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財務管理總論
一、 企業財務管理的概念:
1、 企業資金運動存在的客觀必然性:社會主義經濟從經濟形態上看是商品經濟。企業的再生產過程是使用價值的
生產和交換過程。價值具有相對獨立性,通過一定數額的貨幣表現出來。
2、 企業資金運動的過程:籌集——投放——耗費——收入——分配
3、 企業資金運動形成的財務關系:⑴企業與投資者和受益者之間的財務關系;
⑵企業與債權人、債務人、往來客戶之間的財務關系;
⑶企業與稅務機關之間的關系;
⑷企業內部各單位之間的財務關系;
⑸企業與職工之間的財務關系。
4、 財務管理的內容和特點: 內容包括:資金籌集管理、資金投放管理、資金耗費管理、資金收入和資金分配管
理。
特點:在于它是一種價值管理,是對企業再生產過程中的價值運動所進行的管理。
二、 企業資金運動的規律:
1、 各種資金形態具有空間上的并存性和時間上的繼起性;
2、 資金的收支要求在數量上和時間上協調平衡;
3、 不同性質的資金支出各具特點,并與相應的收入來源相匹配;
4、 資金運動同物質運動存在著即相一致又相背離的辯證關系;
5、 企業資金運動同社會總資金運動存在著依存關系。
三、 企業財務管理的目標:
1、 財務管理目標概述:財務管理目標:又稱理財目標,是指企業進行財務活動所要達到的根本目的,他決定著企
業財務管理的基本方向。
財務管理目標作用:⑴導向作用;
⑵激勵作用;
⑶凝聚作用;
⑷考核作用。
財務管理目標特征:⑴財務管理目標具有相對穩定性;
⑵財務管理目標具有可操作性;
⑶財務管理目標具有層次性。
總體目標與分部目標具體目標的比較:總體目標:經濟效益最大化;
分部目標:籌資、投資、收入分配目標等;
具體目標:目標利潤、目標成本、目標資金占用量
2、 實現財務目標的若干具體問題:⑴利潤最大化;
⑵資本利潤率最大化和每股利潤最大化;
⑶企業價值最大化或股東財富最大化。
四、 企業財務管理的原則:
1、 資金合理配置原則;
2、 收支積極平衡原則;
3、 成本效益原則;
4、 收益風險均衡原則;
5、 分級分權管理原則;
6、 利益關系協調原則。
五、 企業財務管理的體制:是指規范企業財務行為、協調企業同各方面財務關系的制度。
1、 企業總體財務管理體制: ⑴建立企業資本金制度;
⑵建立固定資產折舊制度;
⑶建立成本開支范圍制度;
⑷建立利潤分配制度。
2、 企業內部財務管理體制: ⑴資金控制制度;
⑵收支管理制度;
⑶內部結算制度;
⑷物質獎勵制度。
(小型企業,通常采取一級核算方式;大中型企業,通常采取二級核算方式。)
3、 企業財務法規制度: ⑴企業財務通則;
⑵分行業的企業財務制度;
⑶企業內部財務管理辦法。
編輯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