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病因和發病機制
原發性肝癌的病因尚未明確。目前認為其發生可能與以下因素有關。
1.病毒性肝炎 原發性肝癌病人中約有三分之一有慢性肝炎病史,提示乙型肝炎病毒與肝癌的發病有關。
2.肝硬化
3.黃曲霉毒素 黃曲霉毒素代謝產物黃曲霉毒素B1有很強的致癌作用,提示黃曲霉毒素可能是某些地區肝癌發病率高的原因。
4. 其他因素:飲用水污染 嗜酒也是肝癌的重要危險因素
二、臨床表現
經甲胎蛋白普查檢出早起肝癌無任何癥狀,中晚期常有以下臨床表現:
1.肝區疼痛 多呈持續性脹痛或鈍痛。
2.全身表現 病人可出現食欲減退、腹脹、食欲不振、乏力、進行性消瘦、發熱等。
3.肝硬化征象 伴有門靜脈高壓時可有脾大、脾功能亢進,腹水,側支循環的建立和開放等表現
4.肝大 呈進行性腫大,質地堅硬,有不同程度的壓痛。
5.并發癥
(1)上消化道出血:肝癌病人常有因肝硬化或門靜脈、肝靜脈癌栓引起的門靜脈高壓所致食管胃底靜脈曲張或小腸靜脈淤血。
(2)肝性腦病
(3)肝癌結節破裂出血
(4)繼發感染
三、有關檢查
甲胎蛋白(AFP)測定 肝癌早期診斷重要方法之一。
四、治療要點
(一)手術治療:手術切除仍是目前根治本病的最好方法。
(二)放射治療:本病對放療效果不佳。
(三)化學治療
常用藥物為阿霉素、順鉑、喃佛啶等,除采用肝動脈插管化療外,近年開展肝動脈栓塞化療對肝癌有很好療效,已成為肝癌非手術治療中的首選方法。
五、護理問題
1.體液過多 腹水:與肝癌所致的門脈高壓、低蛋白血癥、水鈉潴留有關。
2.預感性悲哀 與臨近死亡有關。
六、護理措施
(一)一般護理
1.心理支持
2.疼痛的護理
(1)給病人創造一個安靜舒適的休息環境,減少各種不良的刺激因素和心理壓力。
(2)教會病人一些放松技巧如深呼吸等,鼓勵病人參加轉移注意力的活動。
(3)鎮痛藥物,最新的鎮痛方式為病人自控鎮痛(見肺癌)即應用特制泵,連續性輸入止痛藥。病人可自行控制,采取間歇性投藥。
3.飲食護理
提供高蛋白、高維生素飲食。惡心、嘔吐患者飯前應給予口腔護理,腹水嚴重者應限制水的攝入量。肝功能衰竭或肝性腦病傾向的患者,蛋白質的攝入量應減少,甚至禁食。
(二)病情觀察:轉移灶表現肝癌可向肺、腦、骨、胸腔等處轉移。肺或胸腔轉移,以咳嗽、咯血、氣短為主要癥狀;骨轉移:骨骼疼痛;腦轉移:神經定位癥狀。
(三)化療的護理:
如惡心、嘔吐癥狀出現時,可采用少量多餐的進食方式、深呼吸、使用止吐劑等方法來緩解;化療時應避免把化療藥漏到血管外。
(四)對癥護理
(五)肝動脈栓塞術后護理
(1)飲食:術后禁食2~3天,進食初期進流質并少食多餐。
(2)腹痛于48小時內可根據需要按醫囑注射哌替啶以緩解疼痛。
(3)預防并發癥:防止肝性腦病的誘發因素
(4)栓塞術一周后,注意補充葡萄糖和蛋白質,如血漿白蛋白小于25G/L應由靜脈輸入蛋白質,以保持體液平衡。
七、健康教育
積極防治病毒性肝炎及肝硬化,注意飲食衛生,做好糧食保管、防霉去毒,保護水源,對肝癌高發區定期進行普查等。
例題:
1.原發性肝癌病人最突出的體征是:
A.腹水呈血性 B.腹膜刺激征 C.肝臟進行性腫大 D.黃疽與發熱 E.腹壁靜脈曲張 答案:C
2.原發性肝癌普查常先用
A.CT B.AFP(胎甲球蛋白) C.MRI(核磁共振) D.AKP(堿性磷酸酶) E.B超 答案:B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