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兩個基本原理
1.主觀能動性和客觀規律性
(1)規律含義:規律是事物的內部聯系和發展的必然趨勢,是事物運動發展中的本質的、必然的、穩定的聯系,任何規律都是同類現象背后的共性,規律的穩定性就是它的重復性。
(2)規律特征:規律是客觀的。人們不能藐視規律,更不能創造和消滅規律。但人們可以認識和發現規律,還可以改變規律發生作用的條件和形式,使事物朝著有利于人類的方向發展。
(3)正確處理主觀能動性和客觀規律性的關系
首先,尊重客觀規律是正確發揮主觀能動性的前提。
其次,只有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才能正確認識和利用客觀規律。實踐是客觀規律性與主觀能動性統一的基礎。發揮主觀能動性的基本途徑:
、購膶嶋H出發,努力認識和把握事物的發展規律。
②實踐是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的基本途徑。
、壑饔^能動性的發揮,還依賴于一定的物質條件和物質手段。
2.世界物質統一性
世界(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真正統一性在于它的物質性。這一原理的內容包括:①世界是統一的,即世界的本原是一個;②世界的統一性在于它的物質性,即世界統一的基礎是物質;③物質世界的統一性是多樣性的統一。
世界物質統一性原理的理論意義在于,它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石;其實踐意義在于,它是我們從事一切工作的立足點,是一切從實際出發的思想路線的哲學基礎。
7、聯系和發展
1.普遍聯系
(1)含義:
聯系是指事物內部各要素之間和事物之間相互影響、相互制約和相互作用的關系。辯證聯系是以事物之間的區別為前提的。
(2)特征:
、俾撓稻哂锌陀^性。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是主觀臆想的。
、诼撓稻哂衅毡樾。其一,任何事物內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是相互聯系的;其二,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都同其他事物處于一定的相互聯系之中;其三,整個世界是相互聯系的統一整體。世界的普遍聯系是通過“中介”來實現的。
、勐撓稻哂卸鄻有。世界上的事物是多樣的,事物的聯系也是多樣的。
④聯系具有條件性。其一,條件對事物發展和人的活動具有支持或制約作用;其二,條件是可以改變的,人們經過努力可以創造出事物發展所需要的條件;其三,改變和創造條件不是任意的,必須尊重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
(3)方法論意義
馬克思主義關于事物普遍聯系的原理,要求人們要善于分析事物的具體聯系,確立整體性、開放性的觀念,從動態中考察事物的普遍聯系。
2.永恒發展
(1)聯系與運動、變化、發展
事物的相互聯系包含著相互作用,而相互作用必然導致事物的運動、變化和發展。
個別的事物變化稱為變化;全部事物的變化稱為運動;向上的運動稱為發展。
(2)發展的實質
發展是前進上升的運動,發展的實質是新事物的產生和舊事物的滅亡。
新事物是指合乎歷史前進方向、具有遠大前途的東西。
新生事物是不可戰勝的,因為:
第一,就新生事物與環境的關系而言,新事物適應已經變化了的環境和條件。
第二,就新事物與舊事物的關系而言,新事物是對舊事物的“揚棄”。這兩方面也就是新事物在本質上優越于舊事物,具有強大生命力的原因所在。
第三,在社會歷史領域內,新事物是社會上先進的、富有創造力的人們創造性活動的產物,它從根本上符合人民群眾的利益和要求,能得到人民群眾的擁護,因而必然戰勝舊事物。
(3)發展、過程、歷史
事物的發展是一個過程。一切事物只有經過一定的過程才能實現自身的發展。
自然界、人類社會和思維領域中的一切現象都是作為過程而存在、作為過程而發展的。恩格斯指出:“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體,而是過程的集合體。”
堅持事物發展是過程的思想,就要用歷史的眼光看問題,把一切事物如實地看作是變化、發展的過程,既要了解它們的過去、觀察它們的現在,又要預見它們的未來。
8、聯系和發展的基本環節
1.原因和結果
原因和結果是揭示事物的前后相繼、彼此制約(引起與被引起)的關系范疇。引起某種現象的現象叫原因,而被某種現象所引起的現象叫結果。
