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中國兒童重要作家作品
一,試舉出我國史前時期最有代表性的五部具有兒童文學性質的著作,并簡析其特色?P169-173
①《演小兒語》是中國古代的一部兒歌專集,共收兒童歌謠46首,編者:呂坤(1536-1618河南寧陵人,明代學者。文字淺近,內容生動,便于口頭傳誦,語言通俗易懂,諧以音聲,語言明白如語,編者在每首兒歌下面加上評語,在序和跋中還提出了一些關于兒童的理論問題。它為以后兒歌創作提供了借鑒。
②《西游記》吳承恩(1500?-1582?)明代長篇神魔小說。以豐富的藝術想象力,描繪出一個光怪陸離的神話世界,創造出許多離奇的神話故事,塑造了孫悟空、豬八戒等鮮明生動的神話藝術形象,既以現實的人性為基礎,又加上作為其原形的各種動物的特征,再加上浪漫的想象,寫得生動活潑,令人喜愛。,《西游記》雖是由眾多零散故事傳說匯聚成一部大書,但經過再創作,結構卻相當完整;它的文字幽默詼諧,靈動流利,善于描寫各種奇幻的場面,都顯示了相當高的藝術水平。
③《聊齋志異》作者:蒲松齡(1640-1715)清代短篇志怪小說。題材廣泛,內容豐富。通過談狐說鬼的手法,對當時社會的腐敗黑暗,進行有力的批判,人物形象鮮明生動,故事情節曲折離奇,結構布局嚴謹巧妙,文筆簡練,描寫細膩,堪稱中國古典短篇小說之巔峰。
④《水滸傳》,元末明初長篇小說,現認為作者是施耐庵。運用典型化手法,通過人物行動、語言,成功地塑造了武松,李逵,林沖等一系列性格鮮明的梁山英雄形象。采用單線發展和相互勾連的結構方法,有層次地將重要人物一個個推出,故事性強,情節緊張生動,語言明快,洗煉,富有表現力,基本上是在民間口語上經過加工提煉的文學語言。
⑤《鏡花緣》清代長篇小說,李汝珍(約1763-約1830)是中國古代文學史上惟一的一部熔幻想小說、歷史小說、諷刺小說、游記小說于一爐的文學巨著,作者李汝珍憑借自己廣博的學識,發揮奇特想象,借助神話傳說,創造出一個超越現實又不脫離現實的神話幻想世界,成功地將博物幻想與異境游歷相結合,使虛幻荒誕的理念得以顯現,表現了同情并重視婦女,反映了對當時社會迂腐的學究氣和惡劣的世態人情有所諷刺和批判。作者運用變“性”、變“俗”、變“相”、變“態”等手法來構建荒誕藝術。
⑥《封神演義》明代神魔小說。小說通過幻想故事演述歷史事件,曲折地反映了明末殘暴無道的政治現實,含有揭露和批判的民主思想,其中哪吒剔骨還肉的描寫,是對封建倫理關系的否定。但是,書中貫穿宿命論和宗教意識,對婦女有封建偏見。同時,宣揚愚忠愚孝。場面描寫多流于程式,敘述語言也較平淡。因其多有神魔斗法和戰爭場面的描寫,富有浪漫主義色彩,對少年兒童具有藝術魅力。
二、《西游記》的童話價值
幻想是童話最為顯著的特征,表現在三個方面;童話人物,童話的環境,童話的情節。童話是具有濃厚幻想色彩的虛構故事,童話幻想性的表現手法是:擬人,象征,夸張。《西游記》的藝術特色,一是奇幻。首先小說通過大膽豐富的藝術想象,引人入勝的故事情節,創造了一個神奇絢麗的神話世界。。《西游記》這種奇趣首先因為人物思想性格的充滿諧趣。如孫悟空的樂觀主義的戲劇性格;豬八戒農民式的憨厚樸實、豬似的懶惰自私、貪吃好色、自作聰明。其次,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中將神性、人性和自然性三者很好的結合起來,也是《西游記》奇趣的重要原因。《西游記》是一個神化了的動物世界,同時又熔鑄了社會生活的內容。孫悟空本來是個猴子,所以他的性格中具有猴子的屬性,比如機敏靈活、頑皮好動;豬八戒身上則具,有現實生活中豬的一些屬性,比如好吃、偷懶、蠢笨。這使得全書充滿了童話的色彩,得到了從老人到小孩的廣泛喜愛。同時《西游記》中還充滿了童話中天真爛漫的樂觀情調,這也是《西游記》奇趣風格形成的重要原因。
三、怎樣看待我國現代文學大師們對兒童文學的貢獻?P175
直接介入了兒童文學的創作及理論建設,他們以自己深厚的藝術功力,開闊的胸懷和眼光,繼承悠久深厚的藝術傳統,借鑒國外先進的兒童文學及創作經驗,為中國兒童文學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和較高的起點。對中國現代兒童文學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1魯迅,是中國現代兒童文學的奠基者。在我國兒童文學和兒童教育方面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魯迅的貢獻主要表現:
①清除虐殺兒童精神的舊讀物;
②積極為兒童們引進國外名著。
③在創作實踐方面,魯迅也為兒童文學提供了寶貴的借鑒。
④魯迅在兒童文學理論方面也卓有建樹。
⑤兒童文學要發揮“造就”“新的戰士”的教育作用
⑥兒童文學作品從內容到形式都要照顧到兒童心理的特征
⑦主張兒童文學“淺顯而且有趣”,提倡體裁的多樣化.
