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社會主義在實踐中發展和完善
1.列寧把馬克思所說的未來社會的第一階段稱為社會主義社會,把未來社會的高級階段稱為共產主義社會。
2.鄧小平把社會主義本質概括為“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敝袊伯a黨人在進一步的探索中認識到,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和社會和諧,是社會的本質屬性的要求。
3.在社會主義實踐中,特別是中國改革開放實踐中,人們關于社會主義基本特征的認識可以歸納為以下幾個方面:
、俳夥藕桶l展生產力,創造高度發達的生產力和比資本主義理搞活國營大中型企業的勞動生產率。
②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的生產資料公有制,逐步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
、凵鐣髁x的分配原則是按勞分配④社會主義事業要有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共產黨的領導,建立起社會主義國家政權,發展社會主義民主,完善社會法制,建議社會主義的政治文明⑤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社會主義文化和精神。
4.社會主義發展道路多樣性的原因:
、俑鲊谏鐣髁x革命時,其生產力狀況和社會發展階段是不同的,由此決定,不同社會主義國家的發展道路具有不同的特點
、诟鲊臍v史傳統、文化習俗及具體國情各不相同,這是各國的發展道路不同的另一原因
、墼谏鐣髁x實踐中,各國都在探索適合本國國情的發展道路,時代在前進,實踐在發展,社會主義的發展道路因此而更具多樣。
5.社會主義在曲折中前進,主要是由以下因素決定的:
①同一切新生事物一樣,社會主義作為一種嶄新的社會經濟制度,其成長過程必然不會一帆風順
②作為發展中國家的社會主義的基本矛盾運動,推動了社會主義的經濟社會發展
③世界經濟政治形勢錯縮復雜的發展變化,國際經濟政治秩序和格局的變動演化,也是決定社會主義曲折發展的一個影響因素。
7. 實現社會主義自我發展與完善,要把握如下幾點:
、 要以與時俱進的馬克思主義理論為指導,把握正確的改革方向
、 要選擇正確的改革方式與步驟,因地制宜,循序漸進
、 要妥善處理改革、發展與穩定的關系。
編輯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