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10月齡患兒患病毒性腸炎入院,不宜進食的食物有B
A.母乳 B.純牛乳 C.發酵乳 D.去乳糖配方乳 E.豆制代乳品
42.一健康女嬰,足月生產后五天,因出現陰道血性分泌物被父母送來醫院。該現象最可能是A
A.假月經 B.陰道直腸瘺 C.尿道陰道瘺 D.會陰損傷 E.血友病
43.患兒女,日齡4天,足月順產。現該患兒反應低下,拒乳,哭聲低弱,下肢及臀部皮膚暗紅、發硬,壓之凹陷,擬診為寒冷損傷綜合征。在進一步收集的評估資料中,對判斷病情最有價值的是B
A.體重 B.體溫 C.呼吸 D.脈搏 E.血壓
44.患兒女,15歲。擔心肥胖而節食1年余,近半年來患兒食欲差,厭食,考慮為神經性厭食癥。對該患兒處理最合適的是E
A.順應患兒心理 B.培養健康的性心理 C.長期服用促消化藥物 D.安排豐富的業余生活 E.引導其樹立正確的審美觀
45.患兒男,6個月。因間歇發熱、咳嗽半個月,擬診“支氣管炎”,給予口服“頭孢拉定”治療。近2天發現口腔有白色點狀乳凝乳塊樣物,不易拭去。護士在為患兒進行口腔護理時,宜選擇的溶液是D
A.來蘇水 B.生理鹽水 C.0.1%利凡諾 D.2%碳酸氫鈉 E.3%過氧化氫
46.患兒男,2歲。因上呼吸道感染出現咳嗽、發熱入院。現體溫39.3℃,半小時前突發抽搐,持續約1分鐘后停止,呈嗜睡狀。以避免再發抽搐,護理的重點是E
A.多曬太陽 B.按時預防接種 C.加強體格鍛煉 D.居室定期食醋熏蒸 E.體溫過高時應及時降溫
47.8個月女嬰,提示其發育正常的運動特征是C
A.會抬頭 B.會翻身 C.會爬行 D.用手握玩具 E.獨自行走
48.某妊娠合并糖尿病產婦,孕期無其他合并癥。于妊娠39周剖宮產一健康男嬰,對于該新生兒應重點檢測的內容是D
A.大小便 B.體重 C.黃疸 D.血糖 E.體溫
49.9月齡患兒,單純牛乳喂養,未添加輔食,因抽搐2次入院,血清Ca2+ 0.8 mmol/L。診斷維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癥。對該患兒護理措施不正確的是C
A.驚厥時及時清除口鼻分泌物 B.遵醫囑應用鎮靜劑和鈣劑 C.補充鈣劑時應快速靜脈推注 D.驚厥發作時保護患兒安全
E.保持安靜,減少刺激
50.一男性新生兒經產鉗助產娩出。出生后心率95次/分,呼吸淺慢,皮膚青紫。四肢稍屈,喉反射消失。Apgar評分為A
A.4分 B.5分 C.6分 D.7分 E.8分
51.患兒女,1歲。診斷為“急性支氣管炎”3天,咳嗽、咳痰加重。評估患兒痰液粘稠,患兒自己難以咳出。清理患兒呼吸道首先應選用的方法是D
A.繼續鼓勵患兒咳嗽排痰 B.少量多次飲水 C.體位引流 D.超聲霧化吸入 E.負壓吸痰
52.患兒男,3歲。診斷為法洛四聯癥。患兒缺氧發作時宜采取的體位是C
A.去枕平臥位 B.取半坐臥位 C.膝胸臥位 D.患兒頭肩抬高15°~30° E.側臥位
53.患兒男,孕32周早產。體重1450克,體溫不升,呼吸50次/分,血氧飽和度95%,胎脂較多。護士首先應采取的護理措施是A
A.將患兒置于暖箱中 B.給予鼻導管低流量吸氧 C.立即擦凈胎脂 D.接種卡介苗 E.立即向患兒家長進行入院宣教
54.患兒男,2歲,患猩紅熱入院治療。現患兒處于脫屑期,軀干呈糠皮樣脫屑,手足為大片狀脫皮。針對患兒該階段的皮膚護理指導,錯誤的是D
A.觀察脫皮進展情況 B.勤換衣服,勤曬衣被 C.用溫水清洗皮膚,以免感染 D.脫皮大時可用手輕輕撕掉
E.剪短患兒指甲避免抓破皮膚
55.新生兒女,胎齡35周,生后第1天,基本情況可。其母尚無乳汁分泌。為預防新生兒低血糖,護理措施重點是B
A.可試喂米湯 B.及時喂葡萄糖水 C.應果斷進行人工喂養 D.配合進行靜脈輸注葡萄糖液
E.等待母親乳汁開始分泌再開奶,堅持母乳喂養
56.輸卵管妊娠患者前來就診時,最常見的主訴是A
A.腹痛 B.胸痛 C.咳嗽 D.咯血 E.呼吸急促
57.為了減輕傷口疼痛,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手術后臥位應為A
A.半臥位 B.去枕平臥位 C.頭低足高位 D.側臥位 E.頭高足低位
58.在第三產程中,對產婦的評估最重要的是B
A.乳汁分泌的情況 B.宮縮情況,陰道流血的量及顏色 C.生命體征 D.疼痛 E.會陰傷口情況
59.子宮頸炎癥的主要癥狀是C
A.外陰皮膚瘙癢 B.陰道分泌物稀薄 C.白帶增多 D.泡沫狀白帶 E.腹痛
60.孕婦,26歲。孕39周,上午家務勞動時突感胎動頻繁,至傍晚胎動漸減弱、消失,急診入院,聽診胎心音90次/分,下列護理措施不妥的是C
A.左側臥位,間斷吸氧 B.行胎心監護 C.囑孕婦增加營養和休息即可,繼續觀察病情 D.協助做好手術產的準備
E.做好新生兒的搶救和復蘇準備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