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上消化道出血——肝硬化最常見的并發癥。
出血病因: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門脈高壓性胃病、急性胃黏膜病變;
表現:突然大量嘔血和(或)排黑便,易導致失血性休克,誘發肝性腦病,死亡率很高。
2.肝性腦病——最嚴重的并發癥,也是最常見的死亡原因。
3.感染
機體抵抗力低下——自發性腹膜炎、肺炎、膽道感染及敗血癥等。
自發性腹膜炎多為G-桿菌感染,表現:腹痛、腹脹、腹水迅速增長或持續不退,可有腹膜炎體征。
4.原發性肝癌——肝臟迅速增大、持續性肝區疼痛、血性腹水。
5.電解質和酸堿平衡紊亂
1)低鈉血癥:與長期攝入不足(原發性)、長期利尿、大量放腹水、抗利尿激素增多(稀釋性)等有關。
2)低鉀低氯性堿中毒。
6.肝腎綜合征
1)“三低一高”:少尿或無尿、低尿鈉、稀釋性低血鈉和氮質血癥。
2)機制:大量腹水——有效循環血量不足——腎皮質血流量和腎小球濾過率持續降低。
腎臟本身無重要病理改變——功能性腎衰竭。
7.肝肺綜合征(HPS)
臨床特征:“三聯征”——基礎肝臟病、肺內血管擴張、動脈血液氧合功能障礙。具有基礎肝病、出現肺內血管擴張和動脈血氧合功能障礙、排除原發心肺疾患后可診斷肝肺綜合征。表現為杵狀指(趾)、發紺、呼吸困難。血氧PaO2<10Kpa是診斷肝肺綜合征的必要條件。
表現:呼吸困難(直立時加劇)和發紺。
8.門靜脈系統血栓
表現:腹痛、腹脹、血便、休克、腹水增加且不易消退、脾臟增大。
9.膽石癥
發生率高,約為30%。主要因為膽汁酸分泌減少,降低了膽固醇和膽紅素的溶解性。膽道系統黏膜充血水腫,缺血壞死,脫落增加,脾功能亢進,紅細胞破壞增加,膽汁中游離膽紅素增加。膽囊收縮排空障礙等。
相關推薦: