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怎么看教育公平 |
第 2 頁:怎么看分配不公 |
第 3 頁: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 |
2011年考研政治《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押題預測
——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
一、近代中國國情
1.近代中國的國情和社會性質
認清國情,是認清和解決革命問題的基本依據。近代中國,已經淪為一個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質的社會,這是最基本的國情。
2.近代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
近代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性質,決定了社會主要矛盾是帝國主義和中華民族的矛盾、封建主義和人民大眾的矛盾。而帝國主義和中華民族的矛盾,又是各種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3.近代中國革命的根本任務
近代中國社會的性質和主要矛盾,決定了近代中國革命的根本任務是推翻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統治,從根本上推翻反動腐朽的政治上層建筑,變革阻礙生產力發展的生產關系,為建設富強民主的國家、改善人民的生活、確立人民當家作主的政治地位掃清障礙,創造必要的前提。
二、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總路線
1.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總路線的表述
1948年,毛澤東在《在晉綏干部會議上的講話》中完整地表述了總路線的內容,即無產階級領導的,人民大眾的,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革命。
2.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對象
近代中國社會的性質和主要矛盾決定了中國革命的主要敵人是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帝國主義是中國革命的首要對象,是中國人民第一個和最兇惡的敵人。
在不同歷史階段,隨著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集中反對的主要敵人有所不同。在國共合作的大革命時期,革命的主要對象是帝國主義支持下的北洋軍閥;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革命的主要對象是國民黨新軍閥;在抗日戰爭時期,革命的主要對象是日本帝國主義;在解放戰爭時期,革命的主要對象是美帝國主義支持下的國民黨反動派。
3.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動力
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動力是工人階級、農民階級、城市小資產階級、民族資產階級。
(1)中國無產階級是中國革命最基本的動力
(2)農民是中國革命的主力軍,其中的貧農是無產階級最可靠的同盟軍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國社會里,農民占全國人口的80%以上,他們深受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壓迫和剝削,具有強烈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要求。農民問題是中國革命的基本問題,新民主主義革命實質上就是中國共 產 黨領導下的農民革命,中國革命戰爭實質上就是黨領導下的農民戰爭。工人階級對于農民的領導,是實現革命領導權的基礎。
(3)城市小資產階級同樣是中國革命的動力之一
城市小資產階級,包括廣大的知識分子、小商人、手工業者和自由職業者,同樣受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壓迫。因此,城市小資產階級同樣是中國革命的動力之一。
(4)民族資產階級是革命的力量之一
民族資產階級是一個帶有兩面性的階級。一方面,民族資產階級既受帝國主義的壓迫,又受封建主義的束縛,他們同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有矛盾,是革命的力量之一。另一方面,由于他們在經濟上和政治上的軟弱性,他們又沒有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勇氣。民族資產階級的這種兩重性,決定了他們在一定時期中和一定程度上能夠參加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他們可以成為革命的一種力量,而在另一時期,又有跟在大資產階級后面反對革命的危險。他們不能充當革命的主要力量,更不可能是革命的領導力量。因此,中國共 產 黨在政治上爭取它,對其妥協性進行批評與斗爭,經濟上實行保護民族工商業的政策。
4.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領導
(1)無產階級的領導權是中國革命的中心問題,也是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的核心問題
區別新舊兩種不同范疇的民主主義革命,根本的標志是革命的領導權掌握在無產階級手中還是掌握在資產階級手中。
(2)新民主主義革命要由中國無產階級來領導的原因
無產階級及其政黨的領導,是中國革命取得勝利的根本保證。
①由于帝國主義不允許中國民族資產階級建立獨立的資產階級共和國,而是要把中國變成它們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
②由于中國民族資產階級的軟弱性和妥協性,他們不愿意也不能夠徹底推翻帝國主義和封建勢力。
③由于中國無產階級的強大和革命的徹底性,領導中國革命取得成功的重任,歷史地落到了中國無產階級及其政黨的肩上。
中國無產階級具有自身的特點和優點:
一是從誕生之日起就身受外國資本主義、本國封建勢力和官僚資產階級的三重壓迫,這些壓迫的嚴重性和殘酷性,是世界各民族中少見的,這就形成了中國無產階級堅強的斗爭性和徹底的革命性。
二是它分布集中,有利于無產階級隊伍的組織和團結,有利于革命思想的傳播和形成強大的革命力量。
三是它大部分出身于破產的農民,和農民有著天然的聯系,使無產階級便于和農民結成親密的聯盟,共同團結戰斗。
(3)無產階級及其政黨實現對各革命階級的領導的條件
毛澤東指出:“領導的階級和政黨,要實現自己對于被領導的階級、階層、政黨和人民團體的領導,必須具備兩個條件:(甲)率領被領導者(同盟者)向著共同敵人作堅決的斗爭,并取得勝利;(乙)對被領導者給以物質福利,至少不損害其利益,同時對被領導者給以政治教育。
5.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性質和前途
(1)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性質
近代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性質和中國革命的歷史任務,決定了中國革命的性質不是無產階級的社會主義革命,而是資產階級民主主義革命。因為:
第一,中國還是一個封建經濟占明顯優勢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而現階段的革命是為了終結這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形態;
第二,中國革命的對象主要是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勢力,革命的任務是為了推翻這兩個主要敵人的民族革命和民主革命;
第三,這個革命還有資產階級參加,它還曾領導過這個革命;
第四,這個革命的經濟政策不是一般地廢除私有財產,而是一般地保護私有財產,具體地說就是要把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變為農民土地所有制,為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掃清道路并保護之。
所以,現階段中國革命的性質,就不是無產階級社會主義革命,而是資產階級民主主義革命。但不是舊式的、一般的資產階級民主主義的革命,而是新的民主主義的革命。
(2)新民主主義革命與舊民主主義革命的區別
新民主主義革命與舊民主主義革命相比有其新的內容和特點,集中表現在:
①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處于世界無產階級社會主義革命的時代,是世界無產階級社會主義革命的一部分;
②革命的領導力量是中國無產階級及其先鋒隊--中國共 產 黨;
③革命的指導思想是馬克思列寧主義;
④革命的前途是社會主義而不是資本主義。
(3)新民主主義革命與社會主義革命的關系
①新民主主義革命與社會主義革命性質不同。新民主主義革命仍然屬于資產階級民主主義的革命范疇;社會主義革命是無產階級性質的革命,它所要實現的目標是消滅資本主義剝削制度和改造小生產的私有制。
②新民主主義革命與社會主義革命又是互相聯系、緊密銜接的,中間不容橫插一個資產階級專政。“民主主義革命是社會主義革命的必要準備,社會主義革命是民主主義革命的必然趨勢。”
(4)反對在革命階段、前途問題上的兩種錯誤
① “左”傾教條主義的“一次革命論”的錯誤在于,只看到了民主革命與社會主義革命的聯系,而混淆了民主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的區別,主張把社會主義革命階段的任務放在民主革命階段來完成,在反帝反封建的同時,也反對民族資產階級,在政治上和經濟上實行“左”的政策,使中國革命蒙受了重大損失。
②右的“二次革命論”的錯誤在于,只看到了民主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的區別,而沒有看到兩個革命階段的聯系,主張在民主革命勝利后,建立一個資產階級專政的資本主義國家,將來再去進行社會主義革命,放棄黨對民主革命的領導權,同樣使中國革命遭受了嚴重損失。
相關推薦:
· | 2022考研復試聯系導師有哪些注意事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常見問題 | 04-28 |
· | 2022年考研復試面試回答提問方法有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怎么緩解緩解焦慮心態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訣竅介紹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如何準備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口語常見句式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四個細節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準備:與導師及時交流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的綜合技巧 | 04-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