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動癥的臨床表現:(簡答)
1.活動過度:活動過多,無目的,有始無終,易受外界環境的影響而改變活動的內容;
2.注意障礙:注意力不能集中,注意短暫,常被無關的刺激吸引,東張西望,即使對兒童期最感興趣的事,像看動畫片、聽講故事等也都不能較長時間(5~20分鐘)地集中注意力。
3.情緒不穩、沖動任性:患者情緒很不穩定,常因一點不順心的小事而被激惹,過分激動而不能克制,以致在沖動之下傷人或破壞東西,不顧后果;
4.學習困難:多動癥患者雖然智力正常,但由于以上癥狀,常導致學習困難。
多動癥與好動兒童的區別(選擇)
表現 多動癥 好動兒童
注意與興趣的關系 無關 有關
自控能力 無 好
行為的目的性 無 較好
巴比妥試驗 興奮 鎮靜
兒童情緒障礙是指特發于兒童和少年時期,以主觀痛苦和焦慮為特點,臨床主要表現為焦慮、恐怖、抑郁和持續憂傷的一組病癥,過去稱為"兒童神經官能癥".
兒童焦慮狀態根據發病的原因和癥狀特征可分為三種類型:(簡答)
1.分離性焦慮。是指與母親或其他依戀對象分離時出現的過分、持久和不現實的緊張狀態。
2.回避性焦慮障礙,又稱童年社交性焦慮障礙或社交敏感性障礙。表現為不愿意接觸陌生人,與陌生人接觸時持續的和過分的退縮,達到了妨礙與同伴交往的社會功能。
3.過分焦慮障礙。是指對社會能力、學習、未來以及以往行為表現出過分的和不切實際地擔心、憂慮和關切,同時有睡眠障礙和植物神經系統紊亂的癥狀。
抽動障礙是指反復、迅速、無目的、不自主的單一或復合肌群的收縮,可由多種原因引起。它包括一過性抽動障礙、慢性抽動障礙及抽動穢語綜合征等。
1.一過性抽動障礙,又稱抽動癥,是最常見的一種抽動類型,以單純性或一過性抽動為特征,一般以眼肌、面肌和頸肌抽動為多見。病期至少持續2周,但不超過1年。
2.慢性抽動障礙,又稱慢性運動或發聲抽動障礙。表現為運動抽動或發聲抽動,但以兩者并不同時存在為其特點。病程至少持續1年以上,甚至持續終生。
3.抽動穢語綜合征(Tourette綜合征)。在抽動的同時伴有發音肌群的抽動,發出有意義或無意義的聲音,經常說出污穢的罵人話,病人為此很痛苦。
兒童孤獨癥是起源于嬰幼兒期特有的嚴重的廣泛性發育障礙,以極度孤獨,對別人缺乏情感反應、言語障礙、運動刻板和對環境反應奇特為特征的一類疾病。
兒童孤獨癥的臨床表現(簡答)
1.社會交往障礙。主要表現為極度孤獨,難與周圍人交流感情,對環境缺乏興趣。
2.言語交流障礙。約半數患兒有言語缺陷,完全緘默或不能用手勢表示交往。
3.重復動作和特殊的姿勢。表現為重復拍手、搖擺身體、腳尖走路或其它奇特姿勢。
4.感知覺異常。表現為對視覺、聽覺刺激反應遲鈍或過分敏感,有時在同一個人身上同時存在。
5.刻板、僵硬的行為方式。生活中固定刻板地堅持同一模式,如坐的位置、東西放的地方、日常生活內容的順序。
6.智能障礙。智力以中、重度低下占多數。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