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節病
【臨床表現】
部分患者無癥狀。常見主訴為疲乏、無力、體重減輕、食欲減退、低熱、多汗。呼吸道癥狀一般較輕,可有呼吸困難、干咳、胸痛,咳血少見。其他包括重要臟器的臨床表現:眼結節病可突發眼痛、羞光流淚、視物模糊。心臟可累及傳導系統引起心律失常,尤其是房室傳導阻滯、室性心律失常。腦結節病可導致癲癇發作,甚至猝死。
【體格檢查】
杵狀指罕見,可有肺部羅音。周圍淋巴結腫大,多發于頸、腋下、腹股溝等處,常為孤立性偶為多發,可活動,較韌,無痛。結節性紅斑常見,心臟受累可出現心律失常、傳導阻滯、還可有乳頭肌功能失調、心肌病,心包炎和心功能衰竭等表現。眼部表現以虹膜睫狀體炎多見,結節病可侵犯神經系統的任何~部分而出現相應病變。腎臟受累后出現間質性腎炎,肝功能異常,少數病人出現肝脾腫大。可有腮腺腫大及骨骼關節炎表現。
【輔助檢查】
(一)周圍血淋巴細胞計數減少,嗜酸性細胞可增多,全血細胞減少及溶血性貧血罕見,血沉多增快。
(二)血漿蛋白電泳球蛋白增高,以γ-球蛋白增高尤為明顯,轉氨酶增高,堿性磷酸酶增高。血鈣及尿鈣增加。
(三)結核菌素試驗通常為陰性或弱陽性。
(四)影像學檢查十分重要,胸部X線片的典型表現為雙肺門及縱隔對稱性淋巴結腫大,可伴有肺內網格狀、結節狀或片狀陰影,根據胸片對胸內結節病進行分期,胸部CT可更清楚地顯示肺門和縱隔的淋巴結腫大以及肺的受累情況。
(五)肺功能檢查Ⅱ或Ⅲ期患者肺功能異常者多,特征性變化為限制性通氣功能障礙,可伴有彌散量降低和氧合障礙,有一部分病人同時有氣道阻塞。
(六)病理學診斷可進行淺表淋巴結活檢,支氣管粘膜活檢,經纖支鏡肺活檢,經皮肺活檢。開胸肺活檢及縱隔淋巴結活檢,還可考慮進行受累組織如肝,腮腺、皮下結節等部位活檢。
【診斷標準】
(一)X線胸片示雙側肺門及縱隔對稱性淋巴結腫大,伴有或不伴有肺內網狀、結節狀、片狀陰影,必要時參考肺部CT進行分期。
(二)組織活檢證實或符合結節病。
(三)Kveim一Siltzbach實驗陽性反應。
(四)血清ACE活性升高。
(五)5單位結核菌素皮膚試驗為陰性或弱陽性反應。
(六)高鈣血癥、鈣尿癥、堿性磷酸酶升高,血漿免疫球蛋白升高,支氣管灌洗液中T淋巴細胞及其亞群的檢查結果可作為診斷結節病的活動性參考。有條件單位可作67Ga放射性核素掃描,以了解病變侵犯的程度和范圍。
具有上述(一)、(二)或(一)(三)者可診斷為結節病。第(四)、(五)、(六)條為重要的參考指標,注意綜合判斷,動態觀察。
【治療原則】
一.基本原則:
1. 無活動性結節病不必治療。
2. Ⅰ期患者不急于用糖皮質激素。
3. 有明顯臟器功能損害者應選用糖皮質激素治療。
4. 重要臟器(如腦、心、眼等)結節病要快治。
二、糖皮質激素治療
強的松30-40mg/d,中樞、心肌結節病可加量至1mg/kg.d,分次口服。傳統主張起始劑量連用2-3個月,癥狀和病變活動性指標控制后每1-2月減量10mg/d,直至20mg/d。其后每1-2月減量5mg/d,最終維持量5-10mg/d,總療程1-2年。
三、其他免疫抑制劑:羥氯喹、硫唑嘌呤、甲氨蝶呤可酌情使用。
相關推薦: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