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1.類風濕性關節炎屬于自身免疫性疾病,類風濕因子是類風濕關節炎常見的自身抗體。類風濕關節炎的基本病理改變是關節的慢性滑膜炎。
662.類風濕性關節炎關節病變的特點是晨僵明顯,是類風濕關節炎活動期的標志。大多數呈對稱性的多關節炎癥。受累的關節以四肢遠端小關節最常見,大關節也可受累。關節痛常常是最早癥狀。關節畸形多見較晚期的病人。出現手指關節半脫位導致手指尺側偏斜、屈曲畸形、天鵝頸樣畸形等。關節腫痛和結構破壞都可引起關節的活動障礙。
663.類風濕性關節炎血沉增快,c反應蛋白增高。血清中類風濕因子(RF)陽性,其數量與本病的活動性和嚴重性呈正比,但RA的診斷不具特異性。
664.類風濕關節炎的活動期應臥床休息,并保持正確的體位,勿長時間維持抬高頭部和膝部的姿勢,以免屈曲姿勢造成關節攣縮致殘。緩解期進行功能鍛煉,當病變發展至關節強直時,應保持關節的功能位,必要時用夾板固定。
665.類風濕性關節炎常用藥物有非甾體抗炎藥,如阿司匹林、吲哚美辛等。慢作用,抗風濕藥常用甲氨蝶呤、雷公藤等。糖皮質激素有較強抗炎作用,能迅速緩解癥狀,停藥后癥狀易復發,長期用藥易出現不良反應,故不作為首選藥,常用藥物有潑尼松。
666.類風濕關節炎護理措施較重要的是要保持健存關節功能。關節強直時應保持關節的功能位,必要時用夾板固定。緩解期幫助病人關節功能鍛煉。
667.系統性紅斑狼瘡皮膚與黏膜損害:面頰部蝶形紅斑、盤狀紅斑、指掌部或甲周紅斑、指端缺血、面部及軀干皮疹等。其中面頰部蝶形紅斑是SLE最具特征性的皮膚改變。
668.糖皮質激素是目前治療SLE的首選藥,可用潑尼松lmg/(kg·d),晨起頓服,服至8周后逐漸減量,用最小量作維持治療。
669.系統性紅斑狼瘡(SLE)急性期及疾病活動期應臥床休息,避免陽光照射。合理飲食,避免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忌芹菜、香菜及無花果等含補骨脂素的食物。
670.系統性紅斑狼瘡(SLE)皮膚護理:可用清水沖洗皮損處,每日3次,用30℃左右溫水濕敷紅斑處,每次30min。忌用堿性肥皂、化妝品及其他化學藥品。保持口腔清潔及黏膜完整,防止感染。感染者用1:5000呋喃西林液漱口,局部涂以碘甘油;口腔潰瘍的病人, 漱口后用冰硼散或錫類散涂敷。脫發者,每周溫水洗頭2次,邊洗邊按摩。忌染發、燙發、卷發。可用適當方法遮蓋脫發如戴帽子、假發等。
671.骨質疏松是一種臨床綜合征,其發病率為所有代謝性骨病之最。
672.骨礦含量和骨礦密度的測量是判斷低骨量、確定骨質疏松的重要手段,是評價骨丟失率和療效的重要客觀指標。
673.服用鈣劑時要增加飲水量,以增加尿量,減少泌尿系結石形成的機會,空腹時服用效果最好。同時服用維生素D時,不可和綠葉蔬菜一起服用,以免形成鈣贅合物而減少鈣的吸收。
674.二膦酸鹽應空腹服用,服藥期間不加鈣劑,停藥期間可給鈣劑或維生素D制劑。
675.食管癌以胸中段食管癌多見,下段次之,上段較少。主要通過淋巴轉移。
676.食管癌呼吸道準備:術前嚴格戒煙,學會有效咳痰,預防術后肺炎、肺不張。
677.食管癌胃腸道準備:口服抗生素溶液,達到局部消炎抗感染作用;術前3天改流質飲食,術前1天禁食;對梗阻明顯者沖洗食管,用慶大霉素、甲硝唑加生理鹽水lOOml經鼻胃管沖洗,以減輕梗阻局部充血水腫,減少術中污染,防止吻合口瘺。
678.食管癌結腸代食管手術病人,術前3~5天口服新霉素、慶大霉素或甲硝唑,術前2天進無渣流食,術前晚清潔灌腸。
679.食管癌術前放置胃管,有困難時不能強行置人,可將胃管留在梗阻上方食管內,待手術中再放入胃內。
680.食管癌術后一般要禁食4~6天以上。先進流質飲食,進食逐日增加。一般術后第8~10天起進半流食。2~3周后病人無不適可進普通飲食,但短期內仍要遵守少食多餐的原則,以免導致晚期吻合口瘺。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