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設計測試用例
(1)等價類劃分法
等價類劃分方法是:先把被測程序的輸入域劃分為若干個等價類,然后從每個等價類中選取幾個具有代表性的例子構成測試數據子集。
(2)邊界值分析法
邊界值分析法就是選取剛好等于、稍小于或稍大于等價類邊界的數據作為測試用例。
3. 系統測試
系統測試的步驟
(1)模塊測試
它是指單個程序段的測試,是整個系統測試的基礎。
(2)聯合測試
聯合測調是將測試好的若干模塊組成較大的功能模塊或子系統進行測試和修改。
(3)系統總測試
系統總測試是把經過測試的子系統組裝起來進行測試。
(4)驗收測試
驗收測試的內容與系統測試類似,主要區別的是測試用例使用實際數據。
(三)、系統的試運行、維護
2.系統切換
系統切換有直接切換、并行切換和分段切換三種方式。
2.系統維護的類型
(1)糾錯性維護
(2)適應性維護
(3)完善性維護
(4)預防性維護
第四節、 代碼設計
(一)、代碼的作用
1.標識識別作用。
2.便于計算機分類處理,提高處理效率。
3.便于信息的交換與共享。
(二)、代碼設計的原則
1. 唯一性
2. 標準化和通用性
3. 穩定性和可擴充性
4. 簡單性
5. 便于識別和記憶
(三)、代碼的分類
根據編碼方法可分為順序碼、組碼、層次碼、特定數字碼、助記碼和組合代碼等。
層次碼也叫組別分類碼或群碼,就是將整個代碼按位分成若干段,按從左到右的次序各段子碼分別表示編碼對象的大、中、小類別,每段子碼可由若干位組成并可采用不同編碼,這樣就組成了一個有層次及隸屬關系的代碼。
編輯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