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菌持物鉗的使用法
1、目的
使用無菌持物鉗取用和傳遞無菌物品,以維持無菌物品及無菌區的無菌狀態。
2、評估
適用于以下各項無菌技術。
(1)操作項目及目的:進行護理操作及各種診療技術等。
(2)操作環境:操作區域是否整潔、寬敞、安全;操作臺是否清潔、干燥、平坦。
(3)無菌物品:無菌物品存放是否合理,無菌包或容器外標簽是否清楚,有無失效。
3、操作程序
(1)素質要求(衣帽、儀表、態度)。
(2)洗手、戴口罩。
(3)準備用物。
①大持物鉗(海棉鉗)、小持物鉗(直、彎血鉗)
②浸泡持物鉗的容器
③浸泡用的溶液(常用75%乙醇溶液、器械消毒液)
(4)盛放無菌持物鉗。
①大持物鉗2/3處應浸沒在消毒溶液內。
②小持物鉗軸關節以上2~3cm應浸沒在消毒溶液內。
③鑷子的1/2處應浸沒在消毒溶液內。
(5)取持物鉗。
①將浸泡無菌持物鉗的容器蓋打開。
②持物鉗:拇指、中指提雙環,示指固定鉗柄根部,將鉗移至中央(手指接觸面應在浸泡處之上1~2cm)。
③鑷子:拇指、示指夾住鑷子的上部(手指接觸面應在浸泡處之上1~2cm)。
④無菌持物鉗垂直取出,前端閉合(不可觸及消毒液面上的容器邊緣)。
⑤在容器上方滴盡消毒液(因力學原理,鉗端部慢出液面,可不帶液體),隨之將浸泡無菌持物鉗的容器蓋蓋上。
(6)使用無菌持物鉗。
①無菌持物鉗使用時鉗端始終應保持向下,彎頭向內,在胸腹部水平操作,不可過高或過低。
②取遠處無菌物品時(從一個臺面到另一個臺面),無菌持物鉗應連同盛放容器一起移至無菌物品旁。
(7)放無菌持物鉗。
①將浸泡無菌持物鉗的容器蓋打開。
②將無菌持物鉗鉗端閉合,垂直放入容器內。
③打開軸關節。
④隨之將浸泡無菌持物鉗的容器蓋蓋上。
4、注意事項
(1)取無菌持物鉗時,不可在容器蓋閉合時從蓋中取、放無菌持物鉗。
(2)取放無菌持物鉗時,手不可觸及容器口和無菌持物鉗的浸泡部分。
(3)使用無菌持物鉗時鉗端不可高舉,以免消毒液倒流,污染持物鉗的無菌部分。
(4)無菌持物鉗只能用于夾取無菌物品,不可用于其它操作,如換藥、消毒皮膚等。
(5)不可從無菌持物鉗上直接拿取物品,不可甩動持物鉗,以免造成污染。
(6)不可用無菌持物鉗夾取油紗布,防止油粘連于鉗端而影響消毒效果。
(7)每個容器只能放一把持物鉗,無菌持物鉗用后應立即放回容器內,不可在空氣中暴露過久。
(8)從遠處(從一個臺面到另一個臺面)無菌物品時,持物鉗應連同容器移至無菌物品旁。
(9)無菌持物鉗被污染或可疑污染時,要重新滅菌后方可使用。
(10)注意添加浸泡的消毒溶液,以保持消毒溶液的高度。
(11)無菌持物鉗和容器應每周消毒2次,干罐盛放持物鉗時,應每4小時更換。
無菌包使用法
1、目的
保持無菌包內無菌物品處于無菌狀態。
2、操作程序
(1)素質要求(衣帽、儀表、態度)。
(2)洗手、戴口罩。
(3)準備用物 大無菌持物鉗(浸泡于消毒液內)、無菌包。
(4)打開無菌包。
①檢查無菌包的失效期,化學指示膠帶是否變色。
