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查看:2020年內科主治醫師考試高頻考點匯總
流行性乙型腦炎
流行性乙型腦炎的病理及表現
流行性乙型腦炎,簡稱乙腦,是由乙型腦炎病毒引起的傳染病。
1.流行病學:發病時間:夏秋季(7、8、9)高發季節。
乙腦的傳染源是豬,傳播媒介是蚊子。
2.病理改變:乙腦病毒為變質性炎。基本病理改變為:
(1)血管內皮細胞損害:形成血管套,病變最輕的部位是脊髓。
(2)神經細胞變性壞死,形成大小不等的篩狀軟化灶。
(3)形成膠質結節
3.臨床表現:典型病程分4個階段:
(1)初期:急性起病,高熱,伴有頭痛、惡心、嘔吐,可有頸項強直。
(2)極期:腦炎的癥狀+高熱、抽搐和呼吸衰竭。查體有腦膜刺激征及其他病理征陽性表現。
(3)恢復期:體溫下降,意識轉清,但有些失語、面癱、四肢強直等神經系統損傷表現需經過半年以上時間的治療才可能恢復。
(4)后遺癥期:少數經過半年積極治療仍然留有神經系統癥狀。
根據病情輕重,乙腦可分為4型:
(1)輕型:患者意識清,有不同程度的嗜睡,體溫可以升高,多在數天內恢復,根據血清學表現而確診。
(2)普通型:有不同程度的意識障礙,有體溫升高和短期抽搐表現,病程7~10天,無后遺癥。
(3)重型:體溫40℃以上持續發熱,神志喪失,持續或反復抽搐,出現病理反射和中樞性呼吸衰竭。病程超過2周,恢復期有神經系統癥狀,部分患者有后遺癥。
(4)暴發型:體溫驟升,持續不退,反復或持續痙攣發作,出現深昏迷,瞳孔反射遲鈍,呼吸衰竭和腦疝表現,搶救不及時則死亡,存活者常留有后遺癥。
4.實驗室檢查:WBC:一般在(10~20)×109/L。個別可到30×109/L;腦脊液檢查符合病毒性腦膜炎的改變;特異性IgM抗體陽性可確診。
5.診斷及確診依據:高熱+意識障礙+夏秋季發病+特異性IgM抗體陽性=乙腦
流行性乙型腦炎的治療及預防
治療
(1)一般治療:隔離、觀察、強化護理、營養補液。
(2)對癥治療:
1)高熱:物理降溫為主。
2)抽搐:
腦水腫——脫水、給氧;
腦實質——安定、水合氯醛和苯妥英鈉對癥處理。
3)呼吸衰竭:通暢氣道,可用中樞呼吸興奮劑,或行插管或氣管切開并呼吸機輔助呼吸。
4)腦水腫和顱壓增高:同時20%甘露醇靜點。
(3)恢復期和后遺癥期:加強護理、營養;防止褥瘡和呼吸道、尿路感染。
預防
關鍵是抓好滅蚊、防蚊及疫苗注射為主的綜合預防措施。
復習攻略:
夏秋季發病+意識障礙+高熱+抽搐=乙腦;
診斷要點:高熱、意識障礙、夏秋季發病等;這個病的季節性非常強,7、8、9月份發病。這一點很重要。
乙腦主要的死亡原因是:呼吸衰竭。
特別注意:
中毒型菌痢亦多發生在夏季,一般有不潔飲食,可有中毒性休克,一般無腦膜刺激征,腦脊液多正常。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