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1.唯一經胎盤獲得的抗體是IgG,6個月后逐漸減少直至消失;IgM抗體不能通過胎盤,故新生兒易發生革蘭陰性菌感染;通過母乳獲得的抗體是分泌型IgA(SIgA),在呼吸道和消化道起抗感染作用。
282.新生兒室應保持室溫在22~24℃,相對濕度在55%~65%。在新生兒開始呼吸前應迅速清除口鼻部的黏液及羊水,以免引起吸人性肺炎或窒息;宜采取不同的取暖措施,如戴帽、母懷抱、熱水袋、嬰兒暖箱等,檢查和護理時,避免不必要的暴露,定時監測新生兒的體溫,每4~6小時測1次。
283.新生兒分娩后立即結扎臍帶,消毒處理好殘端。臍帶脫落前不要用紗布包扎臍帶。脫落后臍窩有分泌物的可先用3%雙氧水擦拭,再用0.2%~0.5%的碘伏擦拭,并保持干燥。
284.新生兒體溫穩定后每日沐浴1次,沐浴時室溫維持在26~28℃,水溫保持在38~40℃。盡量減少小兒身體暴露,注意保暖;擦洗面部時禁用肥皂;對頭頂部的皮脂結痂不可用力清洗;勤換尿布,每次大便后用溫開水清洗會陰及臀部并拭干,并涂護臀膏,以防發生尿布皮炎,尿布宜選用吸水性好的純棉布,不可過緊過松。
285.早產兒常見的護理問題包括體溫過低、營養失調、自主呼吸受損、有感染的危險。
286.早產兒首要的護理措施是保暖。體重小于2000g者,應盡早安置于保暖箱,根據出生體重和日齡來調節箱溫,待體重增至2000g以上,體溫穩定,吸吮良好,呼吸正常,即可出暖箱。體重大于2000g者在箱外保暖者應給予戴帽保暖。
287.早產兒應盡早開奶,防止低血糖。無法母乳喂養者以早產兒配方乳為宜。喂乳量以不發生胃潴留及嘔吐為原則。吸吮能力差者可用滴管、胃管喂養和靜脈高營養喂養。
288.早產兒在仰臥時可以在肩下墊一小枕,以保持呼吸道通暢,呼吸暫停者給予拍打足底、托背、刺激皮膚等處理。出現發紺時給予吸氧,吸人氧濃度以維持動脈血氧分壓50~70mmHg為宜。切忌常規吸氧,避免引發視網膜病變導致失明。
289.Apgar評分是評價剛出生嬰兒情況和復蘇是否有效的可靠指標,內容包括:皮膚顏色、心率、對刺激反應(彈足底或插胃管反應)、肌張力和呼吸5項。8~10分為正常,4~7分為輕度窒息,0~3分為重度窒息。生后lmin評分可區分窒息程度,5min及10min評分有助于判斷復蘇效果和預后。
290.輕度窒息的表現:新生兒面部與全身皮膚呈青紫色;呼吸表淺或不規則;心跳規則且有力,心率減慢(80~120次/分);對外界刺激有反應;喉反射存在;肌張力好;四肢稍彎曲。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