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查看:2024年護士資格考試考點回顧匯總
1.C.煮20分鐘,煮15分鐘
【解析】煎藥時加水要適量:第一煎加水至超過藥面3~5cm為宜,第二煎加水至超過藥面2~3cm為宜。該患者自感惡寒,頭身疼痛等表現應使用解表藥;解表藥,第一煎于沸后煮20min;第二煎沸后煮15min。
2.B.頭孢類
【解析】淋病治療推薦聯合使用頭孢菌素和阿奇霉素。
3.B.分離性焦慮
【解析】住院使患兒離開了熟悉的生活環境,由于醫院規章制度的限制和各種診療、護理措施,患兒常出現各種心理反應。分離焦慮指由現實的或預期的與家庭、日常接觸的人、事物分離時引起的情緒低落,甚至功能損傷。
4.C.12小時
【解析】臨時備用醫囑僅在12小時內有效,必要時使用,只執行1次,過期尚未執行即失效。
5.E.自身免疫性疾病
【解析】過敏性紫癜病因包括感染、食物、藥物、花粉、塵埃、昆蟲咬傷、寒冷刺激及疫苗接種等。
6.A.病人
【解析】在臨床實踐中,病人的自主權主要表現為病人對自己所患疾病及擬采取護理措施相關問題的知情同意權。
7.D.33ml
【解析】對易發生壓力性損傷的病人,應經常檢查受壓部位,進行溫水拭浴,定時用50%乙醇(或按摩油/乳/膏)進行局部或全背按摩。因此需要50ml的50%乙醇,需取用75%的乙醇溶液33ml。
8.C.飯后一小時
【解析】氫氧化鋁應在飯后1小時和睡前服用。
9.D.藍色
【解析】破傷風梭菌具有傳染性,應嚴格執行接觸隔離制度。藍色為接觸傳播的隔離。
10.A.FSH水平降低
【解析】卵泡閉鎖導致雌激素和抑制素水平降低以及FSH水平升高,是絕經的主要信號。
11.A.2級高血壓
【解析】2級高血壓指收縮壓160~170mmHg和/或舒張壓100~109mmHg。
12.D.糞便
【解析】病毒性肝炎中主要經糞-口途徑傳播的有甲型肝炎和戊型肝炎。
13.C.解熱鎮痛
【解析】非甾體抗炎藥屬于解熱鎮痛藥,常見的有阿司匹林。
14.A.重組人紅細胞生成素
【解析】慢性腎衰竭并發貧血患者需積極糾正貧血,遵醫囑應用促紅細胞生成素(EPO)。
15.C.硝酸異山梨醇脂
【解析】硝酸酯類藥物是最有效、作用最快的終止心絞痛發作的藥物。如舌下含化硝酸異山梨酯5~10毫克,2~5分鐘起效,作用持續2~3小時。
16.C.肺含血量多,含氣數量少
【解析】兒童肺泡數量較少,肺的彈力纖維發育差,血管豐富,間質發育旺盛,使肺含血量豐富而含氣量相對較少,故易發生肺部感染,引起間質性炎癥、肺不張或肺氣腫等。
17.B.β受體拮抗劑
【解析】β受體拮抗劑如普萘洛爾、阿替洛爾、美托洛爾等。
18.A.兜里裝糖
【解析】2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反應多發生在注射后作用最強的時間或因注射后沒有及時進食而發生。糖尿病老人運動時可能出現低血糖。一旦發現低血糖反應,除立即抽血檢查血糖外,反應輕者,可用白糖以溫水沖服,較嚴重者必須靜脈注射50%葡萄糖溶液40ml。
19.E.寒邪入侵
【解析】寒證概念:感受寒邪或陽虛陰盛,導致機體功能活動衰退所表現的具有冷、涼特點的證候。該患者淋雨后出現惡寒發熱等表現,屬于寒邪入侵致外感病。
20.C.立即手術治療
【解析】急性盆腔炎處理原則主要為抗生素治療,必要時手術治療。
21.B.立即進行衛生處理、就近火化
【解析】患甲類傳染病、炭疽死亡的,應當將尸體立即進行衛生處理,就近火化。
22.E.次日3:00am
【解析】sos意味著必要時限用1次,12小時內有效;因此該醫囑最晚執行時間為下午三點的12小時后。
23.B.固定針柄
【解析】患者進行靜脈穿刺時,見回血再將針頭平行進入少許,固定針柄,之后“三松”(松開止血帶和調節器,囑病人松拳)。如輸液通暢,即可用輸液貼固定。
