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
青霉素不穩定,可以分解為青霉噻唑酸和青霉烯酸。前者可聚合成青霉噻唑酸聚合物,與多肽或蛋白質結合成青霉噻唑酸蛋白,為一種速發的過敏源,是產生過敏反應最主要的原因;后者還可與體內半胱氨酸形成遲發性致敏原-青霉烯酸蛋白,與血清病樣反應有關。有藥物過敏史或者變態反應性患者,在局部用藥及長效制劑的時候發生率較高。
臨床使用中,應該避免高溫、酸堿、以及重金屬離子的侵襲。盡量避免使用PH值顯酸性的葡萄糖注射液做溶媒,而在使用0.9%的氯化鈉做溶媒時,也應該做到現用現配,否則放置時間過長,也會引起青霉素的分解,而致過敏反應的發生。
【急救措施】
⒈立即停藥,平臥,就地搶救,采用頭低足高位。
、财は伦⑸0.1%鹽酸腎上腺素0.5-1毫升,兒童酌減,每隔半小時可再皮下注射0.5毫升,直至脫離危險期,必要時加糖皮質激素或抗組胺藥。
、承呐K停跳者,行心臟胸外按壓術或心內注射0.1%鹽酸腎上腺素1毫升。
、次酰粑种茣r口對口人工呼吸,并肌肉注射尼可剎米或山梗菜堿等呼吸中樞興奮劑。
喉頭水腫影響呼吸時行氣管切開術。
、涤脷浠嫉乃200毫克,或地塞米松5-10毫克加入50%Glucose40毫升中靜脈注射,或加入5-10%Glucose500毫升中靜滴。
⒍根據病情需要可用血管活性藥物如多巴胺,阿拉明等。
⒎糾正酸中毒及組織胺藥物的應用。
、缸⒁獗E乐垢忻埃龊米o理記錄,不要搬動。
⒐可針刺人中,內關,印堂,合谷,涌泉等急救穴位。
、嚎捎冒瑮l灸內關,合谷,涌泉,關元,中脘等穴位。
青霉素過敏試驗臨床表現是:
過敏性休克
一般在做青霉素皮內試驗或注射藥物后數秒或數分鐘內閃電式發生,也有的于半小時后出現,極少數病人發生在連續用藥的過程中。
1.呼吸道阻塞癥狀喉頭水腫和肺水腫于是出現缺氧和窒息,病人主觀感覺胸悶,喉頭堵塞伴瀕危感,客觀表現氣急、紫紺、口吐白沫。
2.循環衰竭癥狀患者面色蒼白,冷汗,紫紺,脈細弱,血壓下降,煩躁不安
3.中樞神經系統癥狀由于腦組織缺氧,病人表現煩躁不安、頭暈、面及四肢麻木、意識喪失,抽搐,大小便失禁。
4.皮膚過敏癥狀,瘙癢、蕁麻疹及其他皮疹。
血清病型反應
一般于用藥后7-12天內發生,臨床表現和血清病相似,有發熱、關節腫痛、皮膚發癢、蕁麻疹、全身淋巴結腫大、腹痛等。
過敏反應
1.皮膚過敏反應主要有皮疹(蕁麻疹),嚴重者可發生剝脫性皮炎。
2.呼吸道過敏反應可引起哮喘或促使原有的哮喘發作。
3.消化系統過敏反應可引起過敏性紫癜,以腹痛和便血為主要癥狀。上述癥狀可單獨出現,也可同時存在,常以呼吸道癥狀或皮膚瘙癢最早出現,故必須注意傾聽病人的主訴。
相關推薦: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