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手術前準備
1.思想準備
手術除了能患者造成痛苦之外,還可導致組織及功能的缺損,因此術前必須要有充分的思想準備。無論是多么堅強的患者術前均有不同程度的恐懼心理,使大腦皮質過度興奮,嚴重者可導致身體重要器官出現功能紊亂,增加麻醉及手術困難,增加手術后并發癥。因此醫護人員應詳細講明手術目的、術前檢查意義、術中經過以及同醫務人員配合的重要性,讓病人與家屬有充分的思想準備,增強對手術治療的信心和決心。
2.術前營養
腫瘤是慢性消耗性疾病,加之食欲不好,如術前不補充充足的營養,就會給術后傷口的愈合及功能恢復造成很大的障礙,易并發感染,因此術前應給予高蛋白、高熱量、高維生素、低脂飲食,糾正低蛋白血癥。
3.皮膚準備
術前1日應洗澡、更衣。護理人員按手術部位進行備皮。備皮按要求進行,避免剃破皮膚,以免感染或影響手術。同時一些部位的皮膚如會陰、腋窩部需要用1:5000高錳酸鉀溶液坐浴或擦洗。
4.胃腸道準備
對消化系統腫瘤一般在術前5日起進無渣飲食,術前1日進流食,當晚8時開始禁食,全麻手術術晨禁水,涉及到飲食通道的手術一般要插胃管以備胃腸減壓或用作鼻飼。消化道術前普通灌腸1次,以防術后脹氣及便秘。對大腸手術,腸道準備更應充分,術前3日服不易吸收的磺胺藥或抗生素,術前下午服瀉劑,當晚和術晨各清潔灌腸一次,以減少術后感染,促進康復。
5.呼吸道準備 ①戒煙,以減少呼吸分泌物。②控制感染。③訓練病人作深呼吸和有效咳嗽。
6.對估計術后臥床時間較長者,在術前要訓練床上排便,以免術后引起排便困難、尿潴留等。
(二)手術后護理
1.體位
全麻病人應采用去枕平臥頭偏向一側,以便口腔內分泌物或嘔吐物流出,避免吸入性肺炎的發生。腰麻者術后平臥6小時,清醒后如血壓平穩可取半臥位,以利于呼吸和血液循環,以減輕腹壁張力,防止形成膈下膿腫。顱腦手術頭部抬高15~20度,減輕腦水腫。
2.嚴密觀察病情變化
15~30分鐘測量一次呼吸、血壓、脈搏、體溫并記錄于體溫單上,尤其血壓、脈搏能夠反應內出血及早期休克現象。觀察局部傷口有無滲出,引流管是否通暢,引流液的量、顏色并詳細記錄,疼痛是否劇烈,可給予哌替啶50mg肌內注射以使病人安靜休息,但不可連續使用,術后48小時停用。
3.加強安全防護
全麻清醒前常有躁動不安,應加床檔,防止墜床。酌情使用牙墊,防止舌咬傷。冬季使用暖水袋,水溫不得越過50℃,以防止燙傷。
4.補液抗感染
術后病人早期飲食受到限制,為防止水電解質紊亂及感染,必須補足水、電解質,預防性給予抗生素,及時檢查血常規,鉀、鈉、氯及二氧化碳結合力情況,及時調節補液成分及抗生素種類。
5.防止泌尿系統及褥瘡 用0.2%呋喃西林液定期沖洗膀胱,經常做好皮膚護理工作,做到七勤。
6.腹脹及便秘的處理
術后48~72小時,病人常有腹脹可行胃腸減壓,或肛管排氣。另外可鼓勵病人下床活動。便秘者可用緩瀉或小劑量低壓灌腸,避免用力大便導致繼發性出血。
(三)術后并發癥的預防及護理
1.尿潴留
多因麻醉或不習慣床上排尿引起。應先誘導排尿,讓病人聽流水聲或針刺關元、氣海等穴。無效時可行導尿術,導尿時注意無菌操作。第一次放尿不應超過1000ml,以免膀胱壓力突然下降,而導致以免膀胱粘膜小血管破裂出血,密切注意觀察尿量、顏色的變化。
2.肺部感染
癌癥病人慢性消耗,營養物質被腫瘤組織吸收,液化毒素被吸收,病人全身衰竭,各器官功能下降,原有慢支及吸煙史,術后受涼、感冒以及乙醚麻醉作用,均可使氣道粘膜受刺激或感染,免疫力下降,使呼吸道分泌物積聚。術后病人不敢咳嗽、翻身,使呼吸活動受限。可鼓勵病人早期下床活動,并采用抗炎、支特療法、超聲霧化吸入、蒸汽吸入、祛痰藥物、氧氣吸入等,嚴重者可考行氣管切開以利于痰液順利吸出和搶救。
3.術后出血
術后出血有急性出血和延遲性出血。急性出血多為術中止血不徹底,創面滲血,延遲性出血常見于感染,對于出血主要是注意觀察并找出原因,對癥治療,術后要嚴密觀察引流液的顏色、量、性質,以判斷出血情況。密切觀察生命體征變化,如病人出現面色蒼白、皮膚濕冷、脈搏增快變弱、血壓下降、煩躁不安等表現,為突然大出血征象時,應立即送手術室再手術止血。術后注意休息,避免用力排便,尤其是胸腹部手術,對已有便秘者,可及時用開塞露注肛,以預防術后便秘,以防因過度用力而繼發性出血。
4.切口感染
術后切口感染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預防感染的方法,首先是手術中應注意無菌技術操作,徹底止血,防止積液,不留死腔。手術前后注意提高機體抵抗力,術后大劑量應用抗生素。密切觀察切口有無化膿,以便及時引流,術中切口污染時,要及時更換手術用物,并用等滲鹽水反復沖洗。注意觀察體溫的變化及傷口部位疼痛是否加重,應檢查傷口有無感染征象,保持傷口干燥,如有滲液或污染切口敷料時要及時更換無菌敷料,切口感染長期不愈合者,應在無菌操作下再次徹底清創。
5.切口裂開
多見于術后1~2周左右,拆除皮膚縫線后1~2日。胸腹部切口常因病人突然用力咳嗽、嘔吐或用力排便,使腹內壓力突然增加而破裂;或因縫線細、縫合不牢、結扎不緊、縫合時腹膜有撕裂而致。注意術后及時處理腹脹,防止病人劇烈咳嗽或劇烈活動,并加壓包扎,減張縫合和延期拆線可避免切口裂開,有腸管脫出者要用生理鹽水反復沖洗再送腹部,然后進行縫合。
6.血栓性靜脈炎
術后長期臥床,活動減少,血液緩慢,病人脫水血液濃縮,輸入高滲液等,均可導致血栓性靜脈炎。為了防止此類并發癥的發生,應鼓勵病人早日下床活動,輸入高滲液時選擇在血液豐富的靜脈,并禁止按摩防止栓子脫落。抬高患肢,局部用50%紅花乙醇濕敷。
相關推薦: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