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衛生服務站是近年來迅猛發展起來的基層醫療服務機構,它的工作性質既不同于臨床工作,也不是單純的衛生防病工作,而是以維護和促進城市社區居民健康、滿足社區居民基本衛生服務需求為目的,提供預防、醫療、保健、康復、健康教育和計劃生育技術服務等綜合服務的基層衛生機構。筆者所在的社區衛生服務站為了加強各項管理,根據職責制定了相應的管理措施,經過近三年的實踐,本站的管理工作逐漸走向科學化、規范化。下面將一些工作體會介紹如下:
一、加強社區衛生服務站標準化、規范化管理
社區衛生服務站工作由于剛剛起步,工作人員素質參差不齊,也沒有成形的管理體制,因而加強標準化、規范化管理十分必要。根據上級要求和本站實際情況,本站相繼建立了工作人員的崗位責任制、消毒隔離制度、慢性病防治管理制度、一次性醫療用品的毀形消毒制度等多項管理制度,責任到人,做到事事有章可循,月底進行考核,獎懲分明。此舉使本站的各項工作進一步走上標準化、規范化的軌道。
二、加強業務知識培訓,提高醫護人員素質
社區衛生服務是以全科醫師為骨干,合理使用社區資源和適宜技術,開展以預防、醫療、保健、康復、健康教育等五位一體的基層衛生服務工作,這就要求醫護人員不僅要掌握豐富的專業知識及熟練、準確的專業技巧,還必須掌握一定的心理學、社會學知識和溝通技巧,以滿足不同患者和轄區居民的健康需求。本站注意加強人員培訓,定期組織醫護人員學習社區醫學知識、社區護理學知識,不斷提高社區服務站醫護人員的整體素質。
三、加強對外衛生服務的管理
在有效開展社區衛生服務工作的同時,應努力避免醫患之間發生糾紛,保證醫療安全,因而加強對外服務的管理也是十分重要的。本站對出診醫護人員要求做到著裝整齊、文明用語、出示上崗卡;在問診時,要做到一絲不茍,詳細詢問病史,詳細記錄病情;如需家庭輸液治療,醫患之間必須簽訂協議書,使患者及家屬做到三清,即清楚病情、清楚用藥的不良反應及輸液可能出現的問題及簡單的應對措施、清楚與社區服務站的聯系方式。在家庭病床管理方面,根據病情確定巡診次數、護理級別,制定相應的護理計劃。
通過近三年的對外服務實踐,本站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都有了明顯的提高,未發生過一起醫療差錯事故及醫療糾紛,受到轄區居民的稱贊
相關推薦: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