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考研政治重難點預測: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第一章 反對外國侵略的斗爭
1、中華民族有過光輝燦爛的過去,但近代卻落后了,所以振興中華、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成了貫穿中國近現代歷史的一個主旋律。
2、中國封建社會的主要矛盾,是地主階級和農民階級的矛盾。
3、1640年的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標志著世界歷史開始進入資本主義時代。
4、1842年8月29日,清政府與英國簽訂了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接著,1843年簽訂了中英《虎門條約》(《五口通商章程》),1844年7月簽訂了中美《望廈條約》(中美第一個不平等條約),10月簽訂了中法《黃埔條約》(中法第一個不平等條約)。
5、為什么說鴉片戰爭和《南京條約》等一系列不平等條約的簽訂,使中國社會發生了根本變化,鴉片戰爭成為中國近代史的起點?
①鴉片戰爭以前,中國是一個領土完整、主權獨立的國家,戰后中國的領土與主權都受到破壞,開始喪失了政治上的獨立地位。
②戰前中國是一個經濟上自給自足的封建國家,戰后由于外國的經濟侵略,使自然經濟逐步解體并開始淪為資本主義世界的商品市場和原料供應地。
③戰前中國封建社會的主要矛盾,是農民階級和地主階級的矛盾,戰后又增加了外國資本—帝國主義與中華民族的矛盾,而且日益發展為最主要的矛盾。
④隨著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中國逐漸開始了反帝反封建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
6、★(三)近代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基本特征
毛澤東在《中國革命和中國共 產 黨》中對近代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特點作了如下分析:
第一,資本—帝國主義侵略勢力不但逐步操縱了中國的財政和經濟命脈,而且逐步控制了中國的政治,日益成為支配中國的決定性力量。
第二,中國的封建勢力日益衰敗并同外國侵略勢力相勾結,成為資本—帝國主義壓迫奴役中國的社會基礎和統治支柱。
第三,中國自然經濟的基礎雖然遭到破壞,但是封建剝削制度的根基即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依然在廣大地區內保持著,成為中國走向現代化和民主化的嚴重障礙。
第四,中國新興的民族資本主義經濟雖然已經產生,并在政治、文化生活中起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在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壓迫下,它的發展很緩慢,力量很軟弱,而且它的大部分與外國資本—帝國主義和本國封建主義都有或多或少的聯系。
第五,由于近代中國處于資本—帝國主義列強的爭奪和間接統治之下,加上中國地域廣大,以及在地方性的農業經濟的基礎上形成的地方割據勢力的存在,近代中國各地區經濟、政治和文化的發展是極不平衡的。后來,帝國主義國家還分別支持不同的政治勢力以分裂中國,使中國處于不統一狀態。
第六,在資本—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雙重壓迫下(后來還加上官僚資本主義),中國的廣大人民尤其是農民日益貧困化以至大批地破產,過著饑寒交迫和毫無政治權利的生活。
7、資產階級的來源:主要由一些買辦、商人、地主、官僚投資新式企業轉化而成。構成比較復雜。其中有一部分是官僚買辦資本家,另一部分是民族資產階級。
8、近代中國誕生的工人階級是中國新生產力的代表,是中國革命的主力軍。
9、中國工人階級的特點(優點):身受帝國主義、封建勢力、資產階級三重壓迫,受剝削最深,革命性最強,而且它還有組織紀律性強、分布集中、團結、與廣大農民有著天然聯系等優點。因此是近代中國最革命的階級,早期中國工人階級人數不多,卻是中國新生產力的代表。
10、 近代以來中華民族面臨兩大歷史任務: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實現國家的富強和人民的富裕。
11、1841年5月,廣州郊區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爭,是中國近代史上中國人民第一次大規模的反侵略武裝斗爭,顯示了中國人民不甘屈服和敢于斗爭的英雄氣概。
12、在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爆發后帝國主義列強爭奪和瓜分中國達到了高潮。
13、1901年7月簽訂了《辛丑條約》,規定政府向各國賠款額竟高達4.5億兩白銀,分39年還清,本息合計近9.8億兩,這是近代史上賠款最多的條約,標志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基本形成。
第二章 對國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1、殘酷的壓迫和剝削。迫使廣大人民尤其是農民群眾走上反抗斗爭的道路。太平天國農民起義就是在這種情況下爆發的,達到了歷代農民戰爭的最高峰。
2、太平天國的領導者們希望通過施行這樣的方案,建立“有田同耕,有飯同食,有衣同穿,有錢同使,無處不均勻,無處不飽暖”的理想社會。所以,《天朝田畝制度》實際上是起義農民提出的一個以解決土地問題為中心的比較完整的社會改革方案。
3、太平天國的歷史意義
4、太平天國失敗的原因和教訓
5、洋務運動是中國近代化的開端,其性質:是一場地主階級的自救運動。
6、戊戌維新是一場資產階級性質的改良運動。
7、維新派經過光緒皇帝試圖推行的溫和的不徹底的改革,遭到了封建守舊勢力的激烈反對,經過密謀策劃,守舊勢力于1898年9月21日發動政變, 9月28日,譚嗣同、楊銳、林旭、楊深秀、劉光弟、康廣仁6人同遭殺害,史稱“戊戌六君子”。
8、維新派的局限性
9、戊戌維新運動失敗的教訓
第三章 辛亥革命與君主****制度的終結
1、1901年《辛丑條約》的簽訂,標志著以慈禧太后為首的清政府已經徹底放棄了抵抗外國侵略者的念頭,甘當“洋人的朝廷”。
2、資產階級革命派的骨干是一批資產階級、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青年知識分子,成為了辛亥革命的中堅力量。