⑧關懷兒童文學創作隊伍的成長與建設。
2周作人,中國現代兒童文學的先驅。“五四”時期的貢獻主要集中在思想革命與文學革命兩個方面。他對中國兒童文學現代化的開拓性貢獻主要表現在:他是中國現代兒童文學理論的奠基者、中國現代兒童文學教育價值理論的開拓者、中國現代兒童文學創作的大膽探索者。,周作人倡導的以"兒童為本位"的理論在推動現當代中國兒童文學發展方面的獨特價值。
周作人的兒童文學理論及創作
周作人以人道主義兒童觀和人道主義文學觀為基礎,承認兒童是獨立的、完全的人。
承認兒童有自己的特點,兒童教育要順應兒童的特點和需要,兒童應有自己的文學。
他主張兒童文學既不是“太教育的”,又不是“太藝術的”。
周作人主張從整理兒童文學遺產,翻譯別國的東西及創作等方面進行兒童文學建設——最突出、最有影響的是他的兒童文學理論研究。 其中他的童話研究對我國童話理論的影響很大。
3茅盾,編譯,譯述了大量的童話,參與《童話》叢書的編撰。為我國現代童話的開創提供了有益的經驗。他的童話創作明顯的記錄了中國藝術童話萌芽時期的基本風貌。他發表了理論批評文章《60年少年兒童文學漫談》,在這篇文章中他對當時兒童文學在“左傾”思潮下發生的問題進行了嚴肅的批評,并就建設社會主義兒童文學提出了深刻的見解,對當代兒童文學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小說月報》
4鄭振鐸,編譯,譯述了大量的童話,參與《童話》叢書的編撰,為我國現代童話的開創提供了有益的經驗。他完全采用活的聽得懂說的出的現成白話,按照童話本身的情節發展敘述故事,童話的藝術要素明顯增強,是藝術童話逐步走向成熟的重要標志。鄭振鐸發表的《兒童世界宣言》《兒童讀物問題》等文章分析透徹,見解獨到深刻,對我國現代兒童文學的理論建設頗有影響。
5郭沫若,如《黎明》他的作品,感情充沛,熱烈奔放,且想象縹緲而又綺麗,充分反映了五四的時代精神和詩人勃發昂揚的五四新文化先鋒戰士的精神和氣質。。他的《兒童文學之管見》,對兒童文學的功用、本質特征、創作原則及具體建設等問題提出了一系列精深見解,對我國兒童文學早期理論建設產生過深刻影響。
6巴金,他的第一篇童話《長生塔》是受魯迅譯的小說《沉默之塔》的觸動。童話里刻畫了一個愚蠢而又窮兇極惡的皇帝,被自己所督建的長生塔埋葬的故事。這個童話預示著反動統治必將垮臺的歷史規律。他的童話吸收民間故事,傳說 的特點,幻想奇妙,富有傳奇色彩,語言優美,清麗,童話意境優美,,他的童話深刻大膽地揭露現實,引導兒童和其他讀者認識社會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有著很強的現實意義。
7老舍,處女作童話《小鈴兒》,老舍結合自己的身世塑造了一個倔強可愛的愛國兒童形象,運用的是純白話,顯示老舍一開始創作就已初步具有的獨特風格。最能代表他的是長篇童話《小坡的生日》,這篇童話構思奇特,前半部是小說形式,后半部是童話形式,前半部是寫實,后半部是虛幻的夢鏡,,作品語言帶有濃郁精彩的北京地方風味,幽默俏皮,富有表現力,運用兒童語言,體現了老舍創作的語言特色。
編輯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