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要加強記憶。
知識的倉庫要靠記憶來充實,記住的東西越多,人的知識就越豐富,智力就越發達。記憶有兩種:機械記憶和邏輯記憶。機械記憶就是不管懂不懂,先背下來再說。一個人在學習過程中,不可能什么知識都是充分理解、完全搞懂之后再去記憶的;有時恰恰相反,是在記住之后再去慢慢消化理解的。有許多知識,如一些重要的定義、規律、特點等,也需要考生一字不漏地死死記住。有時,機械記憶又往往是邏輯記憶的前提和基礎。在一定意義上,對自考生來說,死記硬背不但是必要的,而且是必需的。因此,我們提倡自考生進行一些必要的機械記憶。邏輯記憶是在充分理解的基礎上的記憶。對于成人學員來說,這是更值得提倡的記憶方法。
怎樣才能提高記憶效率和記憶水平呢?下面介紹六種常用的記憶方法:
1、表格記憶法:把教材所介紹的一些重要內容,分別制成表格,列出要點。這樣做不但方便記憶,而且有益于訓練思維。例如,學習現代文學作品選,可按作品名稱、作家姓名、寫作時間、主題思想、主要情節、主要人物、藝術特點、社會影響等項,排出一覽表。
2、要點記憶法。把需記內容的要點概括、總結出來,通過記要點來記住內容。一些涉及變化規律、互相關系、意義影響等方面的內容,用這個記憶方法就比較好。如近體詩的平仄格律,只要記住“間、對、粘”三字,并理解其含義,就掌握住了。
3、分類記憶法。把某一課程的內容,按性質分成若干類,按類記憶。如《語言學概論》,就可分為名詞術語、變化規律、構成特點、方法手段、分類標準、來源情況等類別,把教材各章的有關內容分別歸入其中。
4、例證記憶法。通過記住典型例子、例句來記住有關的理論、規律、術語等。例如,只要記住“項伯殺人,臣活之”、“春風又綠江南岸”、“齊威王欲將孫臏”三個例句,就可以掌握古代漢語中動詞、形容詞、名詞的使動用法。
5、多看記憶法。有些定義、術語、規律等,隨記隨忘,老是記不住,怎么辦呢?可將這些內容寫在小本子上,只要得空就拿出來看看,也可把它們寫在小紙條上,貼在自己舉目可見的桌子、衣櫥、床頭、門板、墻壁上。見的次數多了,自然就記住了。
6、誦讀記憶法。
有些內容,默記很難,可大聲誦讀,邊讀邊記,口、耳、腦并用,這樣記憶效果就比較顯著。
記憶的方法還有許多,考生可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選用、創造。
(三)要理論聯系實際,努力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中文專業的理論課程和理論內容很多,死學理論,不但枯燥無味,而且很難理解掌握;而聯系實際,不但能加深對理論的理解,而且能提高運用理論解決具體問題的能力,學習也就活了。例如,學習寫作理論上的文章分類,可以隨手拿一份報紙,看看上面的各種文章各屬哪一類,以及為什么;學習現代漢語中的層次分析法,可以隨手找一段文章,把里面的每個句子都作一番分析,等等。有些實際問題,如果覺得解決不了,那就再回過頭來重新學習教材內容,看看問題出在哪里。對經過反復思考而確實解決不了的問題,應隨時記在“問題匯集”本上,主動向別人討教。
(四)要認真研究試題類型和答題方法。
在每次考試中,中文專業各課程幾乎都有數以百計的考生僅以幾分之差而過不了關。產生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固然在于這些考生未能全面掌握有關知識;但也不可否認,確有一些考生不是由于水平不夠,而是由于考試發揮不好,不善于正確答題而導致失敗。考試既是指示考生學習方向的指揮棒,也是衡量考生學習水平的標尺。因此,認真研究以往各課程的試題內容、試題類型和答題方法,從中找出規律性的東西作為借鑒,對廣大自考學員來說,是至關重要的。
在自學過程中,廣大學員雖是“人自為戰”,但在條件可能的情況下,還應提倡互相交流信息、互相取長補短、互相鼓舞士氣。古人云:“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建立在自愿原則基礎上的學習小組,志同道合者的親密配合,對提高自考水平,具有重要意義。
此外《江蘇自學考試》專集及其前身《江蘇自學考試》報創辦以來,發表了大量中文專業的輔導文章,介紹了許多優秀學員的自學體會。建議新學員們設法收集一些這方面的材料看看,這對促進學習很有幫助。
最后,要樹立信心,循序漸進,持之以恒。
學習是艱苦的勞動。中文專業的各門課程面廣量大,信息繁多,要學好它們不是一件容易事。但是,我們不能因此而失去信心。我們要充分地看到學習這一專業的客觀有利條件:1、中文專業的各門課程同社會實際結合較緊,廣大自考學員都有相當的生活閱歷、較強的理解能力和語言實踐經驗,他們容易理解、接受和掌握中文專業的知識。2、經過近十一年的自考實踐,主考單位南京師大中文系積累了豐富的經驗,編寫了完整的教材或輔導書,在輔導自學、考試命題、組織閱卷等方面,也越來越科學、越來越切合考生實際。3、許多畢業學員的榜樣力量和自學經驗,也是新學員的寶貴財富。因此,廣大新學員一定要樹立信心,堅定信念。
在學習中,還要注意循序漸進、由易入難、量力而行,切切不可盲目報考、全面開花、急于求成。一般來說,每半年以報考2-3門功課為宜,不要報得過多,以免把精力分得過散。欲速則不達,穩扎穩打會學得更踏實。報考課程,宜先現代后古代、先作品后理論。
《詩經》說:“靡不有初,鮮克有終。”做任何事情,就怕缺乏持久性、在困難面前打退堂鼓。自考學習不是單位領導交給的“硬任務”,而是學員自己給自己提出的“軟任務”。因此,在碰到困難和挫折的時候,在遭到諷刺和挖苦的時候,更要發揚持之以恒的精神,以堅強的意志去克服畏難情緒。自考畢業生不受時間限制,誰能堅持下去,誰就能最終完成學業。
我們衷心希望有更多的同志報考中文專業,我們衷心祝愿有更多的同志畢業!
編輯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