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試題 |
第 10 頁:答案 |
參考答案
一、A1
1.【正確答案】:E
【答案解析】:腦脊液外漏時禁止用棉球塞住耳、鼻阻止腦脊液流出,可以在枕部墊無菌巾。選項E有加重顱內感染的可能性。所以錯誤
2.【正確答案】:E
【答案解析】:顱前窩骨折易損傷嗅神經。顱后窩骨折易損傷腦神經。顱中窩骨折最易損傷面神經。區分記憶即可
3.【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小腦幕切跡疝典型的臨床表現是顱內壓增高的基礎上,出現進行性意識障礙。患側瞳孔最初有短暫的縮小,以后逐漸散大。直接或間接對光反射消失
4.【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因為顱前窩骨折,若篩板或視神經管骨折,可合并嗅神經和視神經損傷
5.【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顱底部硬腦膜與顱底粘連較緊,容易隨骨折撕破。顱底與鼻竇及中耳鼓室相鄰近。所以顱底骨折會出現腦脊液鼻漏或耳漏
6.【正確答案】:E
【答案解析】:硬腦膜外血腫典型的意識障礙是傷后有“中間清醒期”,即傷后原發性腦損傷的意識障礙清醒后,在一段時間內顱內血腫形成,因顱內壓增高導致患者再度出現昏迷
7.【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庫欣反應是指顱內壓增高時導致的生命體征的改變,具體表現為血壓增高,脈搏慢而有力,呼吸深而慢(二慢一高),而不是顱內壓增高、體溫增高、心率慢、反應慢
8.【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此題考核的是腦裂傷得定義。熟悉記憶
9.【正確答案】:E
【答案解析】:觀察項目以意識觀察最為重要。意識障礙的程度可視為判斷腦損傷輕重的依據;意識障礙出現的遲早和有無繼續加重,可作為區別原發性和繼發性腦損傷的重要依據
10.【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當原發性腦損傷的昏迷時間很短,而血腫的形成又不是:人迅速時,則在最初的昏迷與腦疝的昏迷之間有一段意識清醒時間,稱為“中間清醒期”。硬腦膜外血腫的典型表現是傷后昏迷有“中間清醒期”。
11.【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腦內血腫、硬腦下血腫、顱內腫瘤會導致病變部位壓力首先增高,而腦震蕩無肉眼可見的神經病理改變,顯微鏡下僅是神經組織結構紊亂
12.【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腦脊液外觀微毛或輕度渾濁,白細胞稍增多,但以后即以單核細胞為主,凝固性腦脊液中蛋白質(引起凝固的主要蛋白質是纖維蛋白原)增多時(大于10g/L)常出現凝固,1~2h內出現凝塊或沉淀物見于化膿性腦膜炎
13.【正確答案】:E
【答案解析】:病毒性腦膜炎的腦脊液檢查特點是:壓力增高,外觀清。細胞數大多在(10~500)×106/L,早期以中性粒細胞為主,后期以淋巴細胞為主,蛋白輕度增高,糖和氯化物一般在正常范圍
14.【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驚厥是全身或局部骨骼肌群突然發生不自主收縮,常伴意識障礙,這種神經系統功能暫時紊亂,神經細胞異常放電的現象,大多由于過量的中樞神經性沖動引起,亦可由于末梢神經肌肉刺激閾的降低,如血中游離鈣過低引起。小兒驚厥的發生率是成人的10~15倍,而高熱驚厥又是引起小兒驚厥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具統計5歲以下小兒,2%~3%曾有過高熱驚厥。臨床統計數值,記憶即可
15.【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病毒性腦膜腦炎的病原體主要是科薩奇病毒、埃可病毒等腸道病毒,其次為皰疹病毒、腮腺炎病毒以及蟲媒病毒
16.【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腰椎的穿刺部位是腰三腰四間隙,成人可以往上到腰二腰三間隙。此題為記憶性題
