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考試吧論壇 Exam8視線 考試商城 網絡課程 模擬考試 考友錄 實用文檔 求職招聘 論文下載 | ||
![]() |
2012中考 | 2012高考 | 2012考研 | 考研培訓 | 在職研 | 自學考試 | 成人高考 | 法律碩士 | MBA考試 MPA考試 | 中科院 |
|
![]() |
四六級 | 職稱英語 | 商務英語 | 公共英語 | 托福 | 托業 | 雅思 | 專四專八 | 口譯筆譯 | 博思 GRE GMAT | 新概念英語 | 成人英語三級 | 申碩英語 | 攻碩英語 | 職稱日語 | 日語學習 | 零起點法語 | 零起點德語 | 零起點韓語 |
|
![]() |
計算機等級考試 | 軟件水平考試 | 職稱計算機 | 微軟認證 | 思科認證 | Oracle認證 | Linux認證 華為認證 | Java認證 |
|
![]() |
公務員 | 報關員 | 銀行從業資格 | 證券從業資格 | 期貨從業資格 | 司法考試 | 法律顧問 | 導游資格 報檢員 | 教師資格 | 社會工作者 | 外銷員 | 國際商務師 | 跟單員 | 單證員 | 物流師 | 價格鑒證師 人力資源 | 管理咨詢師 | 秘書資格 | 心理咨詢師 | 出版專業資格 | 廣告師職業水平 | 駕駛員 網絡編輯 | 公共營養師 | 國際貨運代理人 | 保險從業資格 | 電子商務師 | 普通話 | 企業培訓師 營銷師 |
|
![]() |
衛生資格 | 執業醫師 | 執業藥師 | 執業護士 | |
![]() |
會計從業資格考試(會計證) | 經濟師 | 會計職稱 | 注冊會計師 | 審計師 | 注冊稅務師 注冊資產評估師 | 高級會計師 | ACCA | 統計師 | 精算師 | 理財規劃師 | 國際內審師 |
|
![]() |
一級建造師 | 二級建造師 | 造價工程師 | 造價員 | 咨詢工程師 | 監理工程師 | 安全工程師 質量工程師 | 物業管理師 | 招標師 | 結構工程師 | 建筑師 | 房地產估價師 | 土地估價師 | 巖土師 設備監理師 | 房地產經紀人 | 投資項目管理師 | 土地登記代理人 | 環境影響評價師 | 環保工程師 城市規劃師 | 公路監理師 | 公路造價師 | 安全評價師 | 電氣工程師 | 注冊測繪師 | 注冊計量師 化工工程師 | 材料員 |
|
![]() |
繽紛校園 | 實用文檔 | 英語學習 | 作文大全 | 求職招聘 | 論文下載 | 訪談 | 游戲 |
哲學是一門高度抽象的學問,是從最一般意義上把握事物,因此,學習哲學時就應考慮到這門學問自身的特點。下面,我們結合哲學課程自考評卷工作的實際,與考生朋友們具體談談兩個在學習和應考時應注意的問題。
一.摸規律,找共性──談談對哲學進行整體把握的問題
許多人總有一種誤解,似乎對一門課程進行總體的,宏觀的把握,對于自學考試意義不大,相反,特別注意死背硬記具體的問題及答案。應當說這樣是舍本而求末的作法。要做到對哲學課的宏觀把握,至少以下四點是必不可少的。
第一,哲學分為兩大部分和五小塊。
兩大部分就是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
五小塊則指辯證唯物主義中的唯物論(物質,意識),辯證法(三大規律,五大范疇),認識論(實踐,認識,真理) 和歷史唯物主義中的唯物史觀(社會基本矛盾,階級,國家,社會革命,社會意識),群眾史觀(群眾和個人)。 各塊的側重點是不同的。比如:唯物論部分側重說明物質決定意識,意識反作用于物質,而辯證法部分則側重說明事物(物質或精神)是有矛盾的,運動的,聯系的,整體的,全面的。搞清楚這些,在回答論述題時就不會偏離題目的基本方向。
第二,唯物主義和辯證法是全部哲學的核心,無處不體現。對任何哲學問題既唯物又辯證的理解是學習時必須掌握的,因為它體現在哲學教科書中所有問題上。比如: 關于運動,一是強調運動是物質的運動(唯物論);二是強調運動的形式是多樣的(辯證法);關于真理標準問題, 一是強調只有客觀的實踐是唯一標準(唯物論);二是強調實踐檢驗是一個不斷發展的過程(標準法);關于矛盾, 質量互變,否定之否定等也同樣如此,一是強調其客觀性或客觀普遍性(唯物論);二是強調其多樣性和復雜性 (辯證法)。搞清楚哲學理解問題時的唯物辯證原則,無疑對學習哲學和解答試卷中的簡答題和論述題是大有益處的。
第三,由于哲學是事物存在本質和發展規律最一般本質的最高概括和反映,所以, 在哲學中,有幾類關系模式應當掌握。
這幾類模式是:
