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資本的流通過程和剩余價值的分配
第一節 資本的循環和周轉
1.能夠發生增殖的資本是產業資本。產業資在其循環運動過程中,依次經過三個階段,即購買階段、生產階段、銷售階段;G—W—A Pm…P…W‘—G’與這三個階段相適應,產業資本依次采取貨幣資本、生產資本、商品資本三種職能形式。
2.影響資本周轉速度的因素:影響資本周轉速度的兩個因素:一是資本周轉時間的長短,包括生產時間和流通時間的長短。時間越短,速度越快,時間越長,速度越慢;二是生產資本的構成。生產資本的不同構成部分,依據其價值周轉方式的不同,劃分為固定資本和流動資兩個部分。生產資本的構成對產業資本家預付的全部資本的周轉速度具有重大影響,這種影響來自兩個方面:一是生產資本中固定資本和流動資本的比例。在生產資本中固定資本所占的比重越大,預付總資本的總周轉速度就越慢。二是固定資本和流動資本本身的周轉速度。
3.計算預付資本的總周轉速度:具體的計算方法是,將一年中固定資本的周轉額加上流動資的周轉額除以預付資本額,即可得出預付資本的總周轉速度。
4.資本周轉速度對剩余價值生產的影響:
①資本周轉速度對年剩余價值量的影響。在一年之內,可變資本周轉的速度越快,帶來的年剩余價值總量就越多;反之,帶來的年剩余價值總量就越少。
②資本周轉速度對年剩余價值率的影響。資本周轉速度的快慢,影響到一定數量的預付資本的年剩余價值率的高低。
③預付產業資本的周轉速度越快,實際發揮作用的可變資本就越多,帶來的年剩余價值總量也就越多,從而年剩余價值率也就越高,因而產業資家從剝削盡可能多的剩余價值的目的出發,總是在生產經營中竭力加速其資本的周轉速度。
相關鏈接:
2020自考報名方法 ※ 2020年自考報名條件 ※ 各地自考政策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