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級護師基礎學考點:頸外靜脈插管輸液法
頸外靜脈是頸部最大的淺靜脈,行徑表淺,易于穿刺與固定。
1.目的
(1)需要長期輸液,而周圍靜脈不易穿刺的病人。
(2)周圍循環衰竭的危重病人,需測中心靜脈壓
(3)長期靜脈內輸入高濃度的、刺激性強的藥物,或采用靜脈營養療法病人。
2.穿刺部位 在下頜角與鎖骨上緣中點連線之上1/3處,頸外靜脈外緣處進針。
3.用物 無菌穿刺包;普魯卡因注射液,無菌手套,寬膠布,彎盤,火柴,酒精燈;余物同周圍靜脈輸液法。
4.操作方法
(1)核對、檢查、準備
(2)協助病人去枕平臥,頭偏向穿刺的對側,并盡量后仰,必要時肩下墊以小枕,使頸部伸展平直以利于穿刺。
(3)常規消毒皮膚,打開穿刺包,戴無菌手套,鋪孔巾。
(4)用1%的普魯卡因在預定的穿刺點旁2mm處,作局部麻醉。
(5)用尖刀片在穿刺點上刺破皮膚作引導,以減少進針時皮膚阻力。
(6)持穿刺針進針角度與皮膚呈45o角,進入皮下改為25o角,再沿頸外靜脈走向刺入,見回血后用左手拇指按住針栓孔;右手持硅膠管快速從針栓孔插入10~11cm,見硅膠管有回血再進入少許,即退出穿刺針,移去孔巾,接上輸液器,取寬膠布,經烘烤后距穿刺點0.5cm處固定硅膠管,再次消毒穿刺部位。
(7)覆蓋無菌紗布或無菌薄膜敷貼固定。
(8)輸液結束用稀釋肝素溶液(每毫升生理鹽水含肝素10~100U)2~5ml注入硅膠管內,將無菌靜脈帽與針栓部旋緊。
(9)若再次輸液,常規消毒靜脈帽,接上輸液器即可。
(10)停止輸液拔管時動作宜輕柔,勿使硅膠管折斷;對長期置管病人應邊抽吸邊拔,避免殘留的小血塊落入血管內;在穿刺點加壓數分鐘,避免空氣進入靜脈。消毒穿刺點皮膚并覆蓋無菌敷料。
5.注意事項
(1)置管后,如發現硅膠管內有血,應立即用肝素液沖洗,以免堵塞管腔。
(2)每日更換敷料,用碘伏溶液消毒穿刺點周圍皮膚。
(3)拔管時,應注意動作輕柔,以免硅膠管折斷。
相關推薦: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