1.對立統一模式。在理解和回答兩個事物之間的矛盾關系,辯證關系或對立統一關系時,一般都可套用這一模式。對立統一模式的基本點實質上就是六個字:對立,依存,轉化。其中對立是說明事物二者之間是不同的, 依存和轉化表達的是統一關系。在哲學教科書中,諸如辯證法五對范疇,有限和無限,一般和個別,肯定與否定, 相對性與絕對性,個體意識與群體意識,主要矛盾與非主要矛盾,以及穩定與發展,民主與法制等幾十個問題, 均可套用這一模式來進行記憶和答題。當然必須說明,這個模式只是一般性的,有的問題則帶有其特殊性, 回答時應予注意,比如,形式和內容的辯證關系,既對立,又依存和相互轉化。但獨特之處在于二者還具有內容決定形式,形式反作用于內容的一重關系。
2.相互作用(或叫決定反作用)模式。這種模式主要是適用于物質與意識,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實踐與認識,國體與政體,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等幾十個問題的記憶與答題。這一模式的基本點實質就是五個字:決定,反作用。比如,物質與意識的關系不能表示為辯證關系,只能用相互作用模式來理解:物質決定意識,意識反作用于物質。至于決定什么,反作用具體又如何回答, 如何細分,如果考試時能夠記住該題的答案則按要求來回答,如果一時想不起標準答案,則可考慮:決定產生 ,存在性質,發展方向和規律等,反作用是積極的還是消極的,是有益的還是有害的等。
3.聯系區別模式。這種模式與上兩種模式相比,它的固定性,規律性要差一些,我們在此也勉強把它作為一種模式來看待。它的基本點實質上就四個字:區別,聯系。這一模式也可運用在社會規律與自然規律,法律與道德,哲學與具體科學,社會意識諸形式之間關系等幾十種問題的記憶與答題上。同上個問題一樣,當答題時忘記了要點,不妨考慮一下區別與聯系是否可以從這些方面找出來:產生,存在性質,發展方向和途徑, 發揮作用的方法和特點等等。
應當說明的是,哲學中除了一大批問題可以分別(或混合)套用上述幾種模式以外,還有許多問題具有特殊性,即就事論事,這就無規律可循了,只能靠平時的學習,理解和記憶。
第四,在歷史唯物主義中,社會基本矛盾十分重要,它是理解社會歷史問題的一個關鍵。它可以細分為三個層次,即生產力,生產關系(經濟基礎),上層建筑。從前向后是依次遞進式的決定關系,由后向前則是依次的反作用關系,不論是決定關系還是反作用關系,都是依次的,而不可越級。掌握社會基本矛盾的這三個層次及其相互關系十分重要,很多問題都可以在這里尋到答題的思路。比如,進行或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問題,屬于生產關系領域的變革,進行政治體制等的改革問題,屬于上層建筑領域的變革;講發展生產力的重要意義時,可以說能夠促進社會主義生產關系的鞏固和發展,進而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的上層建筑,以及提高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增強綜合國力,更好地體現生活主義制度的優越性等;講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的重要意義時,因它屬于上層建筑,所以從逐級反作用考慮即可,即有利于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生產關系,經濟基礎)的鞏固,完善和發展,進而有利于促進生產力的發展,以及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增強綜合國力,更好地體現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等。
總之,在學習時搞清楚社會基本矛盾各對矛盾之間的相互作用關系,這樣在考試時就可以根據題目的要求,找到答題的思路和答案了。
二.抓要點,記重點──談談復習及應試時應注意的問題 先來談談抓要點問題。從哲學自學考試答題的評分標準來看,哲學中各類題目的答題要點和注意事項是:
1.選擇題:選擇題答題一定要按要求每題必答,不要空題。有的考生只答會的,不會的就不選了,態度很誠實, 但肯定不得分。需要注意的是,當判斷不準究竟應選哪個選項時,可取的辦法是選定一個,而不要寫成似是而非的樣子,如2和3都有點象。通常寫得不準確是不會給分的。
2.簡答題:對簡答題來說,一般情況如果題目中涉及到了哲學概念,那么就需要解釋這個(或這些)概念。 然后是答要點,把該題應有的幾個要點答出就可以了,因為評分是按要點來進行的,有"骨頭"而沒有"肉"也可以, 當然如果能說明一下這些要點就更好了。最后,還要看一看該題目的要求中是否有必要批判一下錯誤觀點,如果需要就應當批判一下。批判的方法就是指出它們是錯誤的就可以了。比如,在回答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的辯證關系時,答完關系后,可以答上:只重視感性認識(的經驗論)和只重視理性認識(的唯理論)都是錯誤的。有這一句話就等于是批判了這些錯誤。