17.【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化膿性腦膜炎常見致病菌與患兒年齡關系密切;撔阅X膜炎常見的致病菌有腦膜炎雙球菌、流感嗜血桿菌、大腸桿菌、肺炎雙球菌、葡萄球菌等,其中腦膜炎雙球菌、流感嗜血桿菌最為多見。新生兒及小于2個月的患兒以革蘭氏陰性細菌為主,如大腸桿菌、副大腸桿菌等。以上選項中只有C最為合適
18.【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顱內壓升高,最常用20%甘露醇,在30分鐘內快速靜脈滴注。以暫時降低顱內壓升高
19.【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內囊出血可分為輕癥和重癥。除腦出血的一般癥狀外,此類病人常有頭和眼轉向出血病灶側,呈雙眼“凝視病灶”狀。同時可有典型的“三偏”癥狀,即出血灶對側偏癱,偏身感覺障礙和對側同向偏盲
20.【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抗凝治療的目的是降低血漿中的凝血因子濃度或阻止凝血因子的激活來降低血液粘稠度或血液的高凝狀態,從而預防血栓的形成及其發展。主要是以抗凝治療為主
21.【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出血性腦血管疾病:腦出血、腦血管畸形、腦血管粥樣硬化及蛛網膜下腔出血是腦血管病的主要表現形式
22.【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癲癇患者藥物治療的原則為從單一小劑量開始,盡量避免聯合用藥,堅持長期服藥,療程一般在4~5年,停藥遵循緩慢和逐漸減量的原則,切忌癲癇發作控制后自行停藥,不利于癲癇的控制
23.【正確答案】:E
【答案解析】:內囊前部及膝部是運動神經纖維通過,后部為感覺神經纖維和現、聽放射纖維通過?梢,內囊是大腦的一個重要解剖部位,一旦內囊出血,便會直接損傷運動或感覺神經纖維,引起典型的中風“三偏”癥狀等。特別是供應內囊血液的血管豆紋動脈,比較纖細,又是從大腦中動脈垂直發出,大腦中動脈又是預內動脈的直接延續,血流量大,血管腔內壓力較大。豆紋動脈長期受高壓血流沖擊容易發生微動脈瘤,在血壓波動情況下則易破裂出血(豆紋動脈因此有“出血動脈”之稱)。所以內囊是腦出血的一個好發部位
24.【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顱前窩骨折累及眶頂和篩骨,可有鼻出血、眶周(“熊貓眼”征)及球結膜下瘀血斑。若腦膜、骨膜均破裂,則合并腦脊液鼻漏,即腦脊液經額竇或篩竇由鼻孔流出。若篩板或視神經管骨折,可合并嗅神經或視神經損傷
25.【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喚之睜眼為3分,回答問題錯誤為4分,躲避刺痛為4分,共為11分
26.【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硬腦膜外血腫病人可因顱內壓升高導致腦疝死亡,故應及時手術治療
27.【正確答案】:E
【答案解析】:視乳頭水腫情況反映眼底靜脈同流情況,可以提示顱內壓情況,但與意識狀況無關
28.【正確答案】:E
【答案解析】:正常瞳孔等大、圓形,直接、間接對光反應靈敏。傷后一側瞳孔進行性散大,對側肢體癱瘓伴意識障礙加重,提示腦受壓或腦疝;傷側瞳孔先短暫縮小繼之散大,伴對側肢體運動障礙,提示傷側顱內血腫;雙側瞳孔散大、光反應消失、眼球固定伴深昏迷或去大腦強直,多為原發性腦干損傷或臨終表現
29.【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顱內血腫病人的意識障礙可以是原發性腦損傷直接所致,也可由血腫本身導致顱內壓增高、腦疝引起.前者較輕。最初的昏迷時間很短,與腑疝引起昏迷之間有一段意識清醒時間。后者常發生于傷后數小時至1~2日。經過中間清醒期,再度出現意識障礙,并漸次加重
30.【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腦震蕩是最常見的輕度原發性腦損傷,為一過性腦功能障礙,無肉眼可見的神經病理改變。受傷后立即出現短暫的意識障礙,一般不超過30分鐘,清醒后大多不能回憶受傷前及當時盼隋況?赡軙橛杏蓄^痛、頭昏、惡心、嘔吐等癥狀,短期內可自行好轉。神經系統檢查無陽性體征
