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匯總:2018自學考試《細胞生物學》知識點匯總
核被膜所具有的功能
一方面,核被膜構成了核、質之間的天然選擇性屏障,將細胞分成核與質兩大結構與功能區域,使得DNA復制、RNA轉錄與加工在核內進行,而蛋白質翻譯則局限在細胞質中。這樣既避免了核質問彼此相互干擾,使細胞的生命活動秩序更加井然,同時還能保護核內的DNA分子免受損傷。
另一方面,核被膜調控細胞核內外的物質交換和信息交流。核被膜并不是完全封閉的,核質之間進行著頻繁的物質交換與信息交流。這些物質交換與信息交流主要是通過核被膜上的核孔復合體進行的。
核被膜的結構組成及特點
(1)核被膜由內外兩層平行但不連續的單位膜構成。面向核質的一層膜被稱作內(層)核膜,而面向胞質的另一層膜稱為外(層)核膜。兩層膜厚度相同,約為7.5 nm。兩層膜之間有20~40nm的透明空隙,稱為核周間隙或核周池。核周間隙寬度隨細胞種類不同而異,并隨細胞的功能狀態而改變。
(2)核被膜的內外核膜各有特點:①外核膜表面常附有核糖體顆粒,且常常與糙面內質網相連,使核周間隙與內質網腔彼此相通。從這種結構上的聯系出發,外核膜可以被看作是糙面內質網的一個特化區域。②內核膜表面光滑,無核糖體顆粒附著,但緊貼其內表面有一層致密的纖維網絡結構,即核纖層。內核膜上有一些特有的蛋白成分,如核纖層蛋白B受體。③雙層核膜互相平行但并不連續,內、外核膜常常在某些部位相互融合形成環狀開口,稱為核孔,:在核孔上鑲嵌著一種復雜的結構,叫做核孔復合體。核孔周圍的核膜特稱為孔膜區,它也有一些特有的蛋白成分。
編輯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