②將無菌包放于清潔、干燥、平坦處。
③取下指示膠帶(如有帶子,解開系帶,放于包的下面)。
④捏住包布的外角依次打開,充分暴露其中的無菌物品(手不可觸及包布的內面)。
(5)取無菌物品。
①用無菌持物鉗取出所需物品。
②按原折痕包好無菌包。
③注明開包時間(使用時間為24小時)。
④若包內物品一次取出,可將包拿在手中打開,另一手將包內四角抓住,將包內物品置于無菌區。
3、注意事項
(1)無菌包必須在有效期內方可使用。
(2)無菌包不可放在潮濕處,以免因毛細現象而污染。
(3)已打開的無菌包,如包內剩余敷料未被污染,應按打開無菌包相反的步驟依原折痕重新包裹,并注明開包日期及時間(保存時間為24小時)。
(4)打開包布時,手僅能接觸包布四角的外面,不可觸及包布內面,不可跨越無菌面。
(5)打開無菌包時,包內敷料觸到有菌區即為污染,不得使用。
(6)無菌包內敷料如被污染,不得按原包裝法包起,應重新滅菌再用。
鋪無菌盤法
1、目的
維持無菌物品的無菌狀態
2、操作程序
(1)素質要求(衣帽、儀表、態度)。
(2)洗手、戴口罩。
(3)準備用物。
①治療盤,大、小無菌持物鉗(浸泡于消毒液內)、無菌治療巾。
②按需要準備,如無菌包(內有治療碗和彎盤)、無菌溶液等。
(4)取治療巾。
①檢查無菌包的失效期并打開包。
②用無菌持物鉗從無菌包中取出治療巾,置于治療盤中(如無菌包內只有一塊治療巾時,可直接置入治療盤中)。
(5)鋪盤。
①捏住無菌巾中間的折點,橫拉形成雙層。
②由近及遠平鋪于治療盤中(無菌巾的內面為無菌區)。
③打開無菌巾(捏住無菌巾的上層外面兩角,反復向上折疊約2~3層,呈扇形折疊,邊緣朝外)。
④按需用無菌持物鉗夾取并放置無菌物品。
⑤物品備齊后,拉平扇形折疊層,蓋于物品上,使上、下層邊緣對齊,并將開口部分及兩側向上反折,以保持無菌。
3、注意事項
(1)無菌治療盤應保持干燥,避免潮濕污染。
(2)備好無菌盤應立即使用,并注明鋪盤時間,無菌治療盤有效時間不得超過4小時。
無菌容器使用法
1、目的
用以保存無菌物品,使其處于無菌狀態以備使用。
2、操作程序
(1)素質要求(衣帽、儀表、態度)
(2)洗手、戴口罩
(3)準備用物 無菌罐1個,無菌持物鉗(浸泡于消毒液中)、無菌容器(視操作而定)
(4)開、蓋無菌容器蓋
①打開無菌容器蓋,平移離開容器(切勿在無菌容器上方翻轉)、將蓋拿在手中,保持蓋的內面向下。如將蓋放于桌上、蓋的內面向上。
②取畢無菌物品即將容器蓋嚴,避免容器暴露過久。蓋無菌容器時,蓋子應由后向前。
(5)取無菌物品
①用無菌持物鉗從無菌容器內取無菌物品,無菌持物鉗不可觸及容器的邊緣。
②拿取無菌容器內敷料時,無菌持物鉗及敷料不可觸及無菌容器邊緣、如觸及容器邊緣即為污染。
③已取出的無菌物品不得再放回無菌容器內。
3、注意事項
(1)移動無菌容器時,應托住底部,手不可觸及容器內面或邊緣。
(2)從無菌容器內取出敷料放入無菌盤后,雖未使用,也不可再放回無菌容器內。
(3)打開的無菌容器應每日滅菌。
倒取無菌溶液法
1、目的
維持無菌溶液在物菌狀態下使用。
