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頸椎病*
【病因病理】頸椎間盤退行性變是基本原因,急慢性損傷誘發退行性改變,先天性頸椎椎管狹窄。
★★【臨床表現】
1.神經根型:發病率最高。頸肩痛及僵硬,單側或雙側上肢麻木、感覺過敏、無力或放電樣串通,咳嗽、噴嚏、頸部活動時加重;頭偏向患側,肌力下降,臂叢牽拉試驗和壓頭試驗陽性。
2.脊髓型:四肢無力、握力弱、步態不穩等,病情加重后出現四肢反射亢進、肌張力增強、病理征,軀體有感覺障礙平面,可有括約肌功能障礙。
3.椎動脈型:頸性眩暈,即頸部活動引起眩暈,尤其是仰頭,平衡障礙和共濟失調,甚至猝倒。
4.交感神經型:頭痛、頭暈、耳鳴、聽力下降、視物模糊、上瞼下垂、面部麻木無汗、心律失常等。
★★【輔助檢查】X線平片有椎間隙和椎間孔狹窄、骨贅形成等;CT、MRI顯示椎間盤突出、椎管狹窄、神經受壓、椎動脈梗阻等。
★【治療要點】頸托和頸圍限制活動,理療、高位硬脊膜外封閉,枕頜帶牽引和推拿按摩(脊髓型除外);非手術治療無效、反復發作或脊髓型壓迫癥狀進行性加重者手術治療。
★★★【護理措施】
1.非手術治療護理:配合治療做好相應護理。
2.手術治療護理
(1)手術前護理:心理支持;頸前路手術行推移食管和氣管訓練,頸后路手術俯臥位訓練;加強頸部前屈、后伸、側屈和側轉活動。
(2)手術后護理:頸椎前路手術注意觀察傷口、頸部和呼吸情況,頸部腫脹、呼吸困難、面部青紫,立即通知醫師,迅速拆除縫線去除血腫,拆線后呼吸無改善配合醫師氣管切開,床旁常規放置氣管切開包;術后搬運病人頸部應用頸圍領固定,術后平臥位,兩側沙袋固定制動頭頸部,咳嗽、噴嚏時用手輕按頸前部,術后1周頸圍固定頸部搖高床頭坐起,也可頭頸胸石膏或支架固定以后逐漸下地活動;做好并發癥的預防護理:頸深部血腫、植骨滑脫、呼吸困難是頸前路手術最嚴重的并發癥。
(3)健康教育:防止頸部突然用力、大范圍活動,尤其避免猛力轉頭動作,頸部活動鍛煉不要過度。
編輯推薦: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