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簡答題
1、簡述概念的功能。
(1)能促進小學生認識能力的提高。
(2)能有利于簡化知識,使知識條理化。
(3)能擴充小學生的知識。
2、加里培林把認知技能的形成分為哪幾個階段?
(1)活動定向階段。
(2)物質或物質化階段。
(3)有聲言語階段。
(4)無聲的“外部”言語階段。
(5)內部言語階段。
3、小學生概念學習發展趨勢特點。(P104)
(1)概念的具體性減少、抽象性增加;
(2)概念的模糊性減少、精確性增加;
(3)概念形成減少、概念同化增加;
(4)概念的自覺性不斷提高。
4、簡述概念形成的過程。
(1)抽象化階段
(2)類化階段
(3)辨別
5、概念的結構包括哪些方面?
(1)概念名稱:是指用詞給概念的命名。
(2)概念定義:是指在用語言描述概念時,明確界定了這個概念的范疇和特征。
(3)概念特征:是指某一類事物所特有的獨特屬性,也稱為關鍵屬性。
(4)概念實例:是指概念可知覺的實際例子,符合定義所界定的關鍵屬性的為正例,不符合的為反例,有些概念是難以觀察實例的。
6、簡述動作技能學習的心理過程。
菲茨和波斯納把一般動作技能獲得的心理過程概括為以下三個階段:
(1)認知階段,也叫動作定向階段。學生首先認知動作技能的結構,對動作系統有初步認識,在頭腦中形成完整的動作表象,用表象調節動作,掌握分解動作。有了動作定向,學生就能知道做什么和怎么做。
(2)聯結階段。這是由動作定向階段向動作協調階段過渡的階段,在這個階段,實際上就是學生嘗試把分解動作聯結成程序動作,通過不斷練習,逐漸熟練,動作定向階段的表象的調節和有意識控制也減少了。
(3)自動化階段。肌肉骨骼動作實現程序化、自動化和完善化。意識的參與減少,只在出現動作偏差才起作用。
7、記憶信息三級加工系統各有什么特點?(P128)
記憶信息的三級加工系統,即瞬時記憶、短時記憶和長時記憶各有自己的功能和特點:
(1)瞬時記憶系統。又稱感覺記憶,記憶信息容量較大,以感覺映象形式儲存,保持的時間很短,視覺映象一般在1秒以內,瞬時消失。
(2)短時記憶系統。短時記憶是直接與從感覺系統輸入的當前信息打交道,所以保持的時間也較短,在1分鐘左右。短時記憶的容量是7±2,短時記憶中的容量單位是組塊。
(3)長時記憶系統。長時記憶中的信息是以意義編碼形式儲存的。長時記憶是一個真正的信息庫,容量巨大,保持時間長。記憶系統加工的信息歸根到底都要在長時記憶中儲存,為我們的一切活動提供必要的知識基礎。
8、如何引導小學生進行有效的知識保持?
(1)利用教材呈現技術,提高教材可懂度;
(2)設計教學活動,促進知識的理解;
(3)指導復習,促進知識的鞏固。
9、認知技能的學習策略有哪些?(P121)
(1)從范例中學習。就是學生從教師講解的具體解題事例中學習。首先教師通過例題示范來演示解題程序,把解決問題的產生式系統直接呈現給學生,學生通過接受學習,分步驟把握解題條件和程序操作步驟,通過練習去解決同類問題,也就獲得了一種認知技能。
(2)在嘗試解決問題中學習,也稱為從干中學習。教師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嘗試過程中,不斷地思索解決問題的線索,自己去發現解決問題的方法、步驟,概括出解決問題的產生式系統,獲得認知技能。
(3)策略選擇。學生獲得的每一種認知技能都包含著不止一套產生式系統(即一題多解),這些產生式系統有各自的特點,所以需要進行策略選擇。策略主要有目標遞歸策略、模式策略、知覺策略和機械記憶策略四種。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