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中國革命的新道路
1、蔣介石、汪精衛叛變革命后,南京國民政府的******,已經不再是工人、農民、城市小資產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的革命聯盟,其性質是一個由大地主、大資產階級利益的反動集團所控制的政黨。
2、******統治下的中國社會,依然是處在帝國主義封建主義統治之下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國民黨政府的統治依然是地主階級和大資產階級的統治,同北洋軍閥的統治沒有本質的區別。中國革命的對象依然是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中國革命的性質也依然是反帝反封建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
3、八七會議: 1927年8月7日,中 共中央在漢口秘密召開的緊急會議,會議徹底清算了大革命后期陳獨秀的右傾機會主義錯誤,確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裝反抗******的總方針,并選出了以瞿秋白為書記的中央臨時政治局。毛澤東在會上著重闡述了黨必須依靠農民和掌握槍桿子的思想,強調黨“以后要非常注意軍事,須知政權是由槍桿子中取得的”。八七會議開始了從大革命失敗到土地革命戰爭興起的歷史性轉折。
4、南昌起義: 1927年8月1日,以周恩來為書記的前敵委員會及賀龍、葉挺、朱德、劉伯承等人,率領共 產 黨掌握或影響下的北伐軍2萬多人在南昌舉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反動統治的第一槍。這是中國共 產 黨獨立領導革命戰爭、創建人民軍隊和武裝奪取政權的開端,拉開了土地革命的序幕。
5、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基本問題是農民土地問題。
6、1931年11月,中華蘇維埃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江西省瑞金縣葉坪村舉行。
7、1934年10月中旬,中 共中央機關和中央紅軍(又稱紅一方面軍)8.6萬人撤離根據地,向西突圍轉移,開始長征。
8、1937年夏,毛澤東寫了《實踐論》、《矛盾論》,從馬克思主義認識論的高度,總結中國共 產 黨的歷史經驗,揭露和批判黨內的主觀主義尤其是教條主義的錯誤,深入論證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的原則,科學地闡明了黨的思想路線。
第六章 中華民族的抗日戰爭
1、1931年9月18日,日本關東軍發動了九•一八事變。標志日本開始變中國為其獨占殖民地。1932年2月,中國東北全境淪陷。
2、1937年7月7日,發生盧溝橋事變。當夜,駐豐臺演習日軍借口一名士兵失蹤,要求進入宛平縣城搜查,遭拒絕后,即炮轟宛平城,攻擊盧溝橋,中國駐軍奮起反抗。標志日本全面侵華戰爭由此開始。
3、九•一八事變,是中國抗日戰爭的起點,揭開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序幕。盧溝橋事變是中國全國性抗戰的開始,中國在東方開辟了世界第一個大規模的反法西斯戰場。
4、一二·九運動促進了中華民族的覺醒,標志著中國人民抗日救亡運動新高潮的到來。
5、 1938年10月,廣州、武漢失守,抗日戰爭進入相持階段后。日本對******政府采取以政治誘降為主、軍事打擊為輔的方針。******對內對外政策發生重大變化。1939年1月,******五屆五中全會決定成立“防共委員會”,確定了“溶共、防共、限共、****”的方針。標志******由片面抗戰逐步轉變為消極抗戰。
6、1938年9月至11月,中國共 產 黨在延安舉行了擴大的六屆六中全會。在這次全會上,毛澤東明確地提出了“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這個命題。
7、整風運動的主要內容:反對主觀主義以整頓學風、反對宗派主義以整頓黨風、反對黨八股以整頓文風。其中,反對主觀主義是整風運動最主要的任務。
8、1945年8月15日,天皇宣布無條件投降;9月2日,日本政府簽訂投降書;9月3日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9月9日,中國戰區受降在南京舉行;10月25日,中國政府在臺灣舉行受降儀式,根據波茨坦公告,臺灣以及澎湖列島的收回,是抗日戰爭取得完全勝利的標志。
9、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反抗外敵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民族解放戰爭。
10、抗日戰爭勝利的基本經驗
相關推薦:· | 2022考研復試聯系導師有哪些注意事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常見問題 | 04-28 |
· | 2022年考研復試面試回答提問方法有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怎么緩解緩解焦慮心態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訣竅介紹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如何準備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口語常見句式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四個細節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準備:與導師及時交流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的綜合技巧 | 04-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