31.【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應保持外耳道、鼻腔和口腔清潔;在鼻前庭或外耳道口松松地放置千棉球,隨濕隨換;避免用力咳嗽、打噴嚏、擤鼻涕及用力排便,以免顱內壓驟然升降導致腦脊液逆流;腦脊液鼻漏者不可經鼻腔吸痰或放置胃管,禁止耳、鼻滴藥、沖洗和堵塞,禁忌作腰穿;根據醫囑預防性應用抗菌藥及破傷風抗毒素。
32.【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顱底骨面凹凸不平,厚薄不一有兩側對稱、大小不等的骨孔和裂隙顱骨的氣竇均貼近顱底,氣竇內壁與顱腦膜緊貼,顱底骨折越過氣竇時,相鄰硬腦膜常被撕裂,形成腦脊液漏,由此可以診斷顱底骨折
33.【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顱內壓增高病人宜抬高頭部15°~30°,頭、頸應呈一直線,利于顱內靜脈回流,減輕腦水腫
34.【正確答案】:E
【答案解析】:降溫時應先給予冬眠藥物,待自主神經被充分阻滯.病人御寒反應消失,進入昏睡狀態后,方可采用物理降溫;停用冬眠低溫治療時,應先停物理降溫,再逐步減少藥物劑量或延長相同劑量的藥物維持時間直至停用;通常體溫降至32~34℃,以免體溫過低易誘發心律失常、低血壓、凝血障礙等并發癥;冬眠期間不宜翻身或移動體位以免引發體位性低血壓;收縮壓低于80mmHg應停止給藥
35.【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顱內壓增高病人應當限制液體入量,而正常成年人每日生理需求水量約2000ml
36.【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腦疝初期由于患側動眼神經受刺激導致患側瞳孔變小,對光反射遲鈍,隨病情進展,患側動眼神經麻痹,患側瞳孔逐漸散大,直接和間接對光反射均消失,并伴上瞼下垂及眼球外斜。晚期,對側動眼神經因腦千移位也受到推擠時,則出現雙側瞳孔散大,對光反射消失,病人多處于瀕死狀態;因鉤回直接壓迫大腦腳,錐體束受累后,病變對側肢體肌力減弱或麻痹,病理征陽性
37.【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脫水治療是使用脫水藥物以減少腦組織中的水分,從而縮小腦體積,同時限制水鈉輸入量,降低顱內壓。激素治療是通過改善毛細血管通透性,防治腦水腫。冬眠低溫治療可以降低腦的代謝及腦組織耗氧量,減少腦水腫的發生和發展,從而降低顱內壓。輔助過度換氣的目的是使體內CO2排出,增加血氧分壓,減少腦血流量,使顱內壓相應下降。腦室穿刺外引流術是通過減少腦脊液量降低顱內壓
38.【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顱腔被大腦鐮、小腦幕分隔為三個彼此相通的分腔。小腦幕以上為幕上腔,幕上腔又分左右兩個分腔,容納大腦左右半球;小腦幕以下為幕下腔,容納小腦、腦橋和延髓。中腦在小腦幕切跡裂孔中通過,緊鄰海馬回和鉤回。小腦幕切跡疝是因一側幕上壓力增高,使位于該側小腦幕切跡緣的顳葉的海馬回、鉤回疝入小腦幕裂孔下方,導致中腦受壓
39.【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枕骨大孔疝是小腦扁桃體及延髓經枕骨大孔被擠向椎管中,又稱小腦扁桃體疝。病人常有進行性顱內壓增高的臨床表現;劇烈頭痛,頻繁嘔吐,頸項強直或強迫頭位;生命體征紊亂出現較早,意識障礙出現較晚。早期即可突發呼吸驟停而死亡
40.【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顱內壓增高病人可伴有典型的生命體征變化,出現Cushing(庫欣)綜合征,即血壓升高,尤其是收縮壓增高,脈壓增大;脈搏緩慢,宏大有力;呼吸深慢等
41.【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顱內壓增高是指顱內壓持續超過2.0kPa(200mmmH2O),并出現頭痛、嘔吐、視神經乳頭水腫等相應的病癥。頭痛、嘔吐、視神經乳頭水腫合稱為顱內壓增高三主征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