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簡述資產結構的種類?(P176-177)
解答提示:資產結構即企業各類資產之間的比例關系。可分為三類:
(1)資產的變現速度及其價值轉移形式結構。就是對企業總資產中流動資產和非流動資產各占的比重或比例關系。由于流動資產和非流動資產各自具有不同的特征,該結構一方面可反映企業生產經營能力的大小和資產風險的大小,另一方面有利于確定合理的流動資產和固定資產比例,以實現總資產周轉價值最大。
(2)資產占用形態結構。即企業總資產中有形資產和無形資產各占的比重或比例關系。該結構不僅揭示了不同資產的實物存在性質,也能反映企業生產經營能力、收益能力和風險的大小。
(3)資產占用期限結構是指企業總資產中長、短期資產各占的比重或比例關系。該結構不僅反映了企業資產的流動性強弱或者說周轉速度的快慢,對資產的價值實現也具有決定性的影響,同時,在一定程度上與企業財務風險和經營風險相聯系。
42、資產風險結構和融資結構都可歸結為保守型、中庸型和風險型,它們有何不同?(P180)
解答提示:首先,融資是針對資產負債表的右方即權益方,對不同資本來源籌集方式所進行的分析;而資產風險結構則是針對資產負債表左方即資產方,就各類不同結構比例所進行的分析。其次,融資結構中風險的含義主要是指財務風險,而資產風險結構中的風險則更側重于經營風險。
43、過高的非流動資產比率將會導致哪些問題?(P185)
解答提示:(1)是產生巨額固定費用,增大虧損的風險;(2)降低資產周轉速度,增大了營運資金不足的風險;(3)降低了資產彈性,削弱了企業的相機調整能力。非流動資產比率一般應以低為好。
44、企業如何選擇適合于自身的資產風險結構?(P181-182)
解答提示:資產風險和收益總是呈同向變動趨勢,風險與收益始終是對等的。保守型資產風險結構中風險資產的比重最低,其面臨的風險最小,但其資產利潤率相對也最低;風險型資產風險結構中風險資產的比重最高,其面臨的風險也最大,但其資產利潤率相對也可能最高;中庸型資產風險結構介于兩者之間,是一種風險中和、收益也中和的結構。企業對資產風險結構類型的選擇,實則風險與收益的權衡問題。根據風險與收益對等的理財觀念,任何極端的做法均可能導致企業經營的失敗,企業應尋求的目標應是:在風險一定的情況下,盡可能獲取較多收益,或在收益一定的情況下,盡可能減少風險。因此,在選擇資產風險結構時,應充分考慮企業自身的抗風險能力,進行恰當選擇;對于規模較小,新建投產尚不穩定的企業而言,則偏向于保守型;反之,對于規模較大,具有良好、穩定的盈利基礎的企業,由于其抗風險能力較強,則可偏向于風險型資產風險結構,以不失時機的獲取最高的收益。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