3.論述題:一般來說,哲學的論述題統統是要求考生用兩者A 與B 之間的關系原理來分析說明某個實際問題, 原理常常是成對概念,比如,用物質和意識的關系,絕對真理和相對真理的關系,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關系,國體與政體和關系,領袖與群眾的關系等,來說明某個現實問題。
這時,答題的步驟和注意的事項是:
第一步,答A 和B 之間的關系原理。如果能答出A 和B 的概念當然更好,但通常不作此要求。
第二步,說一句 A與B 的相互關系原理是題目中需要論述的現象問題的哲學基礎(或理論依據),比如,內因和外因的辯證關系原理是我國自力更生為主,爭取外援為輔方針的哲學依據。說這句話就可以,不用再加解釋。
第三步,具體展開聯系實際加以論述。在這里,不少考生覺得無話可說,其實,至少以下三個方面是可以考慮加以論述的。首先可以說明A 重要, 其次可以說明B 也重要。分別談完現實中兩個方面以后,最后說一下只重視A 或只重視B 都是錯誤的,我們的態度是既要A 也要B 。這樣一來,只要在每一步驟中加以說明的話,就可以說明問題了。
第四步,說一下實踐證明,題目中讓論述的現實問題是重要的,正確的或者有意義的等。比如,實踐證明,自力更生為主,爭取外援為輔的方針是正確的。
需要說明了一點是,由于哲學這門這科自身的特點,決定了它的題目的靈活性和多樣性,所以,對于自學考試來說, 采取押題的做法是絕對不可取的,關鍵是對自考中哲學答題的要求有了了解之后,再從總體上把握一般性和哲學問題。比如下面兩道論述題的答題思路是有差別的:第一題,根據實踐和認識的相互關系原理,說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的正確性;第二題,根據實踐和認識的相互關系原理,說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的重要性。這兩個題的理論部分一樣,但聯系實踐辦法則有不同側重點。第一題要求說明初級階段理論的正確性,即這一理論來自實踐, 主要應說明實踐決定認識;而第二題既然要求說明這個理論有什么作用,即反作用,對實踐有指導作用,所以應側重說明理論反作用與實踐。
下面我們再來談談記重點的問題。我們反對押題猜題的做法,但是并不是說自考完全無重點,無規律可循,相反, 根據多年的考試實踐情況,我們仍舊可以發現這些重點所在。
從對考生負責的角度講,重點可以說有兩個。
第一,選擇題是重點。一方面,選擇題占全部分數的百分之六十,也是基本的得分題目,一般來說選擇題部分如果能得分達到30-35分,及格便差不多了。另一方面,許多選擇題及各選項,本身就是簡答題及其答案,所以抓好選擇題的同時,也有助于簡答題的復習。抓住選擇題,最為有效的方法就是找一下歷年哲學自考試卷,反復地做題, 看題,搞懂搞熟,特別是1990年以后的試卷,盡量多找一些,多做一些。因為根據實踐情況來看,在每份新考卷中, 選擇題部分總分大約百分之五十的題目是過去曾經考過的,有時這個比例還會更高一些。所以,考生朋友千萬別忽略了重新做一做以前考卷(特別是其中的選擇題)這一復習應試的最重要環節。
第二,現實問題是重點。這里主要是指論述題而言的。雖說論述題出題方式靈活, 不宜猜題,但是由于它的單題分值較高(每題10分),加上又總是直接或間接地與現實社會問題或當前主要一些社會現實相聯系,所以,在復習時也應當適當地加以思考。比如,深化經濟體制(屬于生產關系)改革的意義,進行政治體制 (屬于上層建筑)改革的意義,在改革開放中堅持四相基本原則(屬于上層建筑)的重要性,大力發展社會生產力的意義, 在社會主義建設中既要尊重客觀規律又要發揮主觀能動性的問題,黨的群眾路線的重要性問題,鄧小平理論的正確性和重要性問題,進一步推動我國改革事業全面(包括經濟,政治,思想文化)發展的問題,正確處理穩定與發展的關系 (屬于辯證關系)問題,堅持社會主義必勝的信念問題,等等。對于這些問題,不必事先整理出完整的答案,只要有個如何答題的框架思路就可以了。這里,有一點必須提醒考生朋友的注意,對于諸如什么是四相基本原則,黨的思想路線, 初級階段理論,黨的群眾路線,當前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等,一定要知道,記住,否則出現此類內容的題目時,往往在評分標準上要求考生應答出這些東西,萬一答不出來就要減分。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