原因和結果的關系是辯證的:①原因和結果的區分既是確定的,又是不確定的;②原因和結果相互作用,原因產生結果,結果反過來影響原因,互為因果;③原因和結果互相滲透,結果存在于原因之中,原因表現在結果之中;④原因和結果的關系是復雜多樣的,有一因多果、同因異果、一果多因、異因同果、多因多果、復合因果。正確把握事物的因果聯系是自覺的實踐活動的必要條件。
方法論意義:辯證地分析事物的因果關系,可以增強人們活動的自覺性、預測性和調控性。
2.必然性和偶然性
必然性和偶然性是揭示客觀事物發生、發展和滅亡的不同趨勢的范疇。
必然性:事物聯系和發展過程中一定要發生確定不移的趨勢。
偶然性:事物聯系和發展過程中不確定的趨勢。
必然性和偶然性是對立統一的關系:
一方面,二者是有區別的:①它們產生和形成的原因不同,必然性產生于事物內部的根本矛盾;偶然性產生于非根本矛盾和外部條件;②它們的表現形式不同,必然性在事物發展過程中比較穩定、時空上比較確定,是同類事物普遍具有的發展趨勢,偶然性則是不穩定的、暫時的、不確定的,是事物發展中的個別表現;③它們在事物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必然性在事物發展中居于支配地位,決定著事物發展的方向,偶然性居于從屬地位,對發展的必然過程起促進或延緩作用,使發展的確定趨勢帶有一定的特點和偏差。
另一方面,必然性和偶然性又是統一的:必然性存在于偶然性之中,通過大量的偶然性表現出來,并為自己開辟道路;偶然性背后隱藏著必然性,受必然性的支配,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現形式和補充;必然性和偶然性在一定條件下可以互相轉化。
方法論意義:要重視事物發展的必然性,把握事物發展的總趨勢,又要善于從偶然中發現必然,把握有利于事物發展的機遇。
3.可能性和現實性
可能性和現實性是揭示事物的過去、現在和將來的相互關系的范疇。
現實性:已經產生出來的具有內在根據、合乎必然性的存在。
可能性:事物發展過程中潛在的東西,是包含在事物中并預示事物發展前途的種種趨勢。
把握事物的可能性,要注意區分①可能性和不可能性(現實中是否有根據和條件);②現實的可能性和抽象的可能性(根據和條件是否充分);③好的可能性和壞的可能性(是否對人有利)。
現實性和可能性既有區別,又有聯系:沒有現實就沒有可能,反過來,沒有可能就沒有現實,它們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
方法論意義:立足現實,展望未來,注意分析事物發展的各種可能,發揮主觀能動性,做好應對不利情況的準備,爭取實現好的可能。
4.現象和本質
現象和本質是揭示客觀事物的外部表現和內部聯系相互關系的范疇。
現象是事物的外部聯系和表面特征,人們可通過感官感知(個別的、具體的、生動的、豐富的);本質是事物的內在聯系和根本性質,只有靠人的理性思維才能把握(共同的、一般的、穩定的)。
現象有真象和假象之分,假象與錯覺不是一回事(假象是客觀的,錯覺是主觀的)。
任何本質都是通過現象表現出來,任何現象都從一定的方面表現著本質,即使假象也是本質的表現。
方法論意義:人們不能停留于現象而必須透過現象揭示本質。
5.內容和形式
內容與形式是揭示事物內在要素同這些要素的結構和表現方式的關系范疇。任何事物的內容都有一定的形式,任何形式也都有一定的內容。內容和形式相互作用、相互影響。內容決定形式,形式反作用于內容。
方法論意義:既要重視內容,根據內容的需要決定形式的取舍、改造和創新;又要善于運用形式,發揮其積極作用,利用和創造必要的形式,適時地拋棄與內容不相適應的形式。
相關推薦:
2020考研大綱 | 2020考研政治大綱 | 2020考研英語大綱
· | 2022考研復試聯系導師有哪些注意事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常見問題 | 04-28 |
· | 2022年考研復試面試回答提問方法有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怎么緩解緩解焦慮心態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訣竅介紹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如何準備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口語常見句式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四個細節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準備:與導師及時交流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的綜合技巧 | 04-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