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名詞解釋 |
第 2 頁:簡答題 |
第 3 頁:論述題 |
三、簡答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6分,共30分。
26.【題干】簡述學習心理學的意義。
【答案】(1)認識客觀世界:學習心理學可以加深人們對自身的了解;同樣,也可以把學到的心理活動規律運用到人際交往中,通過他人的行為推斷其內在的心理活動,從而實現對外部世界的更準確的認知。
(2)調整和控制行為:心理學除有助于對心理現象和行為做出描述性解釋外,還指出了心理活動產生和發展變化的規律。人的心理特征具有相當的穩定性但同時也具有一定的可塑性。因此,我們可以在一定范圍內對自身和他人的行為進行預測和調整,也可以通過改變內外在的因素實現對行為的調控。
(3)直接應用在實際工作上。心理學分為理論研究與應用研究兩大部分:理論心理學的知識大部分是以間接方式指導我們的各項工作的,而應用研究的各個分支在實際工作中則可以直接起作用。
27.【題干】簡述意識和注意的關系。
【答案】注意和意識既有聯系又有區別:首先注意不等同于意識。一般說來注意是一種心理活動或“心理動作”,而意識主要指一種心理內容或體驗。其次,注意又和意識密不可分。注意的分配和緊張程度的不同顯示了個體處在什么樣的意識狀態。在可控制的意識狀態下,人的注意集中指向對當前有意義的內容,得到的認識比較清晰、深刻,自動化的意識狀態本身要求很少的注意,相應的意識的參與成分也相對較少,這時我們對反映的對象沒有清晰的了解,是部分注意被分配到其他方向的結果。
28.【題干】簡述來自刺激方面的深度知覺線索。
【答案】(1)大小:如果認為兩個物品大小接近時,產生網像較大的就被知覺解釋為較近。
(2)視野中的高度:在視野中遠處物品通常位置較高。
(3)遮擋:視野中遠物是被近物遮擋的,部分被遮擋就成為一個很好的深度線索
(4)線性透視:平行的鐵軌向遠處伸延時會趨向于相交,因此兩條直線越趨向接近:就表示距離越遠。
(5)紋理變化:近處物體紋理清晰,細節分明,移向遠處時逐漸模糊難以分開。因此紋理變化也是距離線索。例如畫面中物體的清晰度逐漸減低,其組織紋理逐漸模糊都會引起距離變遠的知覺效果。
(6)光照與陰影:日常生活中光線多自高處向下照射,因此陰影與光照的位置也成了深度知覺線索。
29.【題干】社會性動機主要有哪些?
【答案】為了得到社會的認同,同時也滿足自己的社會文化需要,就會產生各種社會性動機,如工作動機、交往動機、權力動機、親和動機、成就動機、成長動機等。
30.【題干】簡述加德納多元智能理論中的智能類型。
【答案】(1)語言智能;
(2)音樂智能;
(3)邏輯—數學智能;
(4)空間智能:
(5)身體—動覺智能;
(6)人際智能;
(7)自我認知智能;
(8)自然智能。
相關推薦:
2024年4月自考真題pdf下載 ※ 2024年4月自考答案pdf下載
2024年4月自考真題及答案 ※ 萬題庫估分 ※ 微信對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