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角量描述(領會、簡單應用)
質點作圓周運動可以用角位移來表示,角位移的變化率就是角速度。而質點作圓周運動的速率v就叫作線速度。角量與線量的關系應能換算:
(1)s=Rθ (2)v=Rω (3)ω=dθ/dt
(4) an=Rω2 (5)aτ=Rdω/dt
五、相對運動(簡單應用)
就是兩個變換式的應用。即v=v0+v' a=a0+a' ,也就是說,質點在當前參考系S中的速度(加速度)等于質點在另一參考系S'中的速度(加速度)與參考系S'對于S的速度(加速度)的矢量和。(用平行四邊形法則可算得)。
第二部分
六、牛頓第一定律(領會)
這就是慣性定律,就是力和運動的關系,在物體沒有受到力的作用時,物體將保持原來的勻速運動或靜止狀態。
力是物體間的一種相互作用。力的三要素是大小、方向、作用點。缺一就不能確定一個力。
七、牛頓第二定律(領會)
質量就是物體慣性的量度。也就是說,物體慣性的大小用質量來定量地描述。質量越大,慣性越大。慣性與體積和重量無直接關系。
牛頓第二定律就是一個公式:F=ma 就是說,物體受力所獲得的加速度是由這個外力的大小和它的慣性決定的。
作用于一個質點上的力的矢量和即這些力的合力。
對于力的分解和疊加,應該會“簡單應用”就是能夠作圖、計算。
八、牛頓第三定律(領會)
即作用力與反作用力定律(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同一直線):對于這個定律,要掌握以下三點:同時存在、相互依存;兩力分別作用在不同物體上,不能抵消;兩力同類。
九、力學中常見的力(簡單應用)要記幾個公式:
萬有引力:F=Gm1m2/r2
G是一個常量6.67×1011Nm2/kg2,可以這么記:地球太陽拉拉吸(6.67) 不舍依(11), 很形象吧,地球太陽永遠互相吸引。
重力:P=mg g=9.81m/s2 重力加速度g在南北兩極最大,赤道上最小。
彈性力:F=kx
正壓力和支持力(這也是一種彈性力,是一對作用力與反作用力)
張力:要注意的是在受張細桿或繩子在題中是否可忽略質量,只有在忽略質量的前提下,才可以應用一段繩內張力處處相等的結論。
摩擦力:最大靜摩擦 f最大=μ0N
滑動摩擦:f=μN
十、牛頓定律的應用(綜合應用)
這是本章的重中之重,也就是計算應用題的解法。“選對象、查運動、分析力、列方程” 要養成作圖解題的習慣。把要研究的對象分離出來,列出它所受的全部力,通過已知條件和待求量列出方程。通過習題可以基本掌握其應用方法。
編輯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