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格理論
[識記]
特質是個體有別于他人的基本特征,是人格的有效組成元素,也是人格的測量單位。
個性特質
是指個體身上所獨具的特質。
共性特質
是在某一社會文化形態下大多數人或群體所具有的共同特質。
[領會]
特質的種類
起源于20世紀40年代的美國。
代表人物:G.W.奧爾波特、R.卡特爾
特質是個體有別于他人的基本特性,是人格的有效組成元素,也是人格的測量單位。
(一)奧爾波特的人格特質理論
把人格特質分為共性和個性兩類:
共性特質是在某一社會文化形態下多數人或群體所具有的共同特質。
個性特質是指個體身上所獨具的特質。分為三種:首要特質、中心特質、次要特質
(二)卡特爾的人格特質理論
提出了根源特質:用因素分析方法提出了16種相互獨立的根源特質
認為人格差異主要表現在量的差異上,可以對人格進行量化分析
(三)現代“五因素”特質理論
人格五因素模式。這五種人格特質(大五人格)是:情緒穩定性、外向性、開放性、隨和性、謹慎性?梢酝ㄟ^NEO-R人格調查表來測定。
現代特質理論
人格五因素模式。這五種人格特質(大五人格)是:情緒穩定性、外向性、開放性、隨和性、謹慎性?梢酝ㄟ^NEO-R人格調查表來測定。
類型的三種模式
起源于20世紀30~40年代的德國。
類型模式主要是用以描述一類人與另一類人之間的心里差異。
(一)單一型模式——T型人格 是一種好冒險、愛刺激的人格特征;分為T+ 型(體格T+型、智力T+型)、T-型
(二)對立型模式——內向與外向人格
心理活動指向于外部世界的人格特征,稱之為外向人格。
心理活動指向于內心世界的人格特征,稱之為內向人格。
(三)多元型模式——陰陽五行說
特質說與類型說的關系
[應用]
描述各種人格差異的特征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