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態度與品德的形成
第一節 態度與品德的實質及其關系
(一)態度
1、定義:態度是通過學習而形成的、影響個人的行為選擇的內部準備狀態或反應的傾向性。
2、實質:
、賾B度是一種內部準備狀態,而不是實際反應本身;
、趹B度決定個體是否愿意完成某些任務,即決定行為的選擇;
、蹜B度是通過學習而形成的,不是天生的;
3、態度的結構
、僬J知成分②情感成分③行為成分
(二)品德
1、定義:是社會道德在個人身上的體現,是個體依據一定的社會道德行為規范行動時表現出來的比較穩定的心理特征和傾向。
2、實質:
、俜从沉巳说纳鐣匦,是將外在于個體的社會規范的要求轉化為個體的內在需要的復雜過程,是通過后天學習形成的;
、诰哂邢鄬Ψ定性;
、凼钦J識與行為的統一。
3、心理結構:
、俚赖抡J識——個體品德中的核心部分
、诘赖虑楦小庇X的、想象的、倫理的道德情感
、鄣赖滦袨椤饬科返碌闹匾獦酥(技能、習慣)
(三)態度與品德的關系
1、相同點:實質相同、結構一致
2、區別:
、俜秶煌簯B度大;品德小。
②價值的內化程度不同:態度有五種水平(接受、反應、評價、組織、性格化);品德是價值觀念性格化時的穩定態度。
第二節 中學生品德發展的基本特征
(一)品德發展的階段理論
1、道德發展階段論(皮亞杰 瑞士)
①10歲以前,他律道德
、10歲以后,自律道德
2、道德發展階段論(兩難故事法)柯爾伯格 美國
三水平六階段:
①前習俗水平:懲罰服從取向階段、相對功利取向階段
、诹曀姿剑簩で笳J可取向階段、遵守法規取向階段
③后習俗水平:社會契約取向階段、普遍倫理取向階段
(二)中學生品德發展的基本特征
1、倫理道德發展具有自律性,言行一致
、傩纬傻赖滦拍钆c道德理想
、谧晕乙庾R增強
、鄣赖滦袨榱晳T逐步鞏固
、芷返陆Y構更為完善
2、品德發展由動蕩向成熟過渡
、俪踔须A段品德發展具有動蕩性
、诟咧须A段品德發展趨向成熟
第三節 態度與品德學習的一般過程與條件
(一)態度與品德學習的一般過程
依從→認同→內化
(二)影響態度與品德學習的一般條件
1、外部條件(家庭的教養方式、社會風氣、同伴群體)
2、內部條件(認知失調、態度定勢、道德認知、個體其他因素)
第四節 良好態度與品德的培養
1、有效的說服
2、樹立良好的榜樣
3、利用群體約定
4、價值辨析:選擇階段→贊賞階段→行動
5、給予恰當的獎勵與懲罰
相關鏈接:
2020自考報名方法 ※ 2020年自考報名條件 ※ 各地自考政策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