24.B.6小時
【解析】醫療與護理記錄必須及時,因搶救急重癥患者未能及時記錄的,有關醫護人員應當在搶救結束后6小時內據實補記,并注明搶救完成時間和補記時間。
25.D.白菜
【解析】隱血試驗患者可食用牛奶、豆制品、冬瓜、白菜、土豆、粉絲等。
26.B.青霉素
【解析】流行性腦脊髓膜炎首選青霉素治療。
27.C.30~35kcal/kg
【解析】腎病綜合征患者需要供給足夠的熱量,每天每公斤體重不少于126~147kJ(30~35kcal)。
28.B.金黃色葡萄球菌
【解析】金葡菌肺炎患者可由咳黃膿痰演變為膿血痰或粉紅色乳樣痰,無臭味。
29.C.垂體后葉素
【解析】支氣管擴張患者中等出血量者,可靜脈給予垂體后葉素或酚妥拉明;出血量大、經內科治療無效者,可考慮介入栓塞或手術治療。
30.D.邊灌腸邊指導患者深呼吸
【解析】灌腸時患者如有腹脹或便意時,應囑患者做深呼吸,以減輕不適。
31.D.左側臥位
【解析】在進行大量不保留灌腸時,護士協助病人取左側臥位,以順應腸道解剖位置,使溶液能借助重力作用順利流入腸腔。
32.A.2小時
【解析】鼓勵和協助長期臥床的病人經常更換體位,一般每2小時翻身1次。
33.A.2.0kg
【解析】慢性腎衰竭患者出現下列情況時需及時就醫:體重迅速增加超過2kg、水腫、血壓顯著增高、氣促加劇或呼吸困難、發熱、乏力或虛弱感加重、嗜睡或意識障礙。
34.A.四人搬運法
【解析】四人搬運法:適用于頸、腰椎骨折,或病情較重的病人。
35.D.奧美拉唑
【解析】質子泵阻滯劑以奧美拉唑為代表,是目前最強的胃酸分泌抑制劑。
36.E.心
【解析】心開竅于舌,其華在面。
37.C.柯薩奇病毒
【解析】多種病毒可能引起心肌炎,柯薩奇B組病毒、ECHO病毒、脊髓灰質炎病毒等為常見病毒,尤其是柯薩奇B組病毒為最常見致病原因。
38.A.血液、體液隔離及保護性隔離
【解析】血液、體液隔離適用于病原體通過血液、體液等傳播的疾病,如乙型、丙型、丁型病毒性肝炎及艾滋病等。保護性隔離適用于抵抗力低下或極易感染的病人,如艾滋病導致免疫缺陷的病人。
39.C.室性期前收縮
【解析】室性期前收縮是一種最常見的心律失常,指房室束及分叉以下異位興奮灶提前除極而產生的期前收縮。
40.A.橙汁
【解析】缺鐵性貧血患者口服鐵劑治療時應避免鐵劑與牛奶、茶、咖啡同服,為促進鐵的吸收,還應避免同時服用抗酸藥(碳酸鈣和硫酸鎂)以及H2受體拮抗藥,可服用維生素C、乳酸或稀鹽酸等酸性藥物。
41.B.10~20ml
【解析】急性感染性心內膜炎的病人每次取靜脈血10~20ml,作需氧和厭氧培養,至少應培養3周。
42.E.呼吸性堿中毒
【解析】凡引起過度通氣的因素均可導致呼吸性堿中毒。
43.C.暫時離開
【解析】暫空床為了方便患者上下床活動,在右側床頭,將備用床的蓋被上端向內折,然后扇形三折于床尾,并使之平齊。
44.B.室性心律失常
【答案】B
【解析】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可出現多種心律失常,尤其是室性心律失常和房室傳導阻滯等。
45.D.已進行青霉素治療,停藥3天
【解析】患者使用青霉素前必須做皮膚過敏試驗。病人已進行青霉素治療,如停藥3天后再用,或用藥中更換藥物批號,均應重新作過敏試驗,結果陰性方可使用。
46.A.方顱
【解析】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患兒7~8個月可有方顱或鞍形顱。
47B.插入15cm時,托起患者頭部使下頜靠近胸骨柄
【解析】插入胃管約10~15cm時,需根據患者具體情況進行插管。對昏迷患者,需左手將患者頭托起,使下頜靠近胸骨柄,緩緩插入胃管至預定長度。
48.D.從前額發際線至劍突
