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考點
1.沙門氏菌不是常居菌
2.手消毒效果應達到的要求:手衛生消毒監測的細菌數≤10cfu/cm2
3.手消毒效果應達到的要求:外科手消毒監測的細菌數應≤5cfu/cm2
4.為預防局麻藥毒性反應,常用的術前藥是巴比妥類藥物
5.手術體位不當可引起的并發癥有上呼吸道阻塞
6.低鹽飲食每日限用食鹽2g
7.給病人鼻飼插管時,如果病人出現嗆咳、呼吸困難,正確處理的方法是排出胃管休息,癥狀緩解后再重新插管
8.導尿管插入尿道長度約為20~22cm
9.首次導尿放出尿量不應超過1000ml
10.留置導尿期間,下列措施正確的是鼓勵患者白天多飲水
11.不宜行保留灌腸的患者是慢性痢疾患者
12.輸液速度的調節與藥液的深度、藥液的刺激性、病人的年齡、治療的要求有關;與輸液量的多少無關。
13.輸血前準備工作:
①檢查庫存血質量,血漿呈紅色,不能使用
②血液從血庫取出后,在室溫內放置15分鐘再輸入
③先給病人靜脈滴注0.9﹪氧化鈉溶液
④兩人核對供、受血者的姓名、血型和交叉試驗結果
14.白天病區理想的噪音強度是35~45dB
15.鋪好的無菌盤的有效期是4小時
16.壓力蒸氣滅菌后的無菌物品,其有效保存期是7天
17.護士觀察病人的一般情況包括面色、表情
18.禁忌洗胃的中毒藥物是硝酸
19.乙醇拭浴時,禁忌擦拭的部位是前胸、腹部
20.目前醫學界對死亡的判斷依據是腦出現不可逆的死亡
21.如再次使用同批號的PG注射時,免做過敏試驗要求間斷時間不超過3天
22.無菌溶液打開未用完,消毒瓶口、瓶塞后蓋好,其有效保存期是24小時
23.為女性病人導尿,尿管插入尿道4~6cm,見尿后再插嘗試是1cm
24.封某,糖尿病,醫囑皮下注射胰島素8U ac 30分,ac的執行時間是飯前
02填空題
1.醫務人員的“四輕”要求:(操作輕)(說話輕)(關門輕)(走路輕)。
2.發熱病人常見的熱型包括(稽留熱)、(弛張熱)、(間歇熱)、(不規則熱)。
3.進行藥物過敏試驗皮內注射時,針頭頭斜面應(向上)并與皮呈(5°),注入藥液(0.1)ml成皮丘。
4.人體散熱的方式有(輻射)、(傳導)、(對流)、(蒸發)。
5.在護士站的病人一覽表上和病人床頭(尾)卡上,應采用不同顏色的標志來表示病人的護理級別。特級和一級護理采用(紅)色,二級護理采用(黃)色標志,三級護理采用(綠色)標志。
6.按病原體來源不同,醫院感染可分為(內源性感染)和(外源性感染)。
7.消毒系指(去除或殺滅外環境中的病原微生物)、滅菌系指(去除或殺滅外環境中的一切微生物)。
8.手部常見的細菌可分為(暫居菌)和(常居菌)兩種類型,暫居菌寄居在(皮膚表層),常規洗手容易被清除的微生物,可通過直接接觸患者或被污染的物體表面時獲得,隨時通過(手)傳播,與(醫院感染)密切相關。
9. 衛生部要求:層流潔凈手術室、普通手術室、產房、普通保護性隔離室、供應室潔凈區、燒傷病房、重癥監護病房等區域醫務人員的手衛生要求應(≤5cfu/cm2)。注射室、換藥室、治療室、供應室清潔區、急診室、化驗室及各類普通病房和房間等區域醫務人員的手衛生要求應(≤10cfu/cm2)。
10.耐高溫、耐濕熱的物品和器材,應首選(壓力蒸氣)滅菌。
03A3/A4型題
(1~3題共用題干)
