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的概念包括以下四個方面的含義
1.管理的目的是為了實現預期目標
2.管理的手段是計劃、組織、領導、控制和創新
3.管理的本質是協調
4.管理的主體是管理者
管理的兩重性是自然屬性和社會屬性
管理的職能包括計劃、組織、領導、控制、創新五種。
按管理層次劃分:1.高層管理人員2.中層管理人員3.基層管理人員
按管理領域和專業劃分:1.綜合管理人員2.專業管理人員
管理學有以下特點:1.一般性2.綜合性3.歷史性4.實踐性
管理活動和管理過程就是管理學研究的對象。
泰羅是美國古典管理學家,科學管理的主要倡導人,被稱為“科學管理之父”。
亨利*法約爾出生于法國,是歐洲古典管理理論的創始人,被稱為“管理過程理論之父”。
馬克斯*韋伯是德國古典管理理論代表人物,被稱為“組織理論之父。
人際關系學說的代表人物是梅奧。
決策理論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赫伯特*西蒙。
計劃,亦稱謀劃、籌劃或規劃,是指在工作或行動之前,通過科學的分析、預測與決策,對未來工作或行動作出全面籌劃和部署的一系列活動。
計劃的基本特征是:1.目的性2.首位性3.普遍性4.實踐性5.效率性
計劃工作的任務就是預先決定做什么(what),為什么要做(why),何時做(when),何地做(where),何人做(who),以及如何做(how),也就是通常所說的5W1H.
所謂決策,就是對未來的行為確定目標,并從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可行方案中,選擇一個合理方案的分析判斷過程。
決策的具體內容:
1.決策要有明確的目標。
2.決策要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可行方案。
3.決策要做分析評價。
4.決策要進行優選。
5.決策要進行實施的。
決策的作用
1.決策是管理的基礎和核心。
2.決策是管理者的首要工作和基本職能。
3.決策在管理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戰略決策又稱宏觀決策或全局決策,戰術決策也稱作微觀決策或局部決策。
網絡圖的編繪規則
1.兩個事項(結點)之間,只能出現一個作業。
2.表示作業的箭線之間,不能直接接觸。
3.網絡圖中不能出現循環閉合路線。
4.每個網絡圖只能有一個起始事項和一個最終事項。
5.設置虛作業只表示作業之間的相互關系。
6.盡量采用平行作業和交叉作業。
所謂組織是人們為了實現某一特定的目的而形成的系統集合,它有一個特定的目的,由一群人所組成,有一個系統化的結構。
組織的特點:1.組織要有既定目標2.組織要進行分工與合作3.組織要有權債制度。
組織工作是指根據一個組織的目標,將實現組織目標所必須進行的各項活動和工作加以分類和歸并,設計出合理的組織結構,配備相應人員,分工授權并進行協調的過程。
所謂組織結構是指組織的基本框架,是完成組織目標的人員、工作、技術和信息所作的制度性安排。
組織結構設計的原則:1.統一指揮原則2.有效管理幅度原則3.權責對等原則4.柔性經濟原則5.精干高效原則
管理幅度與管理層次成反比例關系。
組織結構形式
1.直線制組織結構。適用于技術較為簡單、業務單純、規模較小的組織。
2.直線職能制組織結構。對中小企業比較適合。
3.事業部制組織結構。適用于采用多元化、國際化經營戰略、業務范圍比較廣、市場范圍大的大型組織。
4.矩陣制組織結構。適用于一些需要集中多方面專業人員集體攻關項目或企業。
5.網絡結構。
所謂授權就是指上級給予下級一定的權利和責任,使下屬在一定的監督下,擁有相當的自主權而行動。
人員配備的原則:1.經濟效益原則2.任人唯賢原則3.因事擇人原則4.量才使用原則5.程序化、規范化原則6.人事動態平衡原則7.照顧差異原則
組織變革的類型:1.戰略性變革2.結構性變革3.流程主導性變革4.以人為中心的變革
從定義上區別領導與領導者:領導是指揮、帶領、引導、鼓勵和影響組織成員或群體為實現目標而努力的過程。領導者是指能夠影響他人,并擁有管理權利實現領導活動過程的人
激勵是指激發人的動機,激勵人充分發揮內在動力,朝著所期望的目標,采取行動的過程。
美國心理學家亞布拉罕*馬斯洛創立了需要層次理論: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社交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實現的需要。
公平理論是由美國心理學家亞當斯提出的
有效的激勵方案既能鼓勵員工的積極行為,也可以懲罰有害的行為。
管理學之中的控制,是由管理者對當前的實際工作是否符合計劃或標準進行的測定、衡量和評價,并促使工作既定目標實現的過程或實現更高既定目標的過程。
市場營銷控制是對市場營銷因素與活動進行組合的控制。4P指:產品、價格、地點、促銷。
控制工作的類型:1.前饋控制2.現場控制3.反饋控制控制工作的要求:1.適應性的要求2.及時性要求3.靈活性的要求4.經濟性的要求
預算控制系統必須具有靈活性。預算控制系統具有準確性。預算控制系統提供的信息必須客觀、及時、精確。
通過成本預測、成本計劃、成本核算、成本分析來降低成本的控制就叫成本控制。
創新又城革新或改革。概念包括:1.采用一種新產品2.采用一種新的生產方法3.開辟一個新的市場4.掠取或控制原材料或半制品的一種新的供應來源5.實現任何一種工業的新組織,或打破一種壟斷地位。
管理創新的原則:1.目的性原則2.系統性原則3.注重性原則4.反向思維原則5.綜合交叉原則
管理創新的過程:1.尋找機會階段2.創意形成階段3.創意篩選階段4.創意驗證實施階段。
知識管理與信息管理的不同點在于:信息管理主要側重于信息的收集、檢查、分類、存貯和傳輸等,對信息管理者的創新能力,并沒有提出多么特殊的要求。而知識管理與此大不相同,要想在知識經濟中求得生存,就必須把信息于信息、信息與人、信息與過程聯系起來,以進行大量創新。
學習型組織是一個能使組織內的全體成員全身心投入,并保持持續增長的學習力的組織。
學習型組織的核心理念就是創新,而且是持續的創新。
學習型組織的特征:1.學習型精簡2.扁平化3.有彈性4.不斷創新5.善于學習6.自主管理7.領導者的新角色
相關推薦:
2020年10月自考真題pdf下載 ※ 2020年10月自考答案pdf下載
2020年10月自考真題及答案 ※ 萬題庫估分 ※ 微信對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