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成果的精髓
一:實事求是思想的重新確立和發展(鄧小平貢獻)。1.“文化大革命”后,在中國向何處去的重大歷史關頭,鄧小平首先抓住思想路線的撥亂反正這一關鍵環節,大力提倡實事求是。2.在重新確立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和推進改革開放的進程中,鄧小平還進一步豐富和發展了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
二: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基本內容。1.一切從實際出發。2.理論聯系實際。3.實事求是。4.在實踐中檢驗真理和發展真理。
三: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重要意義。1.它是馬克思主義認識論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實踐過程中的運用、豐富和發展。2.它是制定并貫徹執行正確的政治路線的思想基礎。3.它是加強黨的思想作風建設和提高領導能力的重要內容。
四:為什么實事求是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成果的精髓。1.所謂理論精髓指的是能使這一理論得以形成和發展并貫穿其始終,又體現最本質的東西。正是由于這個精髓,才有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已經科學發展觀的創立和發展。這個精髓又體現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各個理論成果基本內容的各個方面。2.在領導中國革命和建設過程中;在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過程中;黨的十三屆四中全會以來;黨的十六大依賴都貫穿著實事求是的精神。
五:結合中國革命建設的歷史,談實事求是(老師附加)。實事求是中國共產黨堅持的思想路線,它包括:1、一切從實際出發;2、理論聯系實際;3、實事求是;4、在實踐中檢驗真理和發展真理。堅持實事求是有重大的意義:1、它是馬克思主義認識論在馬克思主意中國化實踐過程中的運用、豐富和發展。;2、它是制定并貫徹執行正確的政治路線的思想基礎;3、它是加強黨的作風建設和提高執政能力的重要內容。 在中國革命和建設歷史上,只要堅持了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中國革命和建設就會取得進步和發展。如在土地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正確分析了中國的國情,堅持了實事求是,才提出了“工農武裝割據”的思想,使得革命根據地發展壯大,革命力量發展壯大,在過渡時期,中國共產黨正確地分析了當時的國情,堅持了實事求是,提出了過渡時期總路線,最終使中國過渡到社會主義社會。而一旦偏離了實施求實思想路線,中國革命和建設就可能受到損失。如在大革命后期,中國共產黨沒有正確認識中國國情,沒有堅持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導致放棄革命領導權,使得革命受到重大損失。在十年建設時期,中國共產黨由于沒有認識中國國情,沒有堅持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導致輕率地發動了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導致國民經濟受損嚴重。由上可見,堅持實事求是思想路線有重大意義,只有堅持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中國革命和建設才能取得進步,發展,所以在新時期我們一定要堅持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
編輯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