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臨床表現
1.多發群體
孕婦年齡≥40歲,子癇前期病史,抗磷脂抗體陽性,高血壓病史,腎臟病史,糖尿病史,初次產檢時BMI≥28g/㎡,子癇前期家族史(母親或姐妹),多胎妊娠,本次妊娠為首次懷孕,妊娠間隔時間≥10年,孕早期收縮壓≥130mmHg或舒張壓≥80mmHg。其他易發生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人群還有:易栓癥,孕前血甘油三酯升高,社會經濟地位低,心血管疾病家族史,藥物濫用(可卡因/甲基苯丙胺),妊娠間隔時間7.4L/分,孕婦血尿酸升高等。
2.癥狀
(1)高血壓
血壓≥140/90mmHg是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臨床表現特點。血壓緩慢升高時患者多無自覺癥狀,于體檢時發現血壓增高,或在精神緊張、情緒激動、勞累后,感頭暈、頭痛等;血壓急驟升高時,患者可出現劇烈頭痛、視力模糊,心悸氣促,可引起心腦血管意外。重度子癇前期患者血壓繼續升高,出現嚴重高血壓≥160/110mmHg。
(2)蛋白尿
尿蛋白可隨著血管痙攣的變化在每一天中有所變化。重度子癇前期患者尿蛋白繼續增加,出現大量蛋白尿,尿蛋白定性≥(++),或24小時尿蛋白定量≥2g。
(3)水腫
可表現為顯性水腫和隱性水腫。顯性水腫多發生于踝部及下肢,也可表現為全身水腫。特點為休息后不消失,或突然出現,迅速波及全身甚至出現包括腹腔、胸腔、心包腔的漿膜腔積液。隱性水腫是指液體潴留于組織間隙,主要表現是體重的異常增加。
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鑒別診斷
1、慢性腎炎合并妊娠
在妊娠期血壓升高的孕婦中,除妊娠期高血壓疾病以外,還有慢性腎炎合并妊娠。主要的鑒別點在于:慢性腎炎合并妊娠的患者往往會有腎炎的病史,實驗室檢查先有蛋白尿、腎功能的損害,然后出現血壓升高,結束妊娠以后腎功能損害和蛋白尿依然存在。
2、妊娠期發生抽搐
子癇應與癲癇、腦炎、腦腫瘤、腦血管畸形破裂出血、糖尿病高滲性昏迷、低血糖昏迷等鑒別。鑒別主要依靠病史、臨床表現、影像學檢查、血液檢查等。另外,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本身并發癥——腦血管意外,包括腦出血、腦梗死、腦水腫。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是腦血管意外,死于子癇的孕產婦尸檢80%有腦出血,并且缺血與出血同時存在。腦實質出血輕者僅見淤點,重者呈大片狀,出血部位多見于雙頂葉、枕葉皮質及皮質下區,其次為基底節和矢狀竇,血液還可流入腦室系統。臨床表現與出血部位密切相關。一般腦梗死發病呈亞急性可慢性,意識障礙不明顯,可有頭痛、惡心、嘔吐等顱內壓增高癥狀。子癇是顱內出血最常見的原因,發生子癇前常有額部劇烈搏動性疼痛,使用鎮靜劑無效,伴有興奮、反射亢進,以后發生抽搐,注意抽搐發生后的無偏癱、噴射性嘔吐、失明和長時間昏迷,如出現上述癥狀,應懷疑有腦出血,可行CT或MRI檢查確診。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