俠義公案小說:
清中葉以后,以三俠五義為代表的表現俠客義士的小說大量涌現。咸豐同治年間既有兒女之情,又有英雄之氣的《兒女英雄傳》出現,這就是近代小說史上的俠義公案小說。它們是清中葉以后,鄉勇游民從軍作戰獲取功名,引起民眾羨慕,社會推重勇俠粗豪的綠林習氣,又不必違背忠義,甘心為高官大吏奔走的閱讀心理的產物。
借才異代:
金初文壇的作家,主要由兩部分人組成,一是由遼入金的文臣,如韓等;二是由宋入金的文士,如宇文虛中、吳激、蔡松年等。占據金初文壇的,幾乎全是由宋入金的作家。清人莊仲方在《金文雅序》中稱這種現象為“借才異代”,此說揭示出了金初文學的起因及性質。
臨川四夢(玉茗堂四夢):
湯顯祖的傳奇《紫釵記》、《牡丹亭還魂記》、《南柯夢記》、《邯鄲夢記》,代表了他戲劇創作的全貌,并且這四部傳奇又均與夢相關,而湯顯祖是臨川人,故而合稱為“臨川四夢”。又因湯顯祖的書齋名為玉茗,幫又稱“玉茗堂四夢”。
六一風神:
歐陽修晚年號六一居士,所謂六一風神即指歐陽修散文的美學風格。歐文措辭平易,語言精煉而有變化,親切自然,條達疏暢,讓讀者從尋常的敘說和描寫之中體悟出深邃的思想和高遠的意境,于一波三折、吞吐反復之中領略特有的情致韻味。這種偏于陰柔之美,紆余委備而婉曲有致,詩味醇濃而情韻綿邈,含蓄蘊藉而平易自然的風格,標志著歐陽修的散文創作傾心于風神姿態,故稱之為六一風神。
詩文革新運動:
北宋中葉,歐陽修登上文壇,學作古文,倡導古文運動,并很快成為文壇領袖。他不遺余力地褒獎提攜王安石、曾鞏和三蘇,在明確理論指導下積極從事古文創作,形成了浩大的聲勢,確立了古文在散文領域的正宗地位;古文領域的革新也影響到詩歌創作,作詩也講“氣格”,出現了“以文為詩”的現象,開創了一代詩風。人們把這場有推動宋代文學發展、使宋文、宋詩都能夠自具面目而獨樹一幟的文學變革稱為詩文革新運動。
編輯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