2、操作程序
(1)素質要求(衣帽、儀表、態度)。
(2)洗手、戴口罩。
(3)準備用物。
①基礎注射盤、無菌溶液、開瓶器。
②擦凈無菌溶液瓶。
③檢查無菌溶液名稱、失效期。
④檢查瓶口有無松動,檢查瓶體有無裂縫。
⑤檢查液體有無沉淀、渾濁、變色、絮狀物等。
(4)消毒瓶口。
①用開瓶器啟開鋁蓋。
②用2%安爾碘從瓶塞側面(倒無菌溶液處)為起點,自瓶塞上緣旋轉向下消毒至瓶頸膨大部。
③用無菌持物鉗橫向夾住橡皮塞拔起,再輕輕按于瓶口上,用示指與中指并攏伸入翻轉的瓶塞內,將兩指分離,撐起瓶塞,瓶塞向下取出。
(5)倒液。
①右手握住瓶簽側面(瓶簽向上),拇指指向刻度。
②用少量溶液按順時針方向旋轉沖洗瓶口,由沖洗處倒出所需溶液至無菌容器中。
(6)蓋瓶塞。
①無菌溶液一次未用完時,用2%安爾碘消毒瓶塞。
②具體方法:自瓶口邊緣先向上至瓶塞邊緣,再換棉簽自瓶口邊緣向下消毒,雙手拇指向下翻轉瓶塞將其翻轉蓋好。
③注明開瓶日期、時間。
3、注意事項
(1)檢查溶液質量,將瓶體倒過來對著光亮處觀察,無沉淀、渾濁、絮狀物等現象可以使用。
(2)翻轉瓶塞時,手不可觸及瓶塞將要蓋住瓶口的部分。
(3)倒溶液時,瓶口至容器的距離一般為20~30cm。
(4)倒取溶液至所需量后,應立即抬起瓶口,移開無菌區,以防溶液從瓶體流下,污染無菌區。
(5)已開啟的溶液瓶內的溶液,可保存24h。
(6)如瓶蓋是扁平瓶蓋,打開鋁蓋后,用安爾碘棉簽從無菌鑷夾取處消毒膠蓋,換取安爾碘棉簽,自倒液體處環狀消毒至瓶體膨大部。用無菌持物鉗夾取瓶蓋并打開,左手將無菌溶液倒少量液體順時針方向旋轉沖洗瓶口,再將所需液量倒入無菌容器中。
無菌安瓿溶液抽取法
1、目的
將安瓿內的藥液抽取于注射器內,以備注射。
2、操作程序
(1)素質要求(衣帽、儀表、態度)。
(2)洗手、戴口罩。
(3)準備用物。
①基礎注射盤、注射器、將要抽取的藥液。
②檢查安瓿藥液名稱、質量、劑量、失效期。
(4)消毒安瓿瓶部。
①將安瓿尖端藥液彈至體部。
②用2%安爾碘環形消毒安瓿頸部至膨大部分及砂輪。
③用砂輪在安瓿頸部劃痕。
④再用2%安爾碘環形消毒安瓿頸部至膨大部分。
(5)折斷安瓿頸部 取無菌棉球(成批配液時,可用無菌紗布)墊于頸部,折斷安瓿頸部。
(6)取注射器。
①檢查失效期,檢查注射器包裝有無漏氣。
②從注射器包裝尾部撕開,取出注射器,裝上針頭(保持針頭斜面和刻度在一條直線上),針帽留于包裝內。
(7)抽取藥液。
①將針頭斜面向下放入安瓿內的液面下,左手固定針體。
②右手抽動活塞(不得用手握活塞),抽吸藥液(按醫囑抽吸足量藥液)。
(8)排氣。
①注射器垂直向上,固定針頭。
②輕拉活塞,使氣泡聚集在乳頭口處。
③稍推活塞,驅除氣體(在針頭斜面見到液體為佳)。
④備藥時可不排氣(以免造成藥液浪費)。
(9)保持注射器無菌。
①在注射器包裝袋內將針頭套好針帽。
②將注射器的尾部放于包裝袋內。
3、注意事項
(1)折斷安瓿時應墊無菌棉球,以防玻璃損傷手指。
(2)抽取藥液時,不能手握針栓(或手碰及針栓),以防針栓被污染。
