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資本主義的歷史地位和發展趨勢
資本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的必然性:向社會主義過渡的歷史必然性,是由資本主義的基本矛盾和資本主義歷史局限性決定的。資本主義在其發展過程中造就了社會化的生產力,而這種生產力本身則是與資本主義的生產資料私有占有制相矛盾的。資本主義還造就了置自身于死地的社會力量——無產階級。
一、壟斷組織的形成與發展
答:大資本對社會經濟生活的壟斷主要是通過一定的壟斷組織實現的。壟斷組織是指若干資本主義大企業,聯合起來操縱和控制某一部門或幾個部門絕大多數產品生產和銷售及原料市場,以保證獲得高額壟斷利潤的組織。第一、企業兼并速度加快,混合兼并與主導地位。第二、企業規模擴大,壟斷度提高。隨著生產的發展,巨型企業不斷涌現,壟斷程度也不斷提高。第三、壟斷組織的生產經營多樣化,混合聯合企業大量涌現。第四、壟斷組織向國際化方向發展,跨國公司迅速增加。
二、壟斷利潤及其來源
答:具體說來壟斷利潤的來源大體有以下幾個方面:第一、來自對本國無產階級和其他勞動人民的剝削;第二、由壟斷資本可以通過壟斷高價和壟斷低價來控制市場,使得它能獲得一些其他企業,特別是非壟斷企業的利潤;第三、通過加強對其他國家勞動人民的剝削和掠奪,獲取的海外利潤;第四、通過資本主義國家政權進行有利于壟斷資本的再分配,從而將勞動人民創造的國民收入的一部分變成壟斷資本的收。
三、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
答: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產生,歸根到底仍然是社會生產力發展的要求和結果。一般壟斷的產生,雖然未能從根本上解決資本主義的基本矛盾,但仍然大大促進了生產社會化的民展。第一、僅靠私人壟斷資本的力量,無法滿足大規模經濟建設所需要的巨額資金。第二、在一些大規模公共設施的建設上,私人壟斷資本無能為力或不愿進行投資建設。第三、一些大型基礎性前導性的科學研究項目,也是私人壟斷資本不愿涉足的領域。第四、日益嚴重的生產過剩問題依靠私人壟斷資本難以解決。第五、社會化大生產的發展要求國家出面進行某些宏觀經濟調控。第六、在經濟利益關系的調整方面,國家的再分配功能也越來越重要。
四、壟斷醬在世界范圍的擴展。
答:私人壟斷資本主義階段,壟斷資本的統治在其國內不斷發展,并積極向外擴張勢力,對不發達國家和地區實行經濟乃至政治、軍事等多方面的侵略利擴張,剝削、奴役和掠奪這些國家和地區的人民,以實現壟斷資本在國外的統治。國家壟斷醬主義階段,壟斷醬在世界范圍的擴展規模更大,形式更加多樣,建立起發達資本主義國家主導的世界經濟政治體系。
五、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及其原因。
答:經濟全球化是在國際分工不斷深化,生產的國際化與資本國際化不斷發展的條件下的必然產物。在資本主義發展進程中,社會分工不斷深化,生產社會化程度不斷提高。當社會分工越出了國界,就進一步發展為國際分工。隨著國際分工的深化,世界各國的經濟聯系也越來越緊密,各國經濟的孤立性和閉關自守狀態被打破,資本主義的生產日益向著國際化生產和交換的方向發展。
1、新科學技術,特別是計算機,通信技術日新月異的進步和在社會經濟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加強了國際經濟聯系。
2、國際貿易的自由程度大大提高。當今世界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都有發展國際經濟關系的迫切要求,因而加快了經濟全球化的步伐。
3、國際資本流動的大幅增加。吸引外資發展本國經濟,不但是發展中國家的迫切要求,也是發達國家過剩資本的一個生路;而且發達國家間的相互投資也在增加。
六、經濟全球化的主要內容
答:1、生產的全球化。2、貿易的全球化。3、資本全球化。
相關鏈接:
2020自考報名方法 ※ 2020年自考報名條件 ※ 各地自考政策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