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婦產科主治醫師考試高頻考點:
治療前置胎盤的方法:
絕對臥床休息,糾正貧血并使用抗生素預防感染。如果孕周小于34周,抑制宮縮并給予促胎肺成熟。同時嚴密觀察病情并進行相關輔助檢查。如反復大量出血、需酌情終止妊娠。
1.終止妊娠方式
(1)剖宮產術是前置胎盤終止妊娠主要方式。術前應積極糾正休克,輸液、輸血補充血容量,術中注意選擇子宮切口位置,盡量避開胎盤,胎盤打洞娩出胎兒往往會引起大出血,除非不得已情況下方可采納。
(2)陰道分娩陰道分娩是利用胎先露部壓迫胎盤達到止血目的,此法僅適用于邊緣性前置胎盤而胎兒為頭位。在臨產后發生出血,但血量不多,產婦一般情況好,產程進展順利,估計在短時間內可以結束分娩者。但需要提醒注意的是胎盤附著于子宮后壁的邊緣型前置胎盤在產程胎頭下降過程中由于胎盤受胎頭及骶骨兩個骨性器官的擠壓,易出現胎盤血流受壓而引起胎兒缺氧,因此需要在產程中密切加強監護。
2.其他
剖宮產分娩后再次妊娠者,需要早期行超聲檢查以確定胎囊與子宮切口的關系。如果是原剖宮產切口部位妊娠者需要到醫療條件好的醫院終止妊娠。對于中晚期發現的胎盤附著于切口部位的孕婦發生穿透性胎盤植入的風險很高,需要在三甲醫院建立高危門診卡,早期做好術前討論、手術方式選擇,根據植入面積大小可以采取按摩子宮及宮縮劑應用、局部8字縫扎止血、子宮動脈上下行支或髂內動脈結扎、宮腔填塞紗布或水囊壓迫止血、植入部分行部分切除再行修補術、胎盤留滯原位、栓塞、米非司酮或MTX等、術前髂內動脈置管、必要時術中介入等手術方式,最大限度減少出血及輸血量。但由于出血洶涌難以避免,需要準備大量血源,為挽救產婦生命安全時需要行子宮切除術甚至切除胎盤侵及膀胱部位的切除術等。
妊娠發生的條件
1、必須有健康而且成熟的精子與卵子。
2、精子與卵子的信道包括輸精管﹑男性尿道﹑陰道﹑子宮頸﹑子宮腔﹑輸卵管都必須暢通無阻﹐而且功能必須正常。
3、精子與卵子必須相遇。女性若月經規律﹐則排卵期通常在下次月經前14天。卵子從卵巢排出后﹐如果24小時之內未受精則開始變性﹐卵子排出后 15~18小時之內受精效果最好。精子在女性生殖道中存活的時間尚無定論﹐一般說性交后1~3天內具受精能力。
4、孕卵著床必須有適宜的內環境﹐即子宮內膜呈分泌期變化。
5、孕卵的發育與子宮內膜必須處于同步化狀態﹐就是說第7~8天的受精卵要植入到排卵后7~8天的子宮內膜上。
早期妊娠的癥狀:
1.停經
育齡有性生活的婦女,平時月經周期規則,一旦月經過期應考慮妊娠。停經10日以上高度懷疑妊娠;停經2個月以上妊娠可能性大。停經是妊娠最早的癥狀。
2.早孕反應
停經6周左右出現畏寒、頭暈、流涎、乏力、嗜睡、食欲不振、喜食酸物、厭惡油膩、惡心、晨起嘔吐等癥狀,稱早孕反應。多在停經12周左右自行消失。
3.尿頻
增大前傾子宮在盆腔內壓迫膀胱所致,子宮增大超出盆腔,尿頻自然消失。
4.乳房變化
自覺乳房脹痛。檢查乳房體積逐漸增大,乳頭增大,乳頭乳暈著色加深。乳暈周圍皮脂腺增生出現深褐色結節稱蒙氏結節。哺乳婦女妊娠后乳汁明顯減少。
5.婦科檢查
陰道黏膜和宮頸陰道部充血呈紫藍色。停經6~8周雙合診檢查子宮峽部極軟,感覺宮頸與宮體之間似不相連,稱黑加征。子宮逐漸增大變軟呈球形;停經8周子宮為非孕時2倍;停經12周為非孕時3倍,在恥骨聯合上方可以觸及。
羊膜腔感染的檢查:
1.羊水細菌培養;
2.羊水涂片革蘭染色檢查細菌;
3.羊水涂片計數白細胞,白細胞>100,提示感染;
4.羊水白介素6測定:羊水白介素6≥17ug/L提示感染;
5.血C-反應蛋白>8mg/L,提示羊膜腔感染。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