【解析】胃管插入的測量方法有2種:①從前額發際線到劍突的距離;②從鼻尖至耳垂再到劍突的距離。成人插入胃內的長度45~55cm。
49.B.低濃度,低流量,持續給氧
【解析】COPD的患者應合理用氧,對呼吸困難伴低氧血癥者,采用低流量持續給氧,氧流量1~2L/min。
50.D.蛛網膜下隙出血
【解析】蛛網膜下隙出血多表現為突發劇烈頭痛、惡心嘔吐、面色蒼白、全身冷汗,出血后1~2d內出現腦膜刺激征及腰痛。
51.A.吸氣:呼氣=1:2
【解析】護士在指導慢阻肺病人進行呼吸訓練時,病人可將一手放在腹部,一手放在前胸,呼吸時應使胸廓保持最小的活動度,呼與吸時間比例為2:1~3:1,每日訓練3~4次,每次重復8~10次。結合選項,最佳答案選A。
52.B.檢查T管是否受壓扭曲
【解析】如T管無膽汁引出,應注意檢查T管有無脫出或扭曲;如膽汁過多,提示膽總管下端有梗阻的可能。
53.C.30分鐘
【解析】體溫過高的患者可以進行物理降溫,行藥物或物理降溫半小時后測量體溫,并做好記錄及交班。
54.D.呼吸肌痙攣
【解析】破傷風患者的呼吸肌群痙攣可導致面唇發紺,呼吸困難,甚至呼吸暫停,以致危及生命。
55.A.抗體含量高
【解析】初乳是孩子的第1次免疫,能減少孩子患感染性疾病。
56.A.足月兒
【解析】胎齡在37周至42周的新生兒為足月兒。
57.A.情緒煩躁
【解析】圍絕經期婦女的精神神經癥狀表現為情緒不穩定,激動易怒、情緒低落、憂郁、多疑、不能自我控制,記憶力減退,行動遲緩、性欲下降等。
58.C.直腸癌
【解析】直腸癌患者表現可有便意頻繁,便前肛門下墜感,里急后重,有排便不盡感,大便表面帶血及黏液,嚴重時出現膿血便。直腸指檢是診斷低位直腸癌最重要的首選檢查方法。
59.A.肛裂
【解析】肛裂患者一般不宜行直腸指檢或肛門鏡檢查,避免增加病人痛苦。
60.
A.0.9%氯化鈉溶液
【解析】輸血前、后及輸2袋血液之間,應輸入少量0.9%氯化鈉溶液,以免發生不良反應。
61.A.抑制H2受體
【解析】米氮平通過阻斷突觸前α2腎上腺素受體而增加NA的釋放,間接提高5-HT的更新率而發揮抗抑郁作用。
62.B.4~21天
【解析】流行性乙型腦炎潛伏期為4~21日。
63.C.發熱后1~2天
【解析】典型水痘出疹前可出現前驅癥狀,如發熱、不適、厭食等,24~48h出現皮疹。
64.C.心率
【解析】洋地黃類藥物使用時需嚴格遵醫囑給藥,當病人脈搏<60次/min或節律不規則應暫停服藥并通知醫生。靜脈給藥時務必稀釋后緩慢靜脈滴注,并同時監測心率、心律及心電圖變化。
65.B.乳頭狀癌
【解析】乳頭狀腺癌約占成人甲狀腺癌的70%和兒童甲狀腺癌的全部,是最常見的甲狀腺癌病理類型。
66.C.吸煙史
【解析】吸煙是肺癌發生率和死亡率進行性增加的首要原因,與所有病理類型肺癌的危險性相關。因此在對肺癌病人健康史的評估中,重點是了解吸煙史。
67.A.甲胎蛋白指標升高
【解析】甲胎蛋白測定對診斷肝細胞癌有相對專一性,陽性率約為70%,是目前診斷原發性肝癌最常用、最重要的方法。
68.A.十二指腸潰瘍出血
【解析】當上消化道出血時,糞便呈漆黑光亮的柏油樣便,如十二指腸潰瘍出血。
69.E.抑制髓袢升枝粗段的Na+-K+-2Cl-共同轉運系統
【解析】速尿屬于袢利尿藥。其利尿作用的分子機制是特異性地與Cl-結合位點結合而抑制分布在髓袢升支管腔膜側的Na+-K+-2Cl-共轉運子,因而抑制NaCl的重吸收。
70.E.GDS量表
【解析】GDS量表為老年抑郁量表。
71.B.術后3周后才拄拐杖下地行走
【解析】下肢靜脈曲張術后24小時鼓勵病人下地行走,促進下肢靜脈回流,避免深靜脈血栓形成。
72.B.7天
【解析】產后1周內,由于產婦體內潴留的液體通過皮膚排泄,產婦表現為出汗多,以夜間睡眠和初醒時明顯,習稱“褥汗”。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