3、1905年8月20日,孫中山和黃興、宋教仁等人在日本東京成立中國同盟會,孫中山被推選為總理,同盟會以孫中山提出的“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十六字綱領為宗旨,同盟會以《民報》為機關報。這是近代中國第一個領導資產階級革命的政黨,它的成立標志著中國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
4、民族主義:包括“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兩項內容。一是要以革命手段****清朝政府,改變它一貫推行的民族歧視和民族壓迫政策;二是追求獨立,建立“民族獨立的國家”。
5、民權主義的內容是“創立民國”,即****封建****制度,建立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這就是孫中山所說的政治革命,政治革命的目的是建立民國。
6、武昌起義掀起了辛亥革命的高潮,腐朽的清王朝迅速土崩瓦解。1912年2月12日,清帝被迫退位。在中國延續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終于覆滅。7、1911年底,孫中山從海外回到上海。“獨立”各省的代表在南京選舉孫中山為臨時大總統。1912年1月1日,孫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職,改國號為“中華民國”,定1912年為民國元年,并正式成立中華民國臨時政府。這是一個資產階級共和國性質的革命政權。
8、1912年3月,臨時參議院頒布《中華民國臨時約法》。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具有資產階級共和國憲法性質的法典。
9、辛亥革命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比較完全意義上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
10、孫中山向參議院提出辭職咨文的同時,也提出了三個附加條件:奠都南京、總統在南京就職、遵守《約法》,力圖以此制約袁世凱。
11、護法運動失敗的教訓:護法運動的失敗不僅是孫中山個人的失敗,也標志著整個中國民族資產階級領導的舊民主主義革命的終結。
12、資產階級革命派本身的弱點和錯誤,根源于中國民族資產階級軟弱性和妥協性。
13、《新青年》雜志和北京大學成了新文化運動的主要陣地。他們以反對舊道德提倡新道德、反對舊文學提倡新文學為文化革命的兩大旗幟。
14、新文化運動的主要內容:提倡民主科學,反對封建****;提倡新道德,反對舊道德;提倡白話文,反對文言文。基本口號是民主和科學。
15、1917年11月7日俄國爆發的十月社會主義革命,是一個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世界性的歷史事件,開辟了人類歷史的新紀元。
16、在中國傳播馬克思主義的先驅者是李大釗。他是在中國大地上率先舉起馬克思主義思想旗幟的人。
17、1919年5月4日爆發的中國人民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愛國民主革命運動,它既是一次政治運動,又是一次思想文化運動,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開端。
18、五四運動成為中國革命由舊民主主義革命向新民主主義革命轉變的轉折點,它也就成了中國革命的新階段即新民主主義革命階段的開端。
19、1920年2月,李大釗、陳獨秀醞釀過建立新的革命政黨的問題。在中國最早醞釀建立共 產 黨的是:李大釗、陳獨秀。
20、1920年8月,中國第一個共 產 黨組織在上海建立(上海小組),參加者有陳獨秀、李漢俊、李達等。
21、1920年11月,共 產 黨早期組織領導的第一個工會——上海機器工會宣告成立。武漢、長沙、廣州、濟南等地的工人也相繼成立工會。
22、1920年11月,社會主義青年團宣告成立。其后,北京、天津、武漢、長沙等地也成立了團的組織。
23、中國共 產 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于1921年7月23日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號舉行。
24、中國共 產 黨一開始就是一個以馬克思列寧主義理論為基礎的黨,是一個區別于第二國際舊式社會改良黨的新型工人階級革命政黨。
25、中 共二大在中國近代歷史上第一次明確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二大綱領的提出,說明黨認識了革命的首要問題——分清敵友。
26、1923年6月,中 共三大決定實行“黨內合作”即:全體共 產 黨員、共青團員以個人名義加入******,同孫中山領導的******建立統一戰線。把******改組成為工人階級、農民階級、城市小資產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的革命聯盟的主張,確立了建立革命統一戰線的方針政策。
27、1926年7月9日,國民革命軍舉行誓師典禮,以****北洋軍閥統治為目的的北伐戰爭開始。
28、中國共 產 黨從大革命的失敗中汲取了嚴重的歷史教訓:開始懂得進行土地革命和掌握革命武裝的重要性。
相關推薦:· | 2022考研復試聯系導師有哪些注意事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常見問題 | 04-28 |
· | 2022年考研復試面試回答提問方法有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怎么緩解緩解焦慮心態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訣竅介紹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如何準備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口語常見句式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四個細節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準備:與導師及時交流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的綜合技巧 | 04-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