經濟最為困難的一年,但“事不避難,知難不難”,“只要我們政策把握得當,把人民團結起來,就一定能渡過這個難關”。這里講的“事”是客觀存在的物質,“難”與“不難”是人的主觀意識,只有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再難的事情也會變為不難。這體現了意識通過實踐改造客觀世界的作用。所以正確選項是A、B、C、D。以上選項都體現了人們在面臨金融危機這一巨大災難時發揮意識能動性的重要作用。
14.BD 【解析】本題考查辯證唯物論部分關于人類意識和人工智能的區別和聯系。人工智能是人們運用機械的物理的物質手段模擬人腦的部分功能,在作用上可以取代和超過人類的部分思維功能,但不可能完全取代人類意識。運用意識論的原理認識計算機的作用,逐項進行審視。A夸大了電腦的運動形式,不選;B是正確選項;C否認了人腦運動的復雜性,屬錯誤選項;D是正確觀點,也就是正確選項;電腦和機器人不能進行實踐活動,只有人才有實踐活動,故E也是錯誤選項。
15.ACD 【解析】(1)本題考查世界的物質性及其發展規律中關于意識的起源和本質的理解。
(2)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和發展,原來一些詞語的含義也發生了變化,本題通過這一現象來考查對意識的本質的理解。
(3)馬克思主義哲學認為:意識是物質世界長期發展的產物,是人腦的機能和屬性,是物質世界的主觀映象。意識不僅是自然界長期發展的產物,而且是社會歷史的產物。社會實踐特別是勞動在意識的產生和發展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勞動為意識的產生和發展提供了客觀需要和可能,在人們的勞動和交往中形成的語言促進了意識的發展。意識從其本質來看是物質世界的主觀映象,是客觀內容和主觀形式的統一。意識是物質的產物,但又不是物質本身,意識是特殊的物質一一人腦的機能和屬性,意識在內容上是客觀的,在形式上是主觀的。A、C項體現的是意識的本質,即客觀世界的主觀映象,隨著客觀世界的變化而發生變化。D項是指意識的形式是客觀的,通過一定的方式表達出來。B項是錯誤選項,因為詞語是意識的外在表現形式,這種形式不可能決定意識的內容。
第四部分:討論話題
本單元內容屬于馬克思主義哲學中關于唯物論部分的內容,主要涉及了思維和存在或意識和物質的關系問題是哲學的基本問題,回答了世界是什么以及人與世界的關系問題,涵蓋了物質觀、運動觀、時空觀、意識觀與實踐觀等內容。在出題方式上以選擇題為主。
分析討論:如何理解世界的物質性?
· | 2022考研復試聯系導師有哪些注意事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常見問題 | 04-28 |
· | 2022年考研復試面試回答提問方法有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怎么緩解緩解焦慮心態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訣竅介紹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如何準備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口語常見句式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四個細節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準備:與導師及時交流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的綜合技巧 | 04-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