張某,女,70歲。因支氣管哮喘急性發作入院治療,經靜脈輸入藥物2天后病情緩解。今天輸液1小時后,病人突然面色蒼白、呼吸困難、氣促、咳嗽加重、咳血性泡沫樣痰。
1.你考慮病人是
A.哮喘再次發作B.循環負荷過重C.輸液濃度過高D.靜脈空氣栓塞E.對藥物過敏
(B)2.你應立即給病人安置的體位是
A.平臥位B.左側臥位C.頭高足低位D.端坐位E.休克臥位
(D)
3.處理措施中,下述哪項不妥
A.停止輸液B.氧氣吸入C.給予縮血管藥物D.可用鎮靜劑E.必要時四肢輪扎
(C)
(4~6題共用題干)
男性,70歲,意識障礙,有時譫妄,行為失常,呼氣有肝臭味,三天未解大使。
4.為該患者行灌腸時,禁用的溶液是
A.生理鹽水B.1.2.3溶液C.肥皂水D.甘油加水E.液體石蠟
(C)
5.禁用該溶液的原因是
A.預防電解質平衡失調B.預防發生腹瀉C.減少對腸粘膜刺激D.預防發生腹瀉D.減少氨的產生和吸收
(E)
6.正常成人24小時尿量約為
A.400ml以下B.400—1000mlC.1000—2000mlD.2000—3000ml
(C)
04簡答題
1、針刺傷后的處理措施?
①立即擠出傷口內血液
②用肥皂水和流水沖洗
③用0.5%碘伏和75%酒精進行消毒。
④血液、體液或醫療廢物污液濺入眼內,立即反復用生理鹽水沖洗結膜囊,之后送專科進一步治療。
⑤如接觸過患者血液、體液的針頭刺傷,應立即抽取患者血液,送醫院檢驗科,用快速法檢測HIV、乙肝病毒、丙肝病毒和梅毒,必要時抽自身血液對照。
⑥若HIV抗體陽性,報告醫院感染科、護理部,填寫針刺傷登記表。如病人確診為HIV陽性,被針刺傷的護理人員立即到市疾控中心艾滋病室進行風險評估和藥物預防性治療。
⑦對乙肝病毒、丙肝病毒、梅毒陽性者跟蹤檢查。
⑧在未明確診斷前不能捐獻血液或器官。
2、簡述用氧的注意事項?
①嚴格遵守操作規程,注意用氧安全,切實做好“四防”措施:防震、防火、防熱、防油。氧氣筒應放于陰涼處,周圍嚴禁煙火和易燃品,至少距火爐5m、暖氣1m,避免引起爆炸。
②用氧過程中,應經常觀察缺氧癥狀有無改善,每4小時檢查一次氧氣裝置有無漏氣,以及是否通暢等。鼻導管持續用氧者,每班更換導管1次,雙側鼻孔交替插管。及時清除鼻腔分泌物,防止導管阻塞而失去用氧作用。
③用氧氣時,應先調流量后插管,停氧時應先拔出導管,再關閉氧氣開關,以免開錯開關,大量氧氣突然沖入呼吸道而損傷肺組織。
④氧氣筒內的氧氣不可用盡,壓力表上的指針降至5kg/cm2,即不可再用,以防灰塵進入筒內,于再次充氣時引起爆炸。
⑤對未用或已用空的氧氣筒,應分別懸掛“滿”或“空”的標志,以便及時調換氧氣筒,并避免急用時搬錯而影響搶救速度。
3、一級護理的對象及護理要求?
①適用對象:病情重或危重,需嚴格臥床休息,生活不能自理者。
②護理要求:嚴密觀察病情變化。一般每15—30min巡視病人一次,根據病情需要定時測量體溫、脈搏、呼吸、血壓等;觀察用藥后反應及效果。嚴格執行各項診療及護理措施,及時準確填寫護理記錄。加強基礎護理,嚴防并發癥,滿足病人身心需要。
4、簡述入院護理的目的?
入院護理的目的包括以幾個方面:
①協助病人了解和熟悉環境,使病人盡快熟悉和適應醫院生活,消除緊張、焦慮等不良心理情緒。
②滿足病人各種合理需求,以調動病人配合治療護理的積極性。
③做好健康教育,滿足病人對疾病知識的需求。
了解護考證書領取時間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