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查看:2020年內科主治醫師考試高頻考點匯總
傷寒
傷寒的診斷及并發癥
傷寒確診有意義的是:血培養。
傷寒的主要并發癥多見于病程第2~3周。
①腸出血:較常見;
②腸穿孔:最嚴重的并發癥;
③中毒性肝炎;
④其他:中毒性心肌炎、支氣管肺炎等。
血象、培養及肥達試驗在傷寒診斷中的意義
(1)血常規檢查:這里傷寒比較特殊,一般來說,細菌感染的病,白細胞都是升高的,但是傷寒病人白細胞正常或偏低,中性粒細胞減少,嗜酸性粒細胞明顯減少或消失。
(2)血培養:確診傷寒最常用的診斷依據。①血培養在病程1~2周陽性率最高,可達80%以上;②骨髓培養較血培養陽性率高,可達90%以上,陽性持續時間較長,適用于已采用抗菌治療或血培養陰性者;③糞便培養在第3~4周陽性率高,約70%。
(3)肥達反應:
①“O”抗體凝集價在≥1:80,“H”抗體在≥1:160有診斷意義;
②疾病過程中抗體效價逐漸上升呈4倍以上者更有診斷價值;
③若只有“O”抗體凝集價上升,而“H”抗體不升高,可能為疾病早期;
④僅“H”抗體升高而“O”抗體不增高者,提示從前患過傷寒或有傷寒菌苗接種史。
病情發展階段中傷寒的特點
(1)再燃:緩解期體溫尚未降至正常,又重新升高。
(2)復發:退熱后1~3周臨床癥狀再度出現。
傷寒的腸道特點及表現
由傷寒桿菌引起的一種消化道傳染病,主要病理變化為全身單核-巨噬細胞系統的增生反應,以回腸下段淋巴組織增生、壞死為主要病變。
1.腸道病變特點:傷寒好發于回腸下段,以回腸下段集合淋巴結與孤立淋巴濾泡的病變最具特征性。
2.臨床表現:
(1)初期:體溫呈階梯樣上升,病情逐漸加重。
(2)極期:
1)持續發熱;
2)消化道癥狀;
3)心血管系統:相對緩脈(體溫很高,但脈搏卻相對較慢)和重脈;
4)神經系統癥狀:表現精神恍惚、表情淡漠、呆滯、反應遲鈍、耳鳴、聽力減退。重者可出現譫妄、昏迷和腦膜刺激征,但隨病情好轉而恢復;
5)肝脾大;
6)玫瑰疹:胸腹背部出現淡紅色小斑丘疹,一說玫瑰疹就想到傷寒。
(3)緩解期。
(4)恢復期。
【復習攻略】
傷寒的特征性表現較多,容易出題,考點比較突出,考試題型多為A型題,常考點一般如下:
傷寒典型特征為持續發熱、相對緩脈、表情淡漠、脾大、玫瑰疹和白細胞減少等。
主要并發癥為腸出血和腸穿孔。
玫瑰疹、稽留熱、表情淡漠、肝脾大(出現3個可以確診)——傷寒;
血培養(確診傷寒,白細胞正常或者偏低)肥達氏反應——提示傷寒;
一般題目里面出現了“肥達試驗”,一般就是考的傷寒;
喹諾酮:首選的藥物;
一個人患細菌性感染性疾病白細胞不高反而低,考慮傷寒。
【特別注意】
地方性斑疹傷寒與傷寒鑒別:斑疹傷寒血清變形桿菌凝集反應(外斐反應)陽性;血液接種豚鼠腹腔可分離出莫氏立克次體。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