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查看:2019年10月自考旅游資源規劃與開發復習資料匯總
31、增長極在旅游規劃與開發中的應用形式:點軸開發理論和網絡開發理論。
32、可持續發展的含義,從自然屬性上闡述可持續發展的定義,這個定義是由生態學家提出的;從社會屬性上闡述可持續發展的定義,該定義是1991年世界自然保護同盟(FVCN)、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和世界野生生物基金會(WUF)共同提出,它是以人類社會的進步、發展為目標。
33、可持續性原則的核心內容就是人類社會的經濟和社會發展要和環境承載力相協調,不能超過資源與環境的承載能力。
34、旅游人類學的研究對象是旅游地居民、旅游開發者(投資個人或集體)、旅游者和旅游地社會團體在旅游開發或旅游活動過程中產生的各種臨時互動關系。
35、旅游規劃的編制應當以特色為戰略靈魂、以質量為戰略根本、以效益為戰略目標、以產業為戰略水準,在宏觀層面上重視政府主導戰略、產品開發戰略、形象建設戰略、產業融資戰略、市場開拓戰略、科技支撐戰略的綜合運用。
36、會展旅游具有組團規模大、消費檔次高、停留時間長、季節性弱、利潤豐厚等特點,因而享有“旅游皇冠上的寶石”的美稱。
37、主題公園旅游將與生態旅游、文化旅游等并列為21世紀的三大新興旅游消費增長點。這足以說明主題公園發展的強勁勢頭。
38、我國主題公園在規劃上與國外相比存在以下幾個薄弱環節:(1)主題公園的選址;(2)主題公園主題的選取。
39、旅游資源按基本系統分為3個景系,即自然景系、人文景系和服務景系,10個景類。考試用書
40、旅游資源按利用角度分為可再生旅游資源和不可再生旅游資源;按經營角度分為有限的旅游資源和無限的旅游資源。有限和無限包括時間和空間的二維性質。按吸引力分為國家級旅游資源、省級旅游資源和市(縣)級旅游資源。
編輯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