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翰、王昌齡、崔穎等豪俠詩人
1.識記:王翰及其《涼州詞二首》其一(葡萄美酒夜光杯)。
王翰是盛唐豪俠詩人中進士及第較早的一位,入仕后生活極放蕩。該詩以豪飲曠達寫征戰,極為勁健。
2.識記:王昌齡及其七絕詩《出塞》二首之一(秦時明月漢時關)。
王昌齡,盛唐豪俠詩人。該詩大氣磅礴。
理解:王昌齡的邊塞詩及連章組詩《從軍行七首》。
其作品或豪爽俊麗,或緒密思清。因王性格豪爽,故七言長于五言;而思致深刻,講究作法,又宜于短章而不宜長篇。為補短章的局限,他創作出了以相關連的多首七絕詠邊事的連章組詩,即《從軍行七首》。這組詩前后章法井然,意脈貫穿,于人之常情的離愁別怨,與英雄氣概相結合,聲情更顯悲壯激昂。清而剛,婉而健,有氣骨,為七絕連章中的神品。 理解:王昌齡的酬贈送別詩《芙蓉樓送辛漸》。被貶后心境變化,加之受王、孟及南方風物的影響,晚年詩風偏于清逸明麗,但仍有一種清剛爽朗的基調。《芙蓉樓送辛漸》借送友以自寫胸臆,用“冰心在玉壺”自喻高潔,意蘊含蓄而風調清剛。
簡單運用:王昌齡為七絕高手的特點。
一、邊塞詩出手不凡。另外,他還創作了以相關連的多首七絕詠邊事的連章組詩,即著名的《從軍行七首》。為七絕連章中的神品。
二、送別詩也很出色。晚年詩風偏于清逸明麗,但仍有一種清剛爽朗的基調。
三、以女性生活為題材的作品也很出色。
四、盛唐詩人王昌齡是專攻七絕的高手,無論寫什么題材,表達什么感情,格調多樣化,或高昂開朗,或低迷凄婉,或雄渾跌宕,或爽麗自然,總有一種清剛之美。他的七絕總有一種清剛之美在。
3.識記:崔穎及其《黃鶴樓》詩。
崔顥,被稱為“有俊才,無士行”。其詩風改變的標志是《黃鶴樓》詩。
簡單運用:崔穎《黃鶴樓》詩被譽為唐人七律壓卷之作的原因。
此詩雖不甚協律,為變體律詩,卻被譽為唐人七律的壓卷之作。蓋因作者以搖曳生姿的古歌行體入律,這種亦古亦律、大巧若拙的結構體制,便于表現高唱入云的雄健氣格,也使聲諧句對的律句更顯清拔隱秀,形成寄情高遠的超妙詩境。
4.識記:李頎及其邊塞詩《古從軍行》。
仕途不得意。該詩透出極蒼涼的悲愴情懷。
5.識記:李頎的《聽董大彈胡笳聲兼寄語弄房給事》詩。
形容胡笳聲的酸楚哀怨。將北地悲涼蒼勁的氣質,也南國幽玄奇趣成功地結合在一起,創造出清奇幽渺而又不乏剛健力度的詩歌意境。
編輯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