(3)排氣時,注射器內的藥液不能滴出。
戴脫無菌手套法
1、目的
(1)防止病人在手術與治療過程中受到感染。
(2)處理無菌物品過程中,確保物品無菌。
2、操作程序
(1)素質要求(衣帽、儀表、態度)。
(2)洗手、戴口罩。
(3)準備用物 選擇手套號碼,檢查失效期。
(4)打手套包 放于干燥平整處,打開手套外包裝。如需涂擦滑石粉,取出滑石粉包,涂擦雙手。
(5)戴手套。
①打開內包裝,右手捏住左手手套的反折邊。
②取出左手手套(可分別或兩只同時取出)。
③左手插入取出的手套內,右手同時上提,戴上左手手套。
④用已戴好的手套的左手手指插入另一只手套的反折邊內,將手套取出。
⑤右手插入手套內,左手同時上提,并將右手手套的反折部向上套住袖口,戴上右手手套。
⑥已戴好手套的右手手指插入左手已戴手套的反折邊內,將手套邊向上翻套住袖口。
⑦戴好手套后雙手擠壓查看有無破裂(必要時用生理鹽水紗布擦去滑石粉或用生理鹽水沖洗干凈)。
⑧手套戴好后,雙手置于胸前,以免污染。手套外面為無菌區,應保持其無菌。
(6)脫手套
①一手捏住另一只手的手套腕部外面翻轉脫下。
②已脫手套的手伸入另一只手套內將其往外翻轉脫下(兩只手套的里面翻轉為朝外)。
③將用過的手套放入醫用垃圾袋內。
3、注意事項
(1)戴手套前要修剪指甲,以免刺破手套。
(2)未戴手套的手不可接觸無菌手套的外面。
(3)已戴手套的手不可接觸未戴手套的手臂。
(4)戴手套后,手臂不可下垂,應保持在腰以上、肩以下。
(5)戴手套后如發現手套破裂,應立即更換。
無菌技術操作原則
1、執行無菌操作應在清潔無塵的環境下進行,盡量減少人員流動,不可與整理床鋪、打掃衛生同時進行。
2、執行無菌操作時衣帽要整潔,操作前要洗手并將手擦干、戴口罩。
3、無菌物品與非無菌物品應分開放置,無菌物品不可暴露在空氣中,必須保持在無菌包或無菌容器中。
4、夾取無菌物品時,必須使用無菌持物鉗。
5、進行無菌操作時,未經消毒的手、臂不可接觸無菌物品或跨越無菌區。操作者應與無菌區保持一定距離(20cm以上)。操作時,不得面對無菌區說笑、咳嗽、打噴嚏等。
6、無菌物品一經使用后,必須再經滅菌處理后方可再用;從無菌容器內取出的物品,雖未使用,也不可再放回無菌容器內。
7、無菌包外應注明物品名稱、滅菌日期,并按日期先后順序排列,以便取用;無菌包的有效期一般為7天,過期或受潮應重新滅菌。
8、無菌物品疑有或已被污染,應予以更換并重新滅菌;非無菌物品與無菌物品應分開放置。
9、非無菌物品應遠離無菌區。
10、一套無菌物品,只能供給一個病員使用,以免發生交叉感染。
11、國家衛生部“消毒技術規范”建議:25℃以下無菌包的有效期可10~14天,潮濕多雨天氣應縮短天數(7天),對于其他包裝材料,如一次性無紡布、一次性塑料包裝材料,證實包裝材料能阻擋微生物滲入,其有效期可相應延長,至少為半年。
了解護考證書領取時間
相關推薦:
2021護士資格成績查詢時間 ※ 合格標準 ※ 微信查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