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常見四肢骨折病人的護理*
一、鎖骨骨折
★【病因病理】鎖骨骨折移位明顯警惕臂叢神經損傷,外側端骨折易合并肩鎖關節脫位。
★★★【臨床表現】局部表現;患側肩部下垂、肩部活動時疼痛加劇,健側手托扶患側肘部,有骨折特有體征。
★★【輔助檢查】X線正位片發現骨折及移位。
★★【治療要點】三角巾懸吊3周;手法復位8字繃帶固定;合并神經血管損傷及開放性骨折手術治療。
二、肱骨髁上骨折
★【病因病理】伸直型骨折多見,易合并肱動、靜脈及正中、橈、尺神經損傷;屈曲型骨折少見較少損傷血管神經。
★★★【臨床表現】局部表現;假關節活動、骨擦音;檢查時注意前臂腫脹程度、橈動脈搏動及手的感覺與運動。
★★【輔助檢查】X線正、側位片發現骨折及移位。
★★【治療要點】
1.手法復位石膏托固定: 4~5周;
2.骨牽引:腫脹明顯先尺骨鷹嘴牽引,消腫后手法復位石膏托固定;
3.手術復位內固定:手法復位失敗或伴有血管神經損傷。
★★★【護理要點】觀察患肢橈動脈搏動及末梢血運、感覺、活動,晚期注意有無骨化性肌炎、肘內翻畸形、缺血性肌攣縮等并發癥。
三、橈骨遠端伸直型骨折
★【病因病理】橈骨遠端伸直型骨折最常見,橈骨下端是松質骨和密質骨交界處是解剖薄弱處,易發生骨折。
★★★【臨床表現】局部表現、骨折特有體征、典型畸形表現為側面觀“餐叉樣”、正面觀“槍刺樣”畸形。
★★【輔助檢查】X線正、側位片發現骨折及移位。
★★【治療要點】
1.手法復位外固定:手法復位后以小夾板或石膏托固定在屈腕、尺偏、旋前位2周,之后該中立位固定2周;
2.手術復位內固定:嚴重粉碎性骨折、手法復位失敗者。
★★★【護理要點】觀察患側手指血運、感覺、活動;固定期間作手指、肘、肩伸屈活動,拆除固定后腕關節功能練習。
編輯推薦: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