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13.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做主和依法治國的關系:1.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人民當家做主和依法治國的根本保證;2.人民當家做主是社會主義政治的本質和核心要求,是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建設的根本出發點和歸宿,社會主義政治的本質是人民當家做主;3.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國與人民民主、黨的領導是緊密聯系、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
14.我國現階段人民主專政與無產階級專政的共性:1.性質相同,都是以工人階級為領導,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國家政權,都是絕大多數人享有民主權利而對極少數敵人實行專政的新型民主;2.作用職能相同,都承擔著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制度,擴大人民民主,鎮壓敵對勢力反抗,保衛和鞏固革命成果,領導和組織全面的社會主義建設的職能;3.歷史使命相同,都大力發展生產力,完善和發展社會主義的生產關系和上層建筑,逐步消滅一切階級差別和社會不平等,為未來過度到共產主義創造條件。
15.人民民主專政的個性:1.從政權組成的階級結構來看,在過渡時期,參加國家政權的不僅有工人、農民和城市小資產階級,在一定的歷史時期中還有民資資產階級;2.從黨派之間的關系來看。實行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與政治協商;3.從概念表述上看,人民民主專政的提法更全面、更明確的表示人民民主和人民專政這兩個相互聯系的方面。
16.我國政黨制度的特點和優越性:在我國的政黨制度中,中國共產黨是執政黨,民主黨派是參政黨,不是在野黨,更不是反對黨;中國共產黨和個民主黨派有著共同的根本利益和共同的目標,都以四項基本原則為共同準則,以實現不同時期的總任務為共同綱領,以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共同理想;個民主黨派都參加國家政權,參與國家事務的管理,參與國家大政方針和國家領導人選的協商,參與國家方針、政策、法律、法規的制定執行;中國共產黨和各民主黨派都以憲法為根本活動準則,都受到憲法的保護,享有憲法規定范圍內的政治自由、組織獨立和法律上的平等地位。
17.黨的十七大首次把基層群眾自治制度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制度的基本范疇是因為:一方面,發展基層民主是發展社會主義民主的基礎性工作;另一方面,基層民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最廣泛的實踐,發展基層直接民主,有利于提高全民的民主素質 ,為發展社會主義民主進一步創造條件。
18.法治國的含義和意義:依法治國就是廣大人民群眾在黨的領導下,依照憲法和法律規定,通過各種途徑和形式管理國家事務,管理經濟文化事業,管理社會事務,保證國家各項工作都依法進行,逐步實現社會主義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得這種制度和法律不因領導人的改變而改變,不因領導人看法和注意力改變而改變。 依法治國是中國共產黨執政方式的重大轉變,有利于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依法治國是發展社會主義民主、實現人民民主當家做主的根本保證;依法治國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擴大對外開放的客觀需要;依法治國是國家長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19.加強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基本要求: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
20.如何深化政治體制改革:1.深化政治體制改革,必須堅持正確政治方向,一保證人民當家做主為根本,以曾強黨和國家活力、調動人民民主積極性為目標,擴大社會主義民主,建設社會主義法制國家,發展社會主義政治文明;2.推進政治體制改革,必須從我國的國情出發,既要態度積極,又要步子穩妥;3.推進政治體制改革,必須堅定不移的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絕對不能照搬西方政治模式。
編輯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