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全面發展教育的組成部分
一、復習建議
本章在歷年考試中,考點較少,所占分值不高,建議學員加強理解,一般掌握。從題型來講,應以單項選擇題、名詞解釋題、論述題為主來練習。
二、本章重要知識點
第一節 德育
「識記」
(一)德育的概念
德育是教育工作者組織適合德育對象品德成長的價值環境,促進他們在道德、思想、政治等方面不斷構建和提升的教育活動。
「領會」
(一)德育的功能
1、德育的社會性功能指的是學校德育能夠在何種程度上對社會發揮何種性質的作用。具體來說,主要指學校德育對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發生影響的政治功能、經濟功能、文化功能等。
2、德育的個體性功能德育的社會性功能是指德育對社會發展所能發揮的客觀作用,德育的個體性功能則是指德育對德育對象個體發展能夠產生的實際影響。德育的個體性功能可以描述為德育對個體生存、發展、享用發生影響的三個方面。其中享用性功能是德育個體性功能的最高境界。
3、德育的教育性功能有兩大含義:一是指德育的“教育”或價值屬性,二是指德育作為教育子系統對平行系統的作用(指德育對智育、體育和美育等方面的促進功能,就其共性來看主要有三點::動機作用、方向作用、習慣和方法上的支持)。
(二)中小學德育的主要任務與內容
關于中小學德育的任務,1998年國家教育委員會所指定的《中小學德育工作規程》是這樣表述的:是培養學生成為熱愛社會主義祖國、具有社會公德、文明行為習慣、遵紀守法的公民。在這個基礎上,引導他們逐步確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不斷提高社會主義思想覺悟,并為使他們中間的優秀分子將來能夠成為堅定的共產主義者奠定基礎。
德育內容實際上就是道德教育、思想教育和政治教育的教育內容。我們認為,從基本的道德教育開始,德育內容應當包括三個主要的層次:
1、基本道德和行為規范的教育;
2、公民道德與政治品質的教育 包括集體主義、愛國主義、民主與法紀觀念和其他政治常識的教育等項內容;
3、世界觀、人生觀